和北管去壮游

看板人物
2021-01-10
撰文  纪伟恩


与北管结下不解之缘
即将升上研究所二年级的某日,秀珍老师被家门外不绝的锣鼓声吸引,那是罗东福兰社一百三十周年社庆,各地来的子弟团在镇内绕境,阵头里有炫目的绣旗、精致的彩牌与整齐的乐队,长长的队伍引领好奇的她来到福兰社社馆一探究竟,社员的亲切招呼让她找到了论文题目,从此踏入北管研究的领域。虽然高中毕业后才离开罗东,但老师说自己原本对家乡的认识和观光客差不多,在硕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经由访谈,听闻家乡北管社团昔日的荣景,又因这些团体与地方发展关系密切,知道了一些课本上不曾出现的地方先贤,重新仔细地了解罗东、宜兰,甚至台湾的历史。论文完成后,新的疑问接踵而至,老师想找出北管从繁盛走向衰微的原因,带着问题负笈巴黎,持续地在北管的研究领域耕耘。在巴黎参观博物馆、参加「想像艺术节」,观赏来自各国顶尖的表演,看其他国家如何向外国人介绍自身的传统艺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想像,也从展览活动中获得启发,为日后推广工作埋下种子。

在教与学中成长
回国后进入本校的传统艺术研究所任教,老师用「糟糕」形容第一年的教学状况,急切地想把异国所得教给学生,忽略学生的负荷,反让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经过磨合与适应,对于教学方式也有新的想法,每门课的第一周,是老师和学生打契约的过程,她习惯和学生讨论课纲,朝着学生兴趣的方向增减、调整授课内容,课纲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够让学生透过课程获得需要的养分,是帮助学生最有效的做法。
2010年老师转到传统音乐学系任教,刚开始带学生看传统戏曲,学生往往注意到的是戏曲后场使用的配器,起初纳闷「难道学生没有在『看』戏吗?」但随即意识到这是惯用的感官不同。老师开玩笑说过去自己的耳朵没有打开,她是戏剧专业,虽然乱弹戏有音乐,但她不会想要去分析,渐渐透过学生的课堂报告,在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她也接触了不同的乐种、戏曲音乐,慢慢地打开了耳朵,从学生身上获得许多滋养。


 
 This is an image
在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从学生身上获得许多滋养


累积连结未来的能力
传音系有些学生具备国乐基础,考进来后才从头学习南、北管,这些台湾的传统艺术也是世界的文化资产,老师期盼学生了解文化资产保存在世界的趋势,因而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课程,希望学生能将所学转化成拓展未来专业的能量。而南、北管都有戏曲展演,为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戏剧如何搭配,也认识戏剧发展的整体脉络,于是开设「台湾戏曲概论课程」,为学生建立概念。
 
老师重视学生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训练,严谨地要求内容、格式,也会退回不符规定的作业。老师说演奏组学生常认为音乐专业不擅写作是理所当然,但没有人天生会写作,书写需要练习、批改的反复过程,清楚自己的疏漏,便会越来越进步。学生在课堂的报告通过询问、回答,可确认报告者对自身所言认知清楚,清晰的文字和口语表达才能将专业知识普及化,进而推广给一般大众。


创造与传统相关的美好记忆
她也鼓励传音系学生及早接触轩社或剧团,并提到部分传音系学生私下已开始参加轩社活动。有些科系的大学生在毕业前选择到业界实习,借此了解业界生态,衡量自己是否适合,虽然系上老师会带学生到轩社「拜馆」,但毕竟以客人的身分进到轩社交流,较难洞悉他们实际的环境和运作方式。老师忆起在福兰社田调的经验,获得耆老们不求回报的帮忙,因此对子弟留下美好的印象,但也不讳言时代不同,与人相处的经验不见得都是愉快的,即使认识后看见现实面,可能会影响日后投入的意愿,但能够及早打预防针也未必是件坏事。
 
老师说起曾到韩国首尔旅游时,在国乐院广场遇到一群来此远足的幼童,有的在挖沙,有的在喝冰水,环绕着他们的,就是四周大声放送的韩国传统音乐。也许他们不知道那些音乐是甚么,但是音乐的旋律就此与他们游戏的快乐记忆连结在一起。反观台湾自从日治时期开始,随着教育普及,大众与传统艺术的距离越来越远,虽然1990年代开始推行传统艺术教育,但实际上已经中断几世代,直到现在都还在补救。有些人因为缺乏了解产生偏见,直接为北管乐贴上「出殡用」的标籤,不了解它在婚丧喜庆的广泛用途与重要性。有的成年人并不是不喜欢传统艺术,只是成长过程中没有机会接触。老师说从儿童着手是推广传统艺术最有效的做法,以童书为例,小孩阅读的同时,家长也可能会先行检视或是陪读,这样就有可能将相关知识同时传递给大人。而艺术大学拥有不同的科系与相关研究所,正是从事相关创作、出版的宝地。
This is an image
老师说从儿童着手是推广传统艺术最有效的做法
 
一起为文化多样性耕耘
老师在去法国前也曾对从事北管研究,到底只是对她个人重要,还是具备更大的意义存有疑惑,但出国接触到更多元的文化刺激后,她确认北管对于世界文化的重要。她用花园比喻文化生态,玫瑰花很美,但倘若整座花园都只有单一品种的玫瑰,那就无法突显它的美丽了,文化单一性是很可怕的,在全球化的时代,除了交流共同拥有的内容外,如何证明自己的独特性,才是立足国际的要点,而传统艺术和文化就是其中的有力资产。
老师提起邱坤良校长四十年前带学生到台北灵安社学习、演出,当时社会也普遍认为乱弹戏已经式微,但直到今日乱弹戏仍然存在,不让传统艺术绝迹的办法,就是持续关注、投入与耕耘,如同老师说的:「如果你觉得重要,那就放手去做吧!」




访谈影音连结>> https://admin.media.tnua.edu.tw/media/s/lgbS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