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HOME
電子報-藝游誌
搜尋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登入
搜尋
HOME
首頁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首頁
網站導覽
搜尋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登入
看板人物
跨域創新課程
教學工坊
悅讀北藝
藝趣學
E-Learning
歷史回顧
第065期 (2025年01月出刊)
第064期 (2024年12月出刊)
第063期 (2024年11月出刊)
第062期 (2024年10月出刊)
第061期 (2024年09月出刊)
第060期 (2024年08月出刊)
第059期 (2024年07月出刊)
第058期 (2024年06月出刊)
第057期 (2024年05月出刊)
第056期 (2024年04月出刊)
第055期 (2024年03月出刊)
第054期 (2024年02月出刊)
第053期 (2024年01月出刊)
第052期 (2023年12月出刊)
第051期 (2023年11月出刊)
第050期 (2023年10月出刊)
第049期 (2023年09月出刊)
第048期 (2023年08月出刊)
第047期 (2023年07月出刊)
第046期 (2023年06月出刊)
第045期 (2023年05月出刊)
第044期 (2023年04月出刊)
第043期 (2023年03月出刊)
第042期 (2023年02月出刊)
第041期 (2023年01月出刊)
第040期 (2022年12月出刊)
第039期 (2022年11月出刊)
第038期 (2022年10月出刊)
第037期 (2022年09月出刊)
第036期 (2022年08月出刊)
第035期 (2022年07月出刊)
第034期 (2022年06月出刊)
第033期 (2022年05月出刊)
第032期 (2022年04月出刊)
第031期 (2022年03月出刊)
第030期 (2022年02月出刊)
第029期 (2022年01月出刊)
第028期 (2021年12月出刊)
第027期 (2021年11月出刊)
第026期 (2021年10月出刊)
第025期 (2021年09月出刊)
第024期 (2021年08月出刊)
第023期 (2021年07月出刊)
第022期 (2021年06月出刊)
第021期 (2021年05月出刊)
第020期 (2021年04月出刊)
第019期 (2021年03月出刊)
第018期 (2021年02月出刊)
第017期 (2021年01月出刊)
第016期 (2020年12月出刊)
第015期 (2020年11月出刊)
第014期 (2020年10月出刊)
第013期 (2020年09月出刊)
第012期 (2020年08月出刊)
第011期 (2020年07月出刊)
第010期 (2020年06月出刊)
第009期 (2020年05月出刊)
第008期 (2020年04月出刊)
第007期 (2020年03月出刊)
第006期 (2020年02月出刊)
第005期 (2020年01月出刊)
第004期 (2019年12月出刊)
第003期 (2019年11月出刊)
第002期 (2019年10月出刊)
第001期 (2019年09月出刊)
首頁
跨域創新課程
返回上一層
:::
台北生成藝術節參賽心得
2025-01-10
文/劉宸妤、葉宸佑、陳威廷
人工智慧藝術(AI藝術)的概念可追溯至1970年代,由藝術家Harold Cohen所編寫的AARON。當時,Harold就已經提出對於生成式藝術是否為藝術的思考。之後,在約2015年左右,開始大量出現可將相片轉換成特定藝術風格的應用程式,這使AI藝術逐漸走入大眾視野。然而,AI藝術真正引發廣泛關注與討論的轉折點發生在2022年,由遊戲設計師Jason Allen使用AI生成藝術Midjourney創作的〈太空歌劇院(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其作品榮獲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數位藝術首獎。至此,AI藝術正式成為當代藝術創作的重要領域,並在藝術界激起熱烈的討論與探索。
身為藝術大學的學生,除了會想試圖運用AI生成工具外,也會好奇當下社會對AI藝術的看法。為了深入探索,我們參加了由臺北市政府資訊局主辦的「2024臺北生成藝術節」。
