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方,波希米亚。

艺趣学
2020-02-10
计画执行者:芦芛
计画期间:2019.08.05—2019.08.20
计画地点:捷克‧布拉格

 
This is an image


计画内容
「他方,波希米亚」是以布拉格为城市漫游的计画。

「波西米亚」,不只是古中欧的地理疆域,也是一个概念,从地理上疆域扩展到形容一群不受社会规范、渴望自由自在,带点神祕主义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我们生活充斥着这些「波西米亚」,可以见到它的影响无远弗届,以及人人对流浪的向往。于是,我起了一个动念,到波西米亚之心─布拉格,寻找古老的「波西米亚」。

计画核心以这个古语为想像中心,牵引出「布拉格」、「波姆人」、「艺术家」、「文人」、「文字」等关键字,试图从这几个面向透过艺术创作,勾勒出布拉格的轮廓。


体验心得
前言
起先我所认识的布拉格,是透过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小说,字句里所描述布拉格景致的片段想像而成,关于一些虚构或者非虚构的故事穿梭在布拉格里。我的计画并不是要去对照小说文字,街道与场景是否与真实所吻合,而是透过小说中想像的画面,再经由探游过程,找到城市里的相印文字。另一方面,则是寻找波希米亚人,这个波希米亚人可以是古代指称的波姆人,也可以是艺术家,甚至是住在波希米亚的人,希望透过塔罗牌交换计划,互相分享彼此文化以及对于波希米亚的想法。

艺术家的部分,我找了在布拉格的学姊,与曾是大学同学,现在于布拉格艺术与设计学院攻读硕士的香港侨生,由他们帮助我寻访布拉格的艺术现况与学校参访。我对波姆人没有太多默认,对于如何接近他们、找到他们,都是从网络蒐罗讯息。住在波希米亚的人,我则选用Airbnb住民宅的方式,尝试从中找寻一些痕迹,每隔二至三天分别住进不同区域。


关于波姆人:
与我先前预期落差最大的部分,是街道上并没有类似的露营车、没有网络上说的村落,更没有人像《爱在黎明破晓时》电影中,有吉普赛女人在帮人看手相,塔罗牌、水晶球也都没有发生在任何街道上。英国朋友告诉我,或许可以去公园寻找,他们大多为游民,然而,我实际经验是,所见的每一位类似游民、醉醺醺提着酒瓶绕着圈转的人,皆不是google图片上的波姆人。透过朋友介绍,找到一位保加利亚人,他也同一般人民一样工作着、生活着,只是对他而言,每日经验都是变动的感受,我请他为我朗诵家乡的诗,其意思是「愿你美好」。我不太确定要如何分辨波姆人,是从肤色、发色分辨?抑或是从波姆人文化分辨呢?不得不说这个城市已经全球化了,没有种族与身分上的隔阂,城市宁静,街道寂寞,没有喧闹活动,我所经验的是个内敛之城。


波希米亚城:
在阅读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笑忘书》(Kniha smíchu a zapomnění)中提及:「布拉格是一座罪恶之城,1621年,捷克的宗教改革运动失败后,耶稣会教士试图对捷克人民再教育,将真正的天主教信仰灌输给他们,于是教士们盖了几座巴洛克式大教堂,以大教堂灿烂辉煌的荣光淹没了布拉格。成千上万圣徒石像从四面八方望着您、威吓您、恐吓您、迷惑您,这是350年前侵略波希米亚的狂热佔领军,他们要从灵魂深处把人民信仰和语言连根拔除。」

布拉格经历过许多政权轮替,一条街的名字也更改数回,最后,没有人记得这条街最一开始叫作什么;1968年8月21日,俄罗斯派遣五十万大军开进布拉格,民主运动「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就在捷克,然而现在,大家也总是静悄悄地度过这个纪念日,记忆变得无足轻重。

我想这是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总是将小说地点使用「波希米亚」这个古欧洲地名的原因,即便从政治地理来说并不精确,但却是提醒必须恢复传统价值,而不是随着时代变迁而忘记了自身位置。这非常触动到我,也许是跟台湾的处境好类似。

布拉格旧城区伫立着胡斯(Jan Hus)的雕像,这是布拉格精神,不畏强权的独立精神。虽然保有了独立精神,但国家却被不同政权压制,捷克人有一种悖反的矛盾,如卡夫卡(Kafka),认为必须为写作而活,却当了一生的公务员,只花下少许时间写作。
 
This is an image
图一 书写波希米亚:在录制纪录影片时,我发想将在二手书店找到的古地图、相簿和实际身体经验到的现代化城市同时进行


关于捷克人:
原先,我预期在Airbnb 能找到较为传统的家庭,例如犹太教家庭、天主教或是基督教家庭……等,却在搜罗住宿地点时发现,多数房间都是IKEA风格。布拉格已少有具信仰的居民,一点古老的印子都少有,挑了许久,最后所住的host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异地而居住在布拉格的旅人。据友人所述,捷克人并不太喜欢被人打扰,较喜爱有自己的空间。我则顺其自然,认为热情并不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相处尺度,也不是依赖热情,所有事都会水到渠成。留宿朋友家时,捷克室友则是礼貌亲切,并没有太多接触,幸运地是透过朋友互相介绍,认识了一位友善的捷克人,他画下了几个关于布拉格插图,那是黑啤酒、捷克国旗和大教堂。


关于艺术
这次多亏侨生若翘和学姊冠桦的帮助,能够尽快认识捷克生活与艺术,其中包含参访了布拉格艺术、建筑与设计学院、布拉格当代展览,展览与生活环境非常贴近,作品普遍都是以身体感官的直接经验,展览场地规划以回廊贯穿其中,朋友说在这里学习艺术时,并不会受到太多意见指导,也比较没有侷限。

在威尼斯双尼展这样国际性的展出对照下,捷克馆的艺术较为学院派,讨论雕塑空间变化与自然光线加入雕塑的实验,透过不同国境艺术穿越,国与国之间的艺术比照下,明显地感受到西欧与东欧国家艺术差异。

 
This is an image
图二 波希米亚人/艺术学校


展望:
带着这本1960年代的相簿漫游,询问了许多人对于相簿的想像,以及旅途中重新翻阅了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笑忘书》,勾勒了布拉格这座城市的轮廓。我将经历及触动我的场景画下,依照相簿不同尺寸照片搭配所画下的作品呼应,或是将新纸张重新盖上老旧相片,进行第二次素描,透过一位旅人的眼睛,从多面向角度去描绘城市及文字的风景。而影片制作也是依据波希米亚的古老照片或是地图,与身体直接感知的镜头做了穿插对照,如先前所述,布拉格经历了多次极为不同的政党轮替,一条街的名字改过多次,雕像也是破坏后又重新立了新领袖雕像,人们的记忆也因为这些变动,逐渐淡忘最初城市的样子,或是传统价值,渐渐人们轻如鸿毛,生活在不具记忆的城市中。我试图召唤过去遗留下的物件,透过创作手法回应,一座城市需要具有传统价值,尽管波希米亚已经消失,我们也不应该轻易遗忘过去。而我希望在未来,能够继续将这次漫游经验与创作延续,制作更完整的系列作品,也不忘布拉格对我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