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是对面那座岛的倒影:《烟灰雏菊》读剧发表会

教学工坊
2021-01-10
撰文/戏剧学系 馀庭安
摄影/黄萱轩

2021年01月9日至01月11日,戏剧系佰柒级剧本创作四课程期末读剧会《微废物群落》,在戏舞大楼T2315学科教室举办。剧创主修生张丞毅的作品《烟灰雏菊》,为第二日第一场的读剧呈现演出。
 
一个架空的世界观:花里
这是一个围绕着花里,人们总是在离开的故事。留在花里这座岛上的人已经不多,或者说从来没有繁荣起来。就连岛上一度泛起荣光的戏院,如今已成废弃,甚至无法拆除干净。有句台词是这么写的:「我们这里只是对面那座岛的倒影而已」,这句话在对话中被不断提及,可以说是整个剧本中,描述花里人如何看待这个地方的写照。
 
阿日作为一个曾经在花里短暂工作过两个礼拜的人,这次回到花里有其目的,却在一开始对阿青声称自己是观光客,只是来回忆过去打工时没能好好逛逛的地方。阿青对这样的说法保持怀疑,毕竟花里为了保护环境,已经许久不开放观光。两人在海边的交叉路口相遇,从彼此口中得知与自身生命核心议题相关的重要线索,那片海、那个神秘的后山、那个总是离开了、又回来的传说。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全然地坦白目的,而是选择以间接的方式靠近对方、靠近那个存在生命里寻找已久,却久而未明的答案。
 
独特的角色对话氛围与若即若离的真相
 
阿青阿日的语言不是那么直白、文本资讯量的给予也常感受到作者刻意地有所保留,营造出一种如雾般的意象,观看起来会有种在云雾中寻求出路、拼凑真相的感觉。而剧中反复出现的几个象征,蜗牛、孩子和有虾仁的那道菜,推测是和阿青相关的重要讯息,引导观者去思考阿青与「传说中那个女人」,以及场中出现过两场的「女人」,他们之间的关联性。而「这个岛上的男人到了一定的时候都会离开」,这句话对于岛上的人来说,是持续发生中的事实。有趣的事情是,那个离开的原因以及再次回来的理由,却不是每个人都会全然交代清楚。剧中不论是被阿青阿日反复拼揍的那个传说、还是一度论及婚嫁的男人女人,在面临人生转捩点时,讨论的去留问题(是否离开花里),这些都在试图回应那个之所以离开的理由。「为什么离开?为什么留下?」剧本中个人选择的立场都是很坚定的,因此总是会产生分别的结局。然而,这对于留下来的人来说造成了心理负担,并很可能在这个小地方,一辈子这么发酵下去。
 
以此作为冲突核心展开的剧本架构,六场(含序)分别从海滩旁的交叉路口、阿青家、花里河边柴火旁、森林小屋开展。阿青阿日之间的关系从刚开始的相互陌生,到后来一边讨论传说的各种可能性,回应彼此的话语及对话氛围里,也接着开始变得不大对劲,读者进入了对于角色关系理解及段落定义的一个重新整理阶段。以此为起点,直至第五场(终场)前,阿青阿日开启关于传奇与梦境的多种描述。到了终场,阿青阿日在森林小屋,见到说自己从雏菊花海谷底中走过来的孩子,从孩子的来处、口中喊着的那位变成石头的爸爸(阿青中风的丈夫)等线索中,提示了在前述的不同段落中,出现的小孩其实是同一个人。以此推论孩子的妈妈是阿青,而阿青就是她在传说中描述的那个女人。在这里完成资讯导入、事件与结构的收束。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读剧会现场:由左至右分别为角色 小孩(熊绍轩饰)、阿青(林芳羽饰)、阿日(赖睿骐饰)


文本特色分析及读剧心得
 
剧本通篇结构完整、论证合理,并存在足够的叙事动力,只是在结构编排与资讯导入的部分稍显零散,导致在观看时会有错失掉一些关键资讯的可能。例如在梦和传说的安排上,有着类似的叙事功能,都是阿青阿日在察觉到对方有可能是年轻时的伴侣(曾经论及婚嫁的男人女人)时,对于当时阿青莫名离开的猜想下所产生的误会。多年后他们试图为这件事情,以一个迂回的方式,去做各自的诠释以及释放记忆重担。从角色口中描述出的传说与梦之间的连结,可以从一些关键字词、人物、事件,促使观者联想它们之间可能的关联性。然而,目前在这段一来一回的辩证之判读还是有些吃力。推测可能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梦和传说的形成原理,本来就有较大机会是在编排上较无顺序或逻辑概念的。若借用这两个概念设定为剧本中重要的资讯导入媒介,那么使它们如何更有效的传递讯息,并维持形式表现上的特征,是可以尝试努力的方向。另外,在小孩这个提示的应用上,虽然都有分散在前面几场中被提及,但是从原本只是在对话中被提到的角色,直到终场幻化成人形走到观众面前,会有稍显突兀的感觉。同样的手法运用在男人女人身上,我认为运用的相对较好。前面出现过两场虽运用的是平行时空的叙述方式,但是因为在男人女人的对话、互动、行为上,有足够明显及足够次数的提示,因此终场资讯汇集时,在概念理解上能相较顺利一些。
 
剧本不论在风格还是语言上都充满诗意,这点结合特定几个象征,在寓意的传达与意境的表达上都颇具风采。但是若能将其精炼,选出几个足以勾勒线条的象征作代表,即使投射出去给不同观者未必能一一对应出期望的效果。有时候留白也是另一种可能,或许会相较多次投放的效果来得更为漂亮。其实我还蛮喜欢作者在角色间制造的那种迷雾般的氛围,因为多年前未解的原因,多年来不断累积的误会、陌生、害怕而不敢去面对和揭露的过去,如今被阿青阿日有意地一直模糊下去,架构本身便会成为一个凄美的传说。只是若能将剧本中该明的地方清晰,或许更有利于原来剧本在设定上想要留白的空间想像。另外,花里与其它邻近岛屿之间的关系,虽然有给予一些特定的标志。比如过去的人相信花里是死去的人长眠之处、位于本岛东北方是阿青早年结婚对象离开后前往的地方、花里的北方是被乌鸦佔据的荒芜之地。这些岛除了地理位置上的相对关系、在历史时间上人们的移动轨迹,还有无其它意义或关联,我想如果多把这层考虑进去,或许能为剧本锦上添花。不过如此一来,或许剧本结构上会需要有大的改动,因此最后这一点可以摆在较后的考虑顺位。谢谢剧作者让我们看到,在这个看似荒芜的岛上,在云雾中泛起光亮的求生意志,蕴藏在角色背后对于花里这个地方的认同,以及和他们生命擦撞出的重重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