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vuvu来织布WEAVE WITH VUVU:文化转译的思考课题

教学工坊
2021-10-10
撰文/建文所   何以文、杨雅钧
 
田野与实践:拜访Ljumiyang老师

四月初,随着「文化资产的保存实践与诠释转化」课程,与江明亲老师和张懿文老师一同前往屏东古楼部落三天两夜,感谢「Hi-Five Plus:从北投平埔族群到屏东原住民的国际艺术对话」计画的支持,让我们能远到屏东拜访「排湾族tjemenun传统织布」工艺保存者 Ljumiyang老师,学习排湾族的织布。短短几天,我们学习到的不只是工艺,透过与Ljumiyang老师的互动,以及老师使用族语介绍服饰、随口唱起排湾歌谣、讲起部落趣事和母亲的往事,体会到在这项技艺中展现的存在于族人生活中的排湾传统文化脉络。
 
为什么Ljumiyang老师对着不懂族语的我们,仍坚持使用族语呢?他的坚持,似乎在向我们传达着某个重要的讯息。在Ljumiyang老师的着作《tjinnun nuwa paiwan 排湾族的织布》,这本以记录和传承排湾族织布工艺为主要目标的书中,描述织布的社会意义、工具、技法、纹样等方面,可以看到许多族语的使用,必须用汉语的「一段话、一段描述」,才能尝试更准确地解释「一个排湾族语汇」,表达蕴含其中的意义、哲学、情感。与老师相处的几天里,也经常发现一些没有办法用汉语来解释的排湾族语汇。族语承载着包含织布在内的工艺、规范、信仰、宇宙观等排湾族独特的传统社会文化,是传承和传递的重要桥樑。我们在与Ljumiyang老师的访谈中,了解老师对族语的坚持,和保存族语的急切,老师相信,就算听不懂,也可以感受到他所急迫地想要传达的事情,当听众有所感受,愿意给予回应,那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但是,大多数时候,却是面临沈默与挫折。
 
This is an image
Ljumiyang老师织布文化教学 (摄影:杨雅钧)


为了呼应Ljumiyang老师的理念,首先,我们先试着从自己做起,向老师重新仔细地学习织布中记忆整经顺序的「整经歌」,并且汇整组员的想法,决定以织布和族语为主题,将我们透过Ljumiyang老师认识排湾族社会文化的过程,转由我们的诠释传播出去,尝试去回应和解决老师在使用族语传承时所面临的困境。我们认为老师需要一个媒介让传统文化能传播至幼、青年族群或是打进学校,这样一来,如何将艰涩的织布过程整合并重新诠释,让学生能快速了解传统整经织布和背后的文化意义以及族语,就非常重要。最后,我们决定以「童书」这项能展示语言逻辑、具备影音功能、并能打中小朋友市场的传播媒介,做了一个提案与实践。

 
This is an image
与Ljumiyang老师访谈过程 (摄影:张咏淇)


 
执行:文化转译与执行
 
Ljumiyang老师目前主要教授对象以社区大学的学员为主,门生的年龄集中于30-60岁间,整体教授年龄偏高。加上前文所述,Ljumiyang老师使用族语推广、传承「排湾族tjemenun传统织布」的困扰,我们规整 Ljumiyang老师现在的需求,共有三点:
1、 打入年轻族群。
2、 将想要传递的文化内容化繁为简。
3、 根据对象选择传播媒介。
在文化流失快速,传承需求紧迫的状况下,我们设定小学生为目标族群,如前文所述,以「童书」为媒介。因为小学生的年龄为刚开始学习较为艰深的字词,学习能力高,具有一定的判断与表达能力。此外,7至9岁的小朋友正在建立社会规范与认识环境,是适合了解自我族群的传统文化,也最能融合内化的时期。因此,童书整体的视觉元素,以「可爱」、「不复杂」来抓住小学生的心。

开始执行文字企划后,我们便遇到了问题,如何将一个族群的文化知识汇整并萃取精华,归纳整理成短短不到五百字童书?经过多次讨论与修改我们决定从日常生活着手,礼节规范、生活态度、语言、饮食都是日常生活中既琐碎又重要。因此,故事主旨以「传统文化」为轴心,并且以本次田调经验且最具代表性的织布文化与传统服饰作呈现。故事角色的设计,「奶奶」就代表了拥有传统工艺技术与知识的Ljumiyang老师、「小女孩」则象征试图寻找根源的排湾族人们,「找寻」是串连整篇故事的重点元素。故事内容讲述小女孩在半梦半醒间听见音乐,踏上找寻乐声的旅途,途中遇见老奶奶,在与老奶奶的相处中,找寻自我文化的过程。

绘本绘制细节着重呈现排湾传统织布内容,并在画面里加入解说小细节。例如第5页与第9页的排湾族语说明,排湾族日常生活呈现,第6页的芋头干排骨汤、第7页的家屋,第8页与第9页的整经织布过程。背景尽量还原真实的石板屋,并多次与Ljumiyang老师确认,不敢轻视任何细节。并请来自法国的组员翻译成英语,上传网络电子书平台(注2.),期许本作品能透过网络的媒介,让来自国外的朋友,如同来自各国的组员们一样,有机会认识优美的排湾族传统文化。
 
This is an image
《跟着vuvu来织布WEAVE WITH VUVU》(注1.)

 
文化诠释之议题心得
 
提案最初是希望将Ljumiyang老师以族语传承、传递工艺、传统知识等排湾族社会文化的方式,透过绘本进行转化,让它可以更亲切、可爱、有趣,但不失老师想要传达的各种细节的初衷。Peter Howard在“Heritage:Management, Interpretation, Identity”一书中论及,每个诠释者,无论是展示或导览者,都是基于自己的观点,所以诠释如果想要达成「真实性」,就必须有更多省思,这时候也必须思考,我们是否真的要解释?要如何留给观者一个开放性的思考空间?对与这项课题的检视,在提案产生之初到执行绘本制作的过程,我们不断地思索,这个提案要如何、站在谁的角度,以及应该以哪一种态度被传递?
 
我们认为与身为排湾族古楼部落族人、织布工艺的传承者的Ljumiyang老师,进行访谈、对话、认识、讨论,是非常重要的过程。了解老师为何重视族语、族语的功能、族语在各个社会文化层面的呈现为何。因为有这样的田野经验,才能从排湾族文化脉络下的角度来省视提案概念。以及,为了绘本中从故事到画面元素,如服装、织布情景、石板屋、食物、植物、用语⋯⋯的真实性,除了与Ljumiyang老师讨论外,也取材自参访的过程所见所闻与摄影纪录。故事的内容,也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像老师给我们的感觉,很日常地、细细地把他的工艺、歌谣、故事、生活传递出来,受众只需用心体会,受到感动,就可以发现,原来重要的族语、传统知识、工艺……(每个人所感受到的可能不同)就穿织在这些被朴实呈现的事情之中。

 
This is an image
与Ljumiyang老师合影  
(摄影:张咏淇)

 
 
注1.绘本制作名单:Héloïse Hamana、Darla Chennarong、何以文、张咏淇、杨雅钧、苏靖伦(笔划排序)
注2.网络绘本:https://issuu.com/jung18/docs/_vuvu_weave_with_vuvu_f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