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博物館研究所移地教學—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參訪心得

藝趣學
2019-09-27
文/博館所碩三 謝宇婷

 
This is an image
圖一:亞洲文明博物館外觀
 
位於新加坡河畔的歷史建築皇后大廈(Empress Building),亞洲文明博物館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以綜合性的亞洲古美術、文物收藏,試圖向觀眾展示亞洲文明的群象,是少數以亞洲為整個區域展示的先驅館舍。最初 1997 年開幕時,亞洲文明博物館座落在道南學校(Old Tao Nan School),也就是今天土生華人博物館(Peranakan Museum)所在地,後來隨著皇后大廈整修完成,於 2003 年搬遷館舍。而後在 2014 到 2015 之間,因應新加坡建國五十年,又歷經了一次大整修,常設展大幅更動,如今二三樓仍有部分展間在更新中。
 
該館在研究出版及教育上也相當用心,除了出版跟館藏相關的主題著作如亞洲的基督教藝術、娘惹刺繡等,也針對各個年齡層的觀眾舉辦不同的導覽跟工作坊,包含訓練中學生為學生導覽員,甚至改編戲劇演出。博物館也定期為藝術與社會領域的教師舉辦工作坊,協助教師運用博物館資源發展課程。該館亦提供四個月或九個月的博士後研究補助給在物質文化、藝術史或博物館學等領域的學者駐館研究。
 
 2015 年重新開館的亞洲文明博物館,一改 2014 年之前以印度、中國等古文明的地理分區展示,改以主題式的介紹亞洲文明的不同面向,並強調地區之間的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成果。 一樓的主題是「貿易」,第一個展廳「唐代沈船」,是由邱德拔遺產基金捐助,將整批印尼海域打撈出土的唐朝時期沈船陶器與文物納入館藏。陶器的展示陳列宛如起伏的波浪,試圖營造海洋的意象。展間一側則是面向新加坡和的玻璃外牆,牆外的流水恰好對應展覽的主題,該展間介紹了沈船的發掘、年代鑑定與文物保護,接著試圖帶領觀眾回到九世紀的亞洲,包含當時的貿易概況、航海水手的生活、主要的貿易商品、以及瓷器等工藝品反映出的美學品味。
 
This is an image
圖二 :唐代沈船展廳
接著來到「貿易與思想交流」展廳,該展間首先介紹新加坡在東南亞貿易中所扮演的位置。透過考古發現,證明新加坡扮演的貿易要角遠早於 1819 年的萊佛士開港,而是在十四世紀就成為活躍的「淡馬錫」港口。再來展覽開始介紹當時的熱門商品,例如紡織品、陶器,以及當時交易的貨幣。其中,瓷器可說是關鍵要角,特別是中國瓷器,其生產與風格影響了越南、泰國、日本與歐洲的瓷器產製。展覽另有一區以皇室貴族的收藏為主,展出為荷蘭人製作的斯里蘭卡象牙雕刻、印度蒙兀兒王朝的文物等。
 
皇室展區之外,一樓還有一個「當代展廳」,會定期邀請當代藝術家以亞洲文明博物館的館藏為靈感創作。目前在此展示的是 The Currents/We Call Home—Arus Berlabuh Kita,由印尼藝術家 Kabul 跟新加坡藝術家 Mintio 與居住、來往於兩國的家庭共同創作的。觀眾可以看到一個個揚起的船帆,由兩國皆有的香蕉樹纖維製成,上面印有孩童的影像,彷彿他們是出航的水手。航行的主題呼應一樓的貿易主題,是因為有一艘艘不畏千里遠征大海的船隻,才創造出繁盛多樣的海洋文明。年輕的孩童則象徵著希望,期許這種跨國的交流可以持續深化地區之間的連結跟友好,作品還搭配聲音裝置,改編自印尼跟新加坡都耳熟能詳的歌謠Dayung Sampan,可惜我不了解這首歌,所以在聆聽時沒有特別的感受。

This is an image
圖三:當代藝術展間
 
二樓則以「宗教信仰」為主,展出古代宗教、基督教及中國文人,之後預計還會有伊斯蘭藝術還有宗教儀式的介紹。其中藏品最精緻、展間設計最好的是古代宗教,分為兩個展廳。走進「古代宗教(一)」展廳前,觀眾會先穿過一條短走廊,兩旁有新加坡不同宗教的建築,除了讓觀眾了解今日的新加坡擁有多元的宗教信仰,也讓觀眾可以一窺各宗教的建築外觀,接著在展間則是欣賞宗教建築的細部或是內部雕像。一走進展廳,觀眾便會直面一尊碩大俊美的犍陀羅菩薩頭像,具有頗震懾人心的視覺效果。展覽簡介印度教與佛教的起源,以及受到希臘羅馬文化影響的犍陀羅地區(今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東北部地區),還有佛教在中國與東南亞的傳入。接著「古代宗教(二)」展廳,更深入的介紹東南亞各國的不同王朝受到印度教、佛教及耆那教的影響,主要以地理疆界分區介紹。該展廳挑高,光線柔美,坐在中央的座椅上環視四周的神像,讓人有靜謐祥和之感。隨後是亞洲的基督教藝術展區,展出具有亞洲特色的塑像跟神壇,以及中國文人展區,試圖呈現中國士人獨特的思想、制度與文化。
 
