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英雄之旅》:从技术设计看素养导向高教学习创新计画

跨域创新课程
2023-04-10

文/刘奕祥
 

 

图一、杨金源老师(左)、北流工作同仁(右)(陈宥吟拍摄)

图一、杨金源老师(左)、北流工作同仁(右)(陈宥吟拍摄)

 

谈论到剧场设计学系中的「技术设计」(下文简称为TD)主修别,身为在「艺术大学」中的「设计」学系,我们自大一开始就需要思索「设计师」与「艺术家」的不同。身处戏剧学院的我们需要从感性的创作理念与理性的设计逻辑当中不断来回切换,担任剧场巨大机械当中的小螺丝们,成就一场又一场的舞台呈现。
 

金源老师课程中的一句名言,来自剧场前辈聂光炎老师:「剧场是千千万万个折磨,只为换取片刻的迷人。」戏剧创作使人着迷,而在每一个华丽谢幕的背后,少不了技术设计者的存在。为了建构导演与设计们想像中的舞台,TD将各种结构布景的制作方式、材料元素的选择,甚至是特效机关的技法娴熟于心。运用理性判断出最合适的制作工法,安排人物力资源,在短短的剧场周内从无到有创造黑盒子中无限的可能。
 

 

图二、技术设计I课堂照片 (郭珮夤拍摄)

图二、技术设计I课堂照片 (郭珮夤拍摄)

 

为此,选择TD的主修同学,除了从对于艺术创作与设计的思辨训练,更要求对于结构、电子电机等等技术专业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理性思维佔据设计的空间,更有木铁工等实务操作的训练,和过往建立的文本理解与设计思维大相迳庭,以致TD在各种主修别当中人数总是相对少数。
 

为了让同学们融入技术设计课程,杨金源老师使用大量的剧场实例、创作经验分享以及大数据数据库等等方式编写教材、安排课程。不只提供给对TD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深入学习技术设计之可能,更能对想要选择其他主修别的学生打破对于技术设计充满理性科学的既定思想,从技术设计的角度开启对剧场开展更多的想像。
 

技术设计本身便需要在剧场中与他人合作沟通交际之能力、稔熟不同主修别专业之跨域能力,将学习经验不断交会以面对更多困境之能力。其特质适合加入跨领域素养教学计画「英雄之旅」,借此机会运用更多教学资源,同时记录学生们对技术设计想像改变的过程,试图在技术设计的教育上看见不同的花火。
 

 

图三、老师向同学们解释滑轮绳索行径 (刘奕祥拍摄)

图三、老师向同学们解释滑轮绳索行径 (刘奕祥拍摄)

 

这一届学生和过去最大的不同在于「108课纲」,专注于素养教育与自主学习的教育方针,在观课过程可以发现别于过去学生上课对于讨论与常识的纠结扭捏,能够更自在的分享想法和同学交流,更具备手作尝试的勇气。这是在过去与同学上课过程难以想像的活力。
 

加入了「英雄之旅」后的技术设计课程,除了以往的观察与实验作业,更多了纪录个人大事与重大消息的周记作业,以及针对各种企画的资源辅助,更将原本期末短期的自主研究作业改为整学期的长期创作。针对学生方面,可以借由每周的纪录与长期规划,将以往需要于短短数周内完成的作业转变成一份完整规划的大型企画,配合老师与助教的协作以及经费辅助,可以获得更加完善的作业品质,借此得到更多的收获与成就感;在教师方面,可以纪录、归档学生对于研究计画的进度,并同时更新教学模式、应材施教,并借由「英雄之旅」资源的协助,开发更多校外参访课程、拓展学生视野。
 

金源老师于今年三月十四日带领学生与「英雄之旅」计画团队一同前往台北流行音乐中心进行移地教学。这趟旅程被老师定义为《老师的英雄之旅》,借由老师自身与北流场馆的合作经验,与学生深入台北流行音乐中心后台,了解场馆背后身为技术设计的艰辛过程、展示技术设计与馆方合作所需的各种知识与沟通能力。
 

 

图四、老师与北流工作同仁讲解悬吊系统(陈宥吟拍摄)

图四、老师与北流工作同仁讲解悬吊系统(陈宥吟拍摄)

 

当天课程从天上巨大的悬吊系统讲解,为了演唱会所设计的悬吊系统不仅具备着高附载的能力,更有着防止受力失衡的监测系统,请场馆人员示范操作大型桁架升降,令前来观课的老师与同学们惊呼不已。
 

随后和同学一起前往高空,离地二十米的距离脚下只有钢棚与木板支撑,老师仍然自在的向各位同学讲解高空作业选择的各项五金零件与电子设备。
 

 

图五、老师于钢棚上讲解高空作业之秘(陈宥吟拍摄)

图五、老师于钢棚上讲解高空作业之秘(陈宥吟拍摄)

 

走入后台地下室,属于艺人潇洒登场前的升降平台区域。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场馆建筑师的建筑方式与剧场设计者发生的冲突,在安全的建筑结构中创造演出需要的各种魔幻手法,背后充满了大量的知识积累与技术能力。
 

 

图六、老师讲解平台升降系统各种操作与电子控制(陈宥吟拍摄)

图六、老师讲解平台升降系统各种操作与电子控制(陈宥吟拍摄)

 

此次巡礼并非单纯的校外教学,事前已经为同学们准备了场馆的技术手册,并设计问卷教学让学生们深度观察,结合过去一学期在校内制作的经验,可以用剧场人而非一般观众的角度深入了解剧场结构,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艺术创作之可能,深化移地教学的用意。
 

配合每周的心得观察,不难发现比起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同学们对于杨老师生动的讲解、各种经验分享,以及实地至校外参访等等教学方式,更有办法对于技术设计这一门专业有深入的了解,即便将来并非主修TD的学生,也可以从TD的观点修正自身的设计理念,增进学习的意义。
 

截至落笔当下,技术设计课程已经迈入第五周,逐渐能感受到英雄之旅对于学生们的改变,已经有不少学生正建立了完整的期末作业规划,而后的田野调查课程会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实地探索可用之零件,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技术设计选购与创作的根本,也同时能够对陌生的五金零配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英雄之旅》针对108课纲学生「自主学习」、「社会情绪学习」与「跨领域」的教学,不只在技术设计、更是剧场教育的重中之重。期待此教学革新对于学生学习现场能进一步带来更多的改变,用新的方式面对新的学生,避免教育流于时代之后。也期待金源老师继续以满溢的教学热情,继续用自身多年的创作经验,让学生在剧场艺术中发光发热。
 

 

图七、参访当天与同学的大合照 (陈宥吟拍摄)

图七、参访当天与同学的大合照 (陈宥吟拍摄)

 

/*笔者奕祥,剧场设计学系三年级技术设计主修、教育学程二年级。机缘下和杨金源老师合作参加学校「英雄之旅:艺术探索者计画」,担任大学部一年级「技术设计I」课程助教。同时以助教、学长、教育者、技术设计等等不同身分回顾课堂,尝试在与老师、英雄之旅同仁们的相互分享学习当中精进自己的教育思维以及设计能力,同时提供学生更好的教学资源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