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vuvu來織布WEAVE WITH VUVU:文化轉譯的思考課題

教學工坊
2021-10-10
撰文/建文所   何以文、楊雅鈞
 
田野與實踐:拜訪Ljumiyang老師

四月初,隨著「文化資產的保存實踐與詮釋轉化」課程,與江明親老師和張懿文老師一同前往屏東古樓部落三天兩夜,感謝「Hi-Five Plus:從北投平埔族群到屏東原住民的國際藝術對話」計畫的支持,讓我們能遠到屏東拜訪「排灣族tjemenun傳統織布」工藝保存者 Ljumiyang老師,學習排灣族的織布。短短幾天,我們學習到的不只是工藝,透過與Ljumiyang老師的互動,以及老師使用族語介紹服飾、隨口唱起排灣歌謠、講起部落趣事和母親的往事,體會到在這項技藝中展現的存在於族人生活中的排灣傳統文化脈絡。
 
為什麼Ljumiyang老師對著不懂族語的我們,仍堅持使用族語呢?他的堅持,似乎在向我們傳達著某個重要的訊息。在Ljumiyang老師的著作《tjinnun nuwa paiwan 排灣族的織布》,這本以記錄和傳承排灣族織布工藝為主要目標的書中,描述織布的社會意義、工具、技法、紋樣等方面,可以看到許多族語的使用,必須用漢語的「一段話、一段描述」,才能嘗試更準確地解釋「一個排灣族語彙」,表達蘊含其中的意義、哲學、情感。與老師相處的幾天裡,也經常發現一些沒有辦法用漢語來解釋的排灣族語彙。族語承載著包含織布在內的工藝、規範、信仰、宇宙觀等排灣族獨特的傳統社會文化,是傳承和傳遞的重要橋樑。我們在與Ljumiyang老師的訪談中,了解老師對族語的堅持,和保存族語的急切,老師相信,就算聽不懂,也可以感受到他所急迫地想要傳達的事情,當聽眾有所感受,願意給予回應,那麼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但是,大多數時候,卻是面臨沈默與挫折。
 
This is an image
Ljumiyang老師織布文化教學 (攝影:楊雅鈞)


為了呼應Ljumiyang老師的理念,首先,我們先試著從自己做起,向老師重新仔細地學習織布中記憶整經順序的「整經歌」,並且彙整組員的想法,決定以織布和族語為主題,將我們透過Ljumiyang老師認識排灣族社會文化的過程,轉由我們的詮釋傳播出去,嘗試去回應和解決老師在使用族語傳承時所面臨的困境。我們認為老師需要一個媒介讓傳統文化能傳播至幼、青年族群或是打進學校,這樣一來,如何將艱澀的織布過程整合並重新詮釋,讓學生能快速了解傳統整經織布和背後的文化意義以及族語,就非常重要。最後,我們決定以「童書」這項能展示語言邏輯、具備影音功能、並能打中小朋友市場的傳播媒介,做了一個提案與實踐。

 
This is an image
與Ljumiyang老師訪談過程 (攝影:張詠淇)


 
執行:文化轉譯與執行
 
Ljumiyang老師目前主要教授對象以社區大學的學員為主,門生的年齡集中於30-60歲間,整體教授年齡偏高。加上前文所述,Ljumiyang老師使用族語推廣、傳承「排灣族tjemenun傳統織布」的困擾,我們規整 Ljumiyang老師現在的需求,共有三點:
1、 打入年輕族群。
2、 將想要傳遞的文化內容化繁為簡。
3、 根據對象選擇傳播媒介。
在文化流失快速,傳承需求緊迫的狀況下,我們設定小學生為目標族群,如前文所述,以「童書」為媒介。因為小學生的年齡為剛開始學習較為艱深的字詞,學習能力高,具有一定的判斷與表達能力。此外,7至9歲的小朋友正在建立社會規範與認識環境,是適合了解自我族群的傳統文化,也最能融合內化的時期。因此,童書整體的視覺元素,以「可愛」、「不複雜」來抓住小學生的心。

開始執行文字企劃後,我們便遇到了問題,如何將一個族群的文化知識彙整並萃取精華,歸納整理成短短不到五百字童書?經過多次討論與修改我們決定從日常生活著手,禮節規範、生活態度、語言、飲食都是日常生活中既瑣碎又重要。因此,故事主旨以「傳統文化」為軸心,並且以本次田調經驗且最具代表性的織布文化與傳統服飾作呈現。故事角色的設計,「奶奶」就代表了擁有傳統工藝技術與知識的Ljumiyang老師、「小女孩」則象徵試圖尋找根源的排灣族人們,「找尋」是串連整篇故事的重點元素。故事內容講述小女孩在半夢半醒間聽見音樂,踏上找尋樂聲的旅途,途中遇見老奶奶,在與老奶奶的相處中,找尋自我文化的過程。

繪本繪製細節著重呈現排灣傳統織布內容,並在畫面裡加入解說小細節。例如第5頁與第9頁的排灣族語說明,排灣族日常生活呈現,第6頁的芋頭乾排骨湯、第7頁的家屋,第8頁與第9頁的整經織布過程。背景盡量還原真實的石板屋,並多次與Ljumiyang老師確認,不敢輕視任何細節。並請來自法國的組員翻譯成英語,上傳網路電子書平台(註2.),期許本作品能透過網路的媒介,讓來自國外的朋友,如同來自各國的組員們一樣,有機會認識優美的排灣族傳統文化。
 
This is an image
《跟著vuvu來織布WEAVE WITH VUVU》(註1.)

 
文化詮釋之議題心得
 
提案最初是希望將Ljumiyang老師以族語傳承、傳遞工藝、傳統知識等排灣族社會文化的方式,透過繪本進行轉化,讓它可以更親切、可愛、有趣,但不失老師想要傳達的各種細節的初衷。Peter Howard在“Heritage:Management, Interpretation, Identity”一書中論及,每個詮釋者,無論是展示或導覽者,都是基於自己的觀點,所以詮釋如果想要達成「真實性」,就必須有更多省思,這時候也必須思考,我們是否真的要解釋?要如何留給觀者一個開放性的思考空間?對與這項課題的檢視,在提案產生之初到執行繪本製作的過程,我們不斷地思索,這個提案要如何、站在誰的角度,以及應該以哪一種態度被傳遞?
 
我們認為與身為排灣族古樓部落族人、織布工藝的傳承者的Ljumiyang老師,進行訪談、對話、認識、討論,是非常重要的過程。了解老師為何重視族語、族語的功能、族語在各個社會文化層面的呈現為何。因為有這樣的田野經驗,才能從排灣族文化脈絡下的角度來省視提案概念。以及,為了繪本中從故事到畫面元素,如服裝、織布情景、石板屋、食物、植物、用語⋯⋯的真實性,除了與Ljumiyang老師討論外,也取材自參訪的過程所見所聞與攝影紀錄。故事的內容,也不是一本「教科書」,而是像老師給我們的感覺,很日常地、細細地把他的工藝、歌謠、故事、生活傳遞出來,受眾只需用心體會,受到感動,就可以發現,原來重要的族語、傳統知識、工藝……(每個人所感受到的可能不同)就穿織在這些被樸實呈現的事情之中。

 
This is an image
與Ljumiyang老師合影  
(攝影:張詠淇)

 
 
註1.繪本製作名單:Héloïse Hamana、Darla Chennarong、何以文、張詠淇、楊雅鈞、蘇靖倫(筆劃排序)
註2.網路繪本:https://issuu.com/jung18/docs/_vuvu_weave_with_vuvu_f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