三樓的主題是「物質與設計」,之後還會增加珠寶等展間,目前開放的展間則有「中國陶瓷」與「表演藝術」,前者從葬禮與儀式、宮廷品味等文化上的使用去介紹,並著重在博物館的重點收藏,德化瓷。後者則介紹如皮影戲等表演活動。三樓的展間有比較多與兒童互動的設計,例如在陶瓷展間有挖洞設計,讓孩童可以用手觸摸不同的陶器質感,或是在表演藝術區,佈置了一間草屋,並在牆面貼上攝影的輸出,搭配對話框提問,也有圖騰的拉門設計讓觀眾可以了解圖騰及其象徵的意涵。
基本上每一個展廳都有提供不同語言的摺頁,方便非英語母語者可以對照英文的展版文字閱讀。然而該摺頁與展間的呼應設計不甚理想。摺頁上的文字敘述有編碼,但展板文字卻沒有,且展場動線並不完全按照摺頁上的文字順序,讓觀眾在看展時很難對照。博物館也有特別設計一個導覽 App,設計得頗用心,但使用上卻不如想像中方便。一方面是內容呈現是文字為主,但觀眾可能閱讀展板文字已頗為疲勞,或是展間昏暗不適合閱讀電子螢幕,若是提供精簡扼要的語音導覽,會比過於詳盡延伸的文字介紹要來得實用。或是可以在語音導覽後再加上附註的延伸參考,讓有興趣的觀眾可以自行點開。另一個缺點則是沒有考量到許多觀眾可能是初次參觀、時間有限的外國旅客,應該要能設計一個導覽讓他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盡覽館內精華,但 45 分鐘的 Collection’s Highlight(重點館藏導覽)居然只納入五件展品,即便每件都深入的介紹,可初次造訪的觀眾應該希望儘可能地看到精采的展品,少則半小時十到十五件,多則一小時二十至三十件,應該都還能兼顧每件展品的詳盡介紹。
 
整體而言,亞洲文明博物館作為一中大型的博物館,擁有豐富的藏品,展間的佈置燈光也有一定水準,是個值得拜訪的博物館。而且該館在展示上有三點與一般的古美術展示有所不同,可以看見博物館的嘗試跟創新。
 
首先是捨棄地理分區改以主題策展,整修前的亞洲文明博物館是以地理分區劃分的,人類學家 Emily Stokes-Rees 就認為這樣的展示方式只是複數的文化單一主義,並未真正的觸及文化之間的交流碰撞(2013)。因此亞洲文明博物館勇於跳脫原本的展示框架,嘗試以亞洲共通的文化面向去討論各國的文明發展,是值得鼓勵的嘗試。但是主題式的敘事如何跟展品緊密結合,並進一步呈現出宏觀、多元的史觀,讓觀眾不只是看見各國展品的精彩,而是能理解其之間的交互影響跟關聯,則更需要持續的努力。就目前而言,展廳的設計雖然採取主題式,但在每個展間介紹展品時還是會以不同地區或是國家的風格作為劃分,像是「古代宗教」跟「貿易與思想交流」,觀眾可以在同一主題下更細緻的去比較不同地區的差異,或是觀察不同地區之間的影響,然而不同於「貿易與思想交流」中關鍵的中國瓷器串起不同地區陶瓷的發展,在「古代宗教」展區就較無這樣連貫的敘事,觀眾看完可能只對各地區的宗教文物有粗略的印象。
 
再來是嘗試納入當代藝術,但在討論這點時,我想先介紹與亞洲文明博物館類型相似的集美亞洲藝術博物館。位於巴黎的集美亞洲藝術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 Guimet) 堪稱是亞洲之外收藏最豐富的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數目與質量皆可觀,該館的展示方式與整修前的亞洲文明博物館相同,但是透過定期舉辦特展如「浮世繪」、「黃金」等,從不同主題討論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呈現文化的流動、變異性。而該館與當代藝術家的合作,我認為比亞洲文明博物館要來得更為創新。亞洲文明博物館另闢展間給當代藝術家,還是讓觀眾感覺古文明跟當代之間相隔遙遠,但集美亞洲藝術博物館在 2017 年秋天與藝術家 Poure Nourry 合作,將她以館藏為靈感創作的數件作品融入在常設展的展示中,觀眾可以看到過去與現在的融合,以及當代藝術家跟古代匠師之間的巧妙呼應,這點或許是之後亞洲文明博物館可以嘗試探索的。
 
另外亞洲文明博物館的一大特色是呈現出考古跟文物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唐代沈船」的展廳。這顯而易見的關聯其實在大部分的博物館展示中不會提及,觀眾走在乾淨精美的展間,往往不會想到眼前精緻鮮活的藝術品,很多是從塵土或著汗水的考古現場挖掘而來的。就這點而言,亞洲文明博物館讓觀眾在看待文物時,能對其脈絡有更多的理解。
 
綜合以上三點,可以看出亞洲文明博物館在思考如何展示亞洲的過去與現在。而就實際參觀經驗而言,如果展覽的規劃跟導覽 App、摺頁的設計能有更好的搭配,想必會給觀眾更美好的體驗。此外前述提到亞洲文明博物館豐富的教育與導覽活動,可惜此次參訪未能觀察到該部分,建議日後的參訪可以將該部分納入,更全面的了解亞洲文明博物館的整體營運。
 
參考資料
 
  • 館長導覽的展館影片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Vb5Cms0Pis
  • 2013 整修前的 AC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qQcJpoNk7Y
  • Stokes-Rees, E., 2013. Making sense of a mélange: Representing Cultural Citizenship in Singapore's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In : Museum Anthropology, Vol. 36, Iss. 1, pp. 33-50. 
  • 集美亞洲藝術博物館與藝術家 Poure Nourry 合作的展覽網頁
http://www.guimet.fr/francais/expositions/holy-carte-blanche-a-prune-nou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