「2024臺北生成藝術節」以競賽的形式,讓參與者親身體驗AI藝術的創作過程,進一步認識AI技術與文化藝術之間的融合與可能性。為了照顧無經驗門檻的參賽者,官方特別設置了工作坊,來介紹AI工具以及其操作方法。此外,活動還免費提供三個在地AI生成工具供參賽者使用,包括訊連科技的MyEdit、玩美移動的YouCam線上圖片編輯及聯發科技的DaVinci。
工作坊除了產品使用介紹與講解,還有使用AI的倫理面向,為大家介紹在使用方面有哪些的限制與以往發生過的案例。其中提及過去有個攝影比賽中,一個德國藝術家以AI生成的圖獲得首獎並拒絕領獎,也有AI生成比賽以實際攝影的紅鶴照片得獎。這些案例揭示了AI生成圖片已經達到可以混淆大家視聽的程度。
本次的競賽主題為「多元文化,臺北意象」,要求作品必須融入原住民或客家文化元素,二者擇一。然而,我們認為,既然主題是「多元文化」,這兩個元素應該不僅並存,更需密切聯繫,以展現深層的文化交融。在期待看到大家擁有什麼創新的想法和不同創作風格的同時,我們也感到憂心,如果創作者未能深入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忽視細節,可能會導致對文化的片面化呈現,甚至淪為表面化的應用,對多元文化精神造成誤解或偏離。
我們三人雖然以個人身份參賽,但由於同屬一門課程而結識,因此比賽期間進行了大量的討論與分享,並在創作過程中互相協助。我們不僅會觀察彼此的作品與指令,適時調整自己的操作策略,也在過程中學習和成長,讓創作更為豐富和精緻。
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其他參賽者的情況:有不少白髮蒼蒼捧著手機就來參賽的人,也有國小生蹦蹦跳跳到處走,總是很多人圍在食物區搶食,情況一度混亂。會場舒適開闊,樓下還有各種市集活動,算是一個十分熱鬧的地點。活動的規劃用心,在這個環境下也能更好的放鬆心情進行創作。
在比賽作品生成的過程中,我們很快注意到AI工具的大數據資料存在「文化局限性」。例如輸入「原住民」時,其預設的理解多指向美洲原住民,而非臺灣原住民族。若不投入大量心力進行調整並詳加描述,很容易出現與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特徵大相徑庭的結果。但儘管花了大量的字詞描述,創作過程中也仍然會在原住民族的服飾花紋樣式以及頭飾羽毛種類存在差異,致使最後生成出來的變得四不像。
談到文化表徵,「客家」與「原住民」往往讓人立刻聯想到許多固有的印象。然而,我們並不希望作品淪為對刻板印象的簡單複製,因為這樣只會使一切原地踏步。為了突破這一限制並避開氾濫的故事元素,一位同學選擇將這種現象作為創作主題──我們在審視不同民族時,常常因為各種標籤化的觀點,以及其特殊地存在的可觀性,使其如同商品一般陳列於櫥窗任眾人觀賞。
由於課程內容與教材主要圍繞 MidJourney 進行討論,我們在比賽中選擇使用這套熟悉的工具,而並未採用主辦單位提供的AI工具。這樣的選擇讓我們能以更熟悉的方式專注於創作,並更有效率地實現構想。令人意外的是,在比賽接近尾聲時,我們竟然達到了 MidJourney 付費方案的生成圖像上限。在短短幾個小時內,產出了接近千張的圖像,就為了更貼近我們的創作構想。
在超過兩個多小時的專注快速競賽中,能深刻感受到自身經驗和速度的大幅躍進,不僅更流暢地掌握了AI工具的操作,還學會如何細緻調整與打磨細節,這是平日練習中難以體驗的時刻。同時,這次競賽也帶來了文化層面的反思——對於刻板印象的抗拒和對多元文化環境的期望,而這依然是許多人在創作中難以完全擺脫的枷鎖。不少作品忽略了細節或陷入表面化的表達,令人感到遺憾。
此外,這場比賽也引發對「美感教育」的深思。許多作品在色彩搭配上顯得混亂,故事表達或文化詮釋層面存在明顯缺陷,這些問題反映了創作者在藝術素養上或多或少的不足。然而,當這些作品獲得評審青睞時,也讓人不禁思考——究竟是創作者未能跳脫既有標籤,還是評審本身對標籤的認同,使得創作者只能試圖向其靠攏?畫面以外,在得獎作品的創作理念上也略顯粗糙。比起有內涵值得反思討論的議題,這些更偏向於對國家的認同及驕傲,並以此擄獲評審的認可,這終歸也是整府所舉辦的比賽,但也讓人思考藝術比賽的評審標準以政府的角度評分是否合理?
總體來說,這場比賽是有它的存在意義,而且整體規劃算是清晰完整,大部分的人也有不同的想法,能夠對未來抱持著無限開闊的想像。直到現在,這個比賽的群組仍然熱絡的說著跟AI相關話題及討論,活躍程度十分高。我們這群藝術大學學生在此其實更像是來觀摩社會現況,理解藝術教育要走向的位置,關於AI的各種思考和權益歸屬等等。而在文化傳承部分,期望有更多樣來自多元口中的故事會產生,有更多不同的人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圖1、活動現場盛況
圖2、正在產圖的參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