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遊戲人偶傳承排灣族織布文化:盒玩設計與詮釋權議題

教學工坊
2021-10-10
 
 
撰文/建文所  陳怡璇 
 
 
在疫情世代影響之下,這次「文化資產的保存實踐與詮釋轉化」課程我們組的轉譯提案嘗試以線上策展方式去涵括田野知識的提供、地織商品販售、教學用玩具教材,一是提供線上教材讓想學習織布的學員能預習了解,先認識部分背景知識也許可幫助老師的教學更流暢;二是線下的商品將排灣族生活例如織布、耕種生活場景做成公仔玩偶,並且以玩具說明書方式將圖紋故事放在上面做解說,藉由三種形式的串連將「排灣族織布」知識傳達給大眾,提供想參與或了解的人各種不同程度的接觸機會與形式。其中視覺組的我便是負責「排灣族織女Vuvu 盒玩」的玩具設計與製作。
 
盒玩動機的產生是由於課程田野參訪三地門的排灣族童玩館時,回想自己幼年接觸的玩具大多是現代都市生活形象的芭比或汽車,那排灣族人小時候會玩什麼樣的玩具?扮家家遊戲時也會呈現部落文化中的石板屋,或是模仿老人家煮菜、農耕、打獵或織布的情境嗎?便引發想將排灣族生活場景與器物製作做成玩具的想法;而「玩玩具」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幼童們透過重複動作與模仿來認識器物和工具的使用,甚至從各角色扮演中建立自我的價值定位,於是便思索「玩具」是否能成為這次課程文資轉化的一種可能,將田野中獲得的資料與現象觀察放進這組玩具裡?

 
 
Pulima 成為完整的人--排灣族織女Vuvu 盒玩設計發想
 
將玩具視為一種「好親近的、提供學習的、讓人產生了解興趣的」途徑,我在繪製圖稿前思考「排灣族織布文化」需要推廣協助的部分,用以下問題訂定玩具製作方向:
學習織布過程中有哪些「需要被教導的事物」?  
(例如:認識什麼是「Vuvu」、「排灣族地織」、「苧麻」、「攔沙紋」等)
同學們在學習織布時有哪些部分是覺得困難的?  
(例如:處理苧麻線、整經或織布常會忘記步驟、不認識材料工具等)
 
「協助織布教學」為團隊核心目的,在挑選做哪些盒玩項目時以「重現織布過程」來設計,除了達到有趣、引起他人興趣之外,「成為教材」大於裝飾擺設或收藏品的功能,而此目的也影響零件結構的設計,例如為重現織布時的動態──Vuvu人偶腰部可以活動彎腰、手部卡榫可以拿迷你打緯刀等。疫情限制下雖然能透過網路方式與他人連結,但許多身體直接感受的互動型態就不易發生,牽動我更確認身體感的重要性與價值,使得玩具設計時也會思考如何提供沒有實地田野機會的人一些織布現場特有的身體經驗;同時我也發現:整體織布過程的身體有大量「手部」的使用,與團隊強調的核心關鍵字-排灣族語的「LIMA(手)」相契合,或織布工藝中大量重複動作與反覆勞動累積這件事,似乎可用手動裝置偶重複同一種動作的特性來表現,與孩子們學習時是需要靠「重複的練習」也有所重疊,所以製作時,我參照「排灣族織布工藝」本身具有的特性去選擇相應的媒材或技法。
 
預想讓觀眾看到熟悉的玩具形式,但零件卻是不認識或不知如何操作的內容,從這種陌生又熟悉的感受去誘發興趣詢問怎麼玩,搭配說明書可自行閱讀了解外,在許春美老師工作室的教學現場也可以此盒玩作為輔具教材,藉由織女助教們的解說,邊玩邊問來學習排灣族織布。 
 
 
 
玩具零件的使用設計、作為教材可學習的內容以及怎麼玩
 
盒玩中Vuvu人偶有一般服、苧麻田工作裝,許春美老師設計三套可更換的服裝,在不同情境搭配合適裝扮;角色還有老中少三種年紀之分的苧麻精靈(老苧麻、少女苧麻、苧麻寶),可說明不同年齡的苧麻各自的特性與製作線材時的差異。另外盒玩內的苧麻田場景紙卡,為重現採苧麻情境,紙卡上的卡榫可模擬種植苧麻,把苧麻精靈卡在上方。而紙卡背面是排灣族傳統織布的攔砂紋圖樣,除了可以教導苧麻種植與採摘注意事項之外,透過織布紋樣與真實的田地圖片的相互對照,來學習織布紋樣的來源、布紋是如何與排灣族人的生活連結,告訴學生背後的故事。
 
「處理苧麻材料」是多個教導處理苧麻步驟的小配件,可組裝在Vuvu人偶手上,搭配苧麻田紙卡與苧麻精靈來模擬「採苧麻」場景;處理線材過程先「折斷苧麻」,再以塑膠透明片與苧麻材連接,手拿鐵湯匙左右移動來重現「刮苧麻」的手部動作;最後的「捻線」則採取真實苧麻線材放入玩偶vuvu手中,教學者可用以說明捻線注意事項外,也讓遊戲的人摸摸看實體的苧麻材料。
  
