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

撰文/王微儂

「記憶與想像中的觀點、自我與他者」、「狂人日記:歐洲當代擊樂跨域理論與實際」、「我們與家的距離:當代藝術中的家、非家、離家與回家」、「從田野到識/視野:走路作為方法及其認識論意涵」與「乩身抑或魂身:電影的多義性作為一種方法」。北藝大博班實驗室 TaipeiArts Doctoral Research Lab. (TAD Lab)110學年度第二學期的系列講座,由文化資源學院博士生代表杜麗琴主策畫,注挹其大型資料庫建立之專業背景,訂本學期講座主題為《連結--connection》,賦予學人內聚和外展的生命力。

2022-1北藝大博班實驗室系列講座


"No man is an island, 沒有人是孤島
Entire of itself. 全然只是自己
Each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僅是大陸的碎片
A part of the main…….全部的小部分
----By John Donne "

 

16世紀英國詩人John Donne在他居住的大不列顛島上,寫下了普世的詩句,也是給21世紀人類或更未來的備忘錄。回顧疫情這兩年間,無論個人或是我們的島嶼,都在試圖突破禁錮與孤獨。無論是向過去、向未來、向外、向內、向上還是向下連結,許多人都在企圖找到一個可以連結的對象,以證明自己的存在。

在學術的道路上研究者不可能也不希望是孤島,在各種連結中找到為我們引路的人、事、物,可能是古典但具有跨越時空的普世價值,也可能是當代具有連結未來世代的力量。透過直線、虛線、點線、弧線、折線……與萬事萬物產生連結,於是,我們不再是孤島,我們也窺見島嶼以外的世界……

從4月29日文資學院主辦的第一場線上講座「臺灣美學研究知識論與方法論」開始,邀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李謁政委員,向線上八十多位與會者闡述美學的知識史,對於美的觀念美感的詮釋到美學意識,凝視臺灣美學的可能性;並藉由長期研究的書寫成果,作為臺灣美學研究方法論的批判與反思。

講座主軸以審美意識主體的建立,進行臺灣生活世界的揭露與其存在的美感詮釋。 對於臺灣審美意識的基本特性,在歷史的進程當中和現實的存在感,建構了也反映了以下三個特性;錯位的時空觀、改宗的烏托邦和顧腹肚的身體感。希望由此來反思,被殖民過程的臺灣如何建立起自為又自在的文化主體性。

接下來五、六月期間,更有五場精彩講座,邀請各界好友周知參與。


「記憶與想像中的觀點、自我與他者」

日期:2022年5月27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1:30-4:30
地點:北藝大基進講堂(圖書館3F,入口位於圖書館正門前石階左側)
主講人:林映彤(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


「狂人日記:歐洲當代擊樂跨域理論與實際」

日期:2022年5月30日,星期一 
時間:下午1:30-4:30
地點:北藝大基進講堂(圖書館3F,入口位於圖書館正門前石階左側) /線上Webex會議室
主講人:陳易(瑞士日內瓦高等音樂院最高獨奏家文憑)、滕晴晴(法國里昂高等國立音樂學院藝術家文憑)
與談人:吳思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教授)

演講摘要:
《狂人日記》這部跨域藝術作品表達出人的個性、權利與集體之間的矛盾關係,看似發瘋的人究竟是真的瘋子,還是其他貌似正常的人才是真正瘋的人?我們的時代,盲從與是非,已在漫天飛舞的訊息中失去界線,意識形態風向中的反對意見第一時間被視為瘋子,真理是否還存在?對錯是否仍重要?

當代音樂展演者與後真相時代,一同見證了共同客觀的真理標準消失,和事實及另類事實、知識、意見、信念和真理之間的迂迴滑移;而藝術接受者,即被迅速的科技更新寵壞的觀眾,從積極能動的消費、鑑賞和批評,轉而追求新穎的視聽刺激。過往的表演模式滿足不了今日的空虛;隨著更多可能性被實踐,藝術是否能用更多元、卻依舊直擊人心的方式傳達意念?跨域經由作曲家與演奏家的視角,有何不同定義?跨域是否有理論可循?本場講座將從當代歐洲打擊樂跨域實況出發,穿越創作角色的差異化觀點,探究以理想性藝術形式呈現的「音樂真相」是否存在。

