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紛雜的時代中,重拾愛──戲劇學院2019冬季公演《愛與資訊》

教學工坊
2020-03-10
撰文/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  蘇慧敏


2019年12月14日至22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年度冬季公演,在北藝大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演出,共演出八場。一票二戲,分為上下半場。下半場的《愛與資訊》(Love and Information)由戲劇系學生陳致霖執導,演出當代英國劇作家卡瑞‧邱琪兒(Caryl Churchill)的劇作。

邱琪兒的劇作特色之一即是多變、非常規的形式,而《愛與資訊》同樣具備這樣的特點。演出開始後,先是兩名演員在舞台上對話,他們看似在討論著某個秘密,而直到對話結束,觀眾都無法得知到底那個秘密是什麼。緊接著,另外一組演員上場了,他們的對話與上一組對話沒有相關,再往後的對話同樣也與前面發生的無關,每一段對話都像是一個新的起始。很快地,觀眾會發現,每一段對話彼此之間是獨立的,片段與片段之間沒有明顯的因果關係,甚至每位演員所扮演的角色,也隨著片段改變而有所不同。這與一般觀眾所熟悉的戲劇形式──固定演員演出固定角色、有主要的情節貫穿全劇,截然不同。

This is an image
圖一 台上的幾組角色,彼此的角色關係與對話內容不一定有關聯。(攝影:蔡子安)


戲劇形式不同,觀眾觀看的方式也會產生不同。筆者認為,相較於傳統戲劇形式的作品,《愛與資訊》更主動邀請觀眾,將其個人的想像與思考置入劇中。《愛與資訊》大多為口語化的台詞,觀眾就像與劇中角色擦身而過的路人,偶然間聽到了他們對話中的片段,僅能從角色的語氣、對話內容的枝微末節裡,得知這些角色發生了什麼事、他們是什麼關係。每一個對話片段所提及的內容極為廣泛,不同對話所呈現的角色關係亦極為多元,例如:朋友、伴侶、親子等,有些角色關係極為明朗,有些則難以推測。這樣獨特的演出形式與觀眾觀戲的方式,也使得筆者在演出伊始,十分好奇於劇名的「愛」與「資訊」將會如何被點題,以及這些口語化的對話片段又要如何與「愛與資訊」的題旨產生連結?

什麼是「資訊」呢?在《愛與資訊》裡,角色的對話時而探討光與光年、無理數與正方形的對角線,時而看似只是普通、無目的性的對話。科學等知識、理論當然是一種資訊,然而看似微不足道的個人信息,例如:某人昨日做了什麼,同樣也是資訊的一種。對於資訊的知與不知,促成角色之間的對話。綜觀《愛與資訊》全劇,實則就是不同角色之間,不斷交換、傳遞、取得資訊的過程。此外,在《愛與資訊》裡,傳遞資訊的,除了角色之外,還有各種不同的媒介,例如:電視、報紙、社群網站、影像等。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獲得資訊的方式,不再只是依賴人和人之間最原始的口語相傳。透過網路,我們甚至可以知道與自己毫不相關的資訊,以及知道了也無用的資訊,例如:中亞最小的鎮在哪裡。資訊開始充斥現代人的生活,逐漸成為人與人對話之間的重心。

 

This is an image
圖二舞台與服裝皆運用了幾何圖形設計,圖片左下方為兩名樂手。(攝影:周守真)
 

那麼「愛」要怎麼被呈現呢?在某些片段裡,觀眾可以聽到演員的台詞裡,直接說出自己愛誰或是誰愛誰,「愛」這個字眼是直觀出現在對話中的。此時,「愛」也成為一種可以透過對話,被交換、傳遞的資訊。在演出的尾聲,所有演員都在舞台上,一個個看似不那麼重要的問題被提出,緊接著問題的是同樣不那麼重要的答案,而在這一連串提問與回答之中,
 
一名演員問了:「你愛不愛我?」沒有得到答案,問題隨即又被淹沒在其他的資訊中。過了許久,這個問題才被回答:「愛」。這是否代表著「愛」與科學知識、個人信息等資訊同等重量,沒有不同?當然不是。緊接著,所有演員都回應了:「我愛。」
 
資訊充斥著人類的生活,成為了人際交往的對話重心,也削弱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愛與資訊》便是對於此現象提出的警示,提醒人們,即使身處在這資訊爆炸而紛雜的時代,仍然別忘了誠摯和明確地回覆:「愛,我愛。」
 
This is an image
圖三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燈光設計將舞台分割出不同的空間。(攝影:Che-Min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