「織布」的環節可讓學習者一方面可認識何謂地織機、梭子等工具,也可將配件跟vuvu人偶搭配組合,重現地織時腳抵住木板腰部前後移動的動作,模擬織布動態,也藉由配件型態教導何謂排灣族地織並說明織布過程;角色設計還增加許春美老師的貓咪「牛牛」,因為在工作室織布時也會遇到貓咪搗蛋的小插曲,增添遊戲與真實生活情境連結的趣味性;最後是有張織紋小臉,作為織布成品展示的「一塊布精靈」!材料以真實的梭織布料來呈現實體織布完成後的環狀,讓vuvu人偶可拿在手上外,也可掛在身上當配件。


 
禮物-發現詮釋權議題 
 
課堂有許多議題討論跟反思,其中排灣族的許春美老師或林秀慧老師都不斷提到的「原住民文化詮釋權問題」,包括把話語權找回來,或是提醒大家思考不同族群文化該由誰詮釋?如何詮釋?再來是身為非族人身分者,要如何轉化春美老師教導的東西,並且注意訊息的正確性?對於文化資產的詮釋,明親老師講到面對文化可以是「從內容小、細緻、符合真實性,並且做得到,這些要點來確保根源沒有被扭曲」,關於內容正確性與否的問題,要如何重述到大家都能吸收又不失去真實性?需要轉譯者對某文化有真正準確的瞭解,並且保持溝通。
 
除了非原住民族的代言問題,還有當代城市原住民的詮釋權議題。過去當我們遇到原住民族人,很容易預設他所說的文化資訊皆正確,但實際上未必如此。老師提到年輕一輩是有創意,但都市成長的背景可能就不易理解織布在部落中的價值。創意的同時要如何堅守傳統,讓傳統的部分能穩定呈現,而不是不倫不類的改編?許春美老師說到:「年輕人講族語應該要讓老人家聽得懂!」,便提供了一種自我檢視的方式,是可以透過部落長輩們是否能理解來確認的!老師們多次提到的詮釋權議題,提醒對於資訊傳遞的責任與細節必須更謹慎的檢視。

 
傳承能量的動力來源與有效傳承的要件是--「情感」!
 
課堂也討論到文資轉化要思考案子的受眾設定:受眾是誰?怎麼讓受眾親近語言、文化?讓受眾了解的目標為何?怎麼讓它更有力量?關於這些問題在此次課程我獲得的回應是,促成傳承能量的重要動力源是-「情感」!例如透過「織布玩具」觀察,若是擁有地織經驗的人大多會比沒學過的人更有反應或興趣,由於田野和排灣族織布的實際相處,也更能注意到玩偶織布的動態是自己曾有過的身體感,還有春美老師是如果織布消失會哭泣的人,直接從老師身上感受的那股對織布文化的熱愛,都使得大家對這個文化更有感情,若沒有那幾天的田野,很難體會這些感受。經過課程有些同學與自身族群對話,打算將排灣族織布文化帶回自己的國家;而我也增加了信心,之後想繼續嘗試玩具轉譯其他文化內容,傳承的種子似乎發散出去並且在各處持續成長中。同學們能達到「傳遞排灣族地織正確知識」以及「製作符合春美老師需要的教材」,需綜合田野五感蒐集而來的元素,才能促成後續更為有效的傳承狀態,看來關於傳承除了擁有學術知識與關心外,透過一定程度的實地參與而獲得的身體感受也是十分重要!
 
另外過去詮釋他人文化時會擔心轉譯的內容是否正確,但發現這次對此問題卻是安心許多!經過實地與我的轉譯對象(人、苧麻、地織機等)相處,能清楚理解「排灣族地織」從材料取得到織布的來龍去脈,也較能掌握它們的型態或使用細節,且期中、期末還有春美老師、秀慧老師協助大家確認資訊的正確性,這樣的資料蒐集過程使我們在轉譯文化知識時是更有信心的,未來在做任何文資的詮釋轉化時「實地參與瞭解製作脈絡」、「透過身體五感與詮釋對象多次對話溝通」以及「請長輩或專業者協助把關」都是往後值得去注意的部分!
 
 
 
 
 
人偶設計說明
This is an image
1. (左)  Vuvu服裝玩具示意圖  (右) 服裝參考資料 ( 拍攝:陳怡璇 )


This is an image
2. (左) 苧麻田玩具示意圖  (右) 參考資料翻拍自<tjinnun nuwa paiwan排灣族的織布> 一書 
 
 
This is an image
3.(左) 處理苧麻材料玩具示意圖  (右) 折斷苧麻、刮苧麻步驟參考資料( 拍攝:陳怡璇 )

 
This is an image
4.織布成品玩具示意圖  ( 繪圖:陳怡璇 )

This is an image
5. (左) 織布玩具示意圖  (右) 以超輕土混和La Doll石粉黏土塑型,用壓克力顏料上色的玩具成品-「織布vuvu」( 拍攝:陳怡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