講者簡介:
陳易,多次受邀至法、荷、瑞、英、中等藝術節演出(跨域戲劇與電子音樂演出),常合作於不同領域的藝術家與作曲家,並舉辦大師班。擁有豐富比賽經驗:2015年,TNUA關渡新聲打擊樂大賽第一名;2018年,ENKOR國際音樂大賽第二名;2021年,德國柏林國際音樂大賽第三名;2021年,上海國際打擊樂大賽暨第六屆IPEA國際打擊樂比賽最佳詮釋獎。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瑞士日内瓦高等音樂院,音樂詮釋文憑及最高獨奏家文憑(博士)。

滕晴晴,旅法青年作曲家。作品涉及舞臺戲劇音樂創作、迷幻電子音樂、 混合型電子音樂、聲音裝置、藝術影像創作等。在歐洲各大音樂節及劇場演出中,擅以多媒體结合電子音樂與戲劇,打破傳统的音樂表現方式,運用聲音、肢體與影像來敘述故事,使電子音樂更具表達性和戲劇性。法國里昂高等國立音樂學院的 François Roux 電子音樂作曲文憑,並跟隨 Jean Geoffroy 學習獲得藝術家文憑(博士)。現任龐畢度電子聲學協調研究中心(Ircam)的青年作曲家 Cursus 項目成員。


「我們與家的距離:當代藝術中的家、非家、離家與回家」

日期:2022年6月6日,星期一 
時間:下午1:30-4:30
地點:學生活動中心B304/線上Webex會議室
主講人:魏竹君。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藝術史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當代藝術中反全球化、跨文化與後國族身份認同議題。曾任中央大學藝研所兼任講師,目前為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兼任講師。

演講摘要:
在全球化的語境下,不論是跨越國境或城鄉遷移,自願與非自願性的移動已是當代生活的尋常經驗。也因此「家」成為當代藝術中的一個重要主題。藝術家將自身與「家」的關係,藉由創作轉譯為關於國族認同、歷史創傷、現代性經驗與文化差異的寓言。此演講將從臺灣與國外之數個作品案例的相互參照中,探究在當代藝術中「家」的意象所呈現出的主要意涵。臺灣本質是個開放的移民社會,新舊住民不斷地延展了家園的文化記憶與疆界,然而政權的轉移也造成了認同的斷裂,更加凸顯出「家」的多義、矛盾與流動。歸屬感並不總是等同於懷舊或返鄉,時常是在創新中獲得,「家」代表的可能是失落的過往,也可能是對未來的嚮往。


「從田野到識/視野:走路作為方法及其認識論意涵」

日期:2022年6月7日,星期二 
時間:下午1:30-4:30
地點:學生活動中心B302
主講人:林文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演講摘要:
走路在民族誌田野當中,行之有年地被運用為「與報導人同行go-along」,或「邊走邊訪談the walking interview」的資料取得方式。通過走路進行資料的蒐集,在於體認到人們的生活體驗、感知以及意義建構方式,常常是通過社會性以及個人社會位置的地方及空間實踐及其過程而來。在此,地方被理解為一個特定的位置,一個過程或一個事件。走路如何生產出地方,以及走路連接身體、環境和地方的感官環境之方式,近年來頗受學界重視,並成為認識周遭、世界的重要取徑。通過運動身體的生活體驗,也讓走路成為寓居於某一環境腳踏實地的方式。走路在「腳觸地」以及「地觸腳」反覆往返的過程當中,是一種對地方產生反應的方式,也是回應地方呼喚的一種方式。


「乩身抑或魂身:電影的多義性作為一種方法」

日期:2022年6月10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1:30-4:30
地點:教學大樓C105
主講人:史惟筑(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助理教授兼臺灣電影研究中心主任)


每學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美術、戲劇、舞蹈、文化資源等五大學院博士班,透過TAD Lab開設博班講堂,邀集各學門及藝術領域發動跨界思考的資深學者進行深度對談,探討嶄新的思想方法論和創作倫理型,致力成為博士研究生未來思想力與實踐力的孵化器。

歡迎追蹤「北藝大博班實驗室 TaipeiArts Doctoral Research Lab」臉書粉專官方網站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