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投入是唯一的秘密」──阳光剧团即兴创作技巧工作坊

教学工坊
2022-09-10

撰文/戏剧系 罗予杏
 

即兴就像是工具,帮助演员有趣地回应各种状态,创造出故事、角色、情境。这构成了演员的世界,他总是和想像力一起工作,像是投入不断追寻的任务一样。
 

最一开始在系上公告的工作坊资讯中看到法国阳光剧团的资深表演者亦为此次的授课讲师──Maurice Durozier所述的这段文字,我便深深被其吸引,在完成报名资讯并通过系上的遴选机制后,抱持着兴奋、期待的心情展开为期四周的即兴奇幻之旅。
 

 

相见欢

由于防疫的相关规定,Maurice老师与我们第一次相见是使用网络视讯的模式。老师很有耐心地一个个认识我们,让我们轮流上前自我介绍并让我们决定在接下来几个礼拜的工作坊期间内想被以什么方式称呼。我们与老师交流的语言通常是使用英文直接沟通,或者是讲中文再由翻译──崴玚翻成英文与老师对话。中间有同学本身会法文,想直接以法文和老师自我介绍,反而被Maurice老师要求改以中文或英文,原因是往后这几个礼拜要一起工作的对象不仅仅是老师而已,让身边的夥伴们认识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往后工作的期间内我也深刻地意识到在剧场当中「夥伴」是最重要的元素,深深地体悟到剧场就是一群人做好一件事。

 

图1 :Maurice Durozier老师与学员们大合照。

图1 :Maurice Durozier老师与学员们大合照。

 

 

布幕

进入实体排练场后,学员们在助教同时为此次的翻译──崴玚的带领下,在空旷的T2103教室挂上布幕。此布幕在往后的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要,它区分了舞台内和外,并在角色的第一次亮相中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幕如何被拉开?角色以什么样的姿态被看见?角色要如何出场?等等问题都和这块布幕有所关联。而一如Maurice老师不断强调的:「角色的第一次亮相非常重要。」一从幕后出现在观众眼前就要让观众能迅速抓到这个角色的特质。对演员而言,这块布幕不单单只是一块布,更像是心里上的一种划分。在幕后可以紧张、可以手足无措,但当Maurice老师大喊:「准备好了吗?どうぞ(douzo) !」布幕被打开的那一刻,不管演员本身是谁、心情如何、现实生活遭遇了什么事,此时此刻就是以角色的身分存在于舞台上、被观众看见。

 

服装与角色

工作的过程中「服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以往在表演课学习的经验让我理解到服装可以帮助演员快速地进入角色,在这一次的工作坊中此一要点被更加地重视。除了前几届学员工作后所留下的服装、披肩和这届学员们自发性带来的服饰,我们亦从服装间租借大量、不同风格的服装。Maurice老师特别重视妆发的部分,甚至会亲自为学员们描画角色所需的胡子或是老妆。在我们的服装间中老师特别要求空间上要让镜子那一面保持干净,原因是当演员着装完毕必须要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这一个照镜子的动作并不是要让演员觉得自己多美、多好看,而是要让演员借由外在形象的改变认知到自己现在是在什么样的角色状态中。对我而言,这是一个「见证」和「成为」的仪式。很有趣的事情是,在工作坊的一开始老师就请我们准备丝袜。这个丝袜并不是要穿在脚上,而是要套在头上包住头发的。在饰演修女的时候老师就有请我们套上丝袜,对我而言让头发被隐藏起来可以快速地让自己切换身分,到后期甚至大家只要是尝试「修女」一角,都会自发性地在头上包上黑色的丝袜。从妆发上达成一个对角色外在形象的共识,再由接下来在场上的即兴去发展每一个演员所饰演的修女性格上的不同以及细节,由「外」而「内」一步步建构出立体的角色。

 

图2:即兴练习时饰演修女一角的学员们需使用黑丝袜包裹住头发,并着黑衣。

图2:即兴练习时饰演修女一角的学员们需使用黑丝袜包裹住头发,并着黑衣。

 

 

提议与合作

有别于以往多数的表演学习经验是先有文本再开始工作,这次工作坊的模式是Maurice老师先寄了一封信告诉大家这次的工作的内容将聚焦在:「瘟疫蔓延时的莎士比亚」。信中内容简述了瘟疫蔓延的1592年到1594年,莎士比亚如何在封城和剧场被迫停业的状态下持续创作。Maurice老师针对这个情境整理出了地点列表、角色列表,包含英国女王、莎士比亚的仕童、帮忙运送剧本的贝居安修女等等。工作的方式是我们以这个情境为基础,分组讨论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这些角色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将此梳理成一个简单的故事大纲,讨论彼此要扮演哪个角色就前往着装,接着就是上场即兴,通常每天早上会有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让有想法的人提出他的提议、筹组团队讨论。由于没有剧本的文字可以让我们跟着发展,所以场上充满了高度的有机性。「聆听」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变得极为重要,将重心放在对手演员的身上、顺应场上的所有变化是此次工作非常需要的能力。如果总是想着「我要做……」,想着自己要被看见,对场上正在进行的即兴创作反而是一种阻碍。我发现「简化」在这种工作方式中是一个关键要素,大家一起做好「一件事」时通常是场上最精彩有趣的时候,一如Maurice老师所言:「每一个细节都应该好好地Play!」专注在当下感受场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而去选择自己的角色在此情境下应该做些什么。先「听」再「做」,会比焦急地一直丢出新的东西要对场上的即兴有帮助许多,也会大大地减少自己像是无头苍蝇抓不到使力点的时刻。

 

开放的心态

在即兴工作的过程中,Maurice老师如果发现场上没有事情在发生或是表演者们做出不符合角色的选择,他就会立即的喊暂停、给出建议,让大家修正后再重新来一次,也因此同一个片段很有可能会重新做三、四遍直到没有问题为止。而这是我觉得整个工作坊中最有挑战性的部分,因为我们原本设定好的剧情很有可能和老师觉得可以去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在工作的过程中我渐渐地发现保持开放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如果紧抓着自己想要做的设定不放,就很难听进Maurice老师的建议,但老师会给建议通常就是因为场上出了问题或是更惨的是场上没有任何事情在发生。「放下个人的执念」、「学会去聆听」我认为是这次工作坊中每个人的大课题。而在和旧学员讨论的过程中,我也了解了几年前这个工作坊举办的用意之一就是希望能在台湾推行这种排练的工作方式,但我们一致的认同这种即兴的工作方式要能够行得通必须要有一个大家都信赖并且能精准地点出问题的领导者,一如Maurice老师之于我们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有一个人可以客观地观看、打断、给出建议,让产出的创作能够有脉络可循地被收拢在一个大方向上,而不会演变成观点混杂、如同多头马车似的作品。

 

音乐的重要性

此次工作坊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音乐」的使用,在每一次的即兴开始前,Maurice老师会先问每一组呈现的时间点为白天或夜晚,来简单地调整场上的灯光让情境更符合每组想像中的画面。而第二个问题就会是:「想要什么样的音乐?」学员们会根据自己的提案内容回复Maurice老师几个形容词,比方紧张的、滑稽的等等,老师则从手边现有的音乐库中选出他觉得最贴近这几个形容词的音乐。除非学员有特别要求演到什么特别的技术点音乐再出,否则工作的模式通常是音乐下、幕开、演员出。在场下观察时我发现,这样的工作方式让观众第一个受到刺激的是听觉上的体验,由音乐先让观众对场上的氛围有一个大方向的想像、拉出一个大的骨架,当角色陆续出场、产生情节后就像是在这个骨架中长出肉来一般。而作为演员在场上即兴时我觉得音乐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不光光是对在场下的观众而言,对场上的表演者来说音乐先出也能帮助自己快速地掌握该在什么状态内。有时虽然大家先用语言说好哪一段要是什么氛围,但仅仅用语言定义不免会有太过笼统的疑虑存在,就好比:「一开始大家要在紧张的状态内。」可是我的紧张可能是快节奏的,对手演员的紧张可能是被吓到无法动弹的慢节奏的。有了音乐的加入可以让场上的大家定调在同一个速度上,因为音乐本身有自己的编排、呼吸和转换,当场上的大家跟着音乐的转变一起变动的话就可以保持场上的所有人在同一个「流」当中,降低大家各做各的诠释、表演乱流互打的机率。

 

结语

这个夏天能有机会跟着Maurice老师以及这群夥伴们一起工作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学习到了很不一样的剧场工作模式,同时也深深地体认到好的表演者是时时刻刻都专注在「当下」的,沈浸在当下的音乐氛围当中、感受当下对手演员丢接的能量、享受当下场上所有可能的改变。而要达到此一专注的境界,一如Maurice老师在工作坊结束后寄给我们的信所言:「认真投入是唯一的秘密。」当大家都认真地投入在场上时,这是一股充满生命力且强韧的剧场能量。能在这个夏天被这股能量所感动,我真的是一个很幸福的学习者。

 

图3:学员们于服装间合影留念。

图3:学员们于服装间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