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學與學習中心 許妍甄
如果以秒數來計算人的生命,那麼一切就變得非常緩慢而優雅,動畫是一格24秒的生命,原本短短的7、80歲人生,對動畫的創作者來說可能是200、300、500歲,這就是一件很好玩的事,當你覺得生命可以放那麼慢的時候,享受的時間就變長了。滿美好的,我覺得這就是生命。
動畫=創作
史明輝教授,本校動畫系教授也是開創動畫系、關渡動畫節的重要推手,大學修習美術系,因緣際會與動畫一拍即合,開始投入動畫學習與創作。比起傳統著重邏輯思維的教學架構,美術教育更需要的是開放性,在教學上除了基礎教育之外,與學生一同開闢想像空間也是教學上重要的事情,而且是將學生的想像推導到正確、有意義的道路上,想像並非漫無目的,也不是荒誕無稽的,更不能超越倫理道德界線,老師認為,動畫創作,對於觀看者而言,也必須是具有意義的,動畫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具有社會關懷與倫理,才能善用動畫創作的能量,正確傳達好的故事,帶出正向影響力量。
動畫說的是一個故事,這個角色是在什麼環境、呈現的是什麼樣故事,要讓動畫有生命、有靈魂,依賴創作者對於生命的感知、感受,將開心、挫折、悲傷、失落等生命經驗,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或許是一段自我療癒的歷程,也或許也能成為他人治癒的解藥。對於創作者來說,如何在大學四年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是除了學習基本技能之外重要的核心課題!
▲透過動畫在社會中傳遞正向能量
動畫=教育
「關渡動畫節」在成立動畫學系時也同步展開,「學校有電影院、有場地,第一屆學生進來40個人、有人力,動用自己的人脈與系上其他老師、助教,就這麼做了」,歷經十個年頭過去,關渡動畫節儼然已成為國際盛事,不僅引進國外首屈一指的動畫片,也將國內動畫能量推進世界,老師說「我相信這件事只有北藝大做得到,因為這塊土地有足夠的養分去滋養,好的種子種下去一定可以長成大樹!」
為了讓動畫向下紮根,透過兒童動畫營的模式,讓國小學生有機會接觸、認識動畫,播放動畫節裡國內外動畫片,由老師及動畫系學生組成教學團隊,帶領全台各地的國小生認識動畫製作原理,看見各式不同類型的動畫製作方式,並且有機會自己動手製作動畫,老師說,兒童動畫營是希望在臺灣的孩子可以透過動畫認識自己的文化,而不是好萊塢、迪士尼、日本動漫佔滿的童年記憶。
課程活動由動畫系學生帶領國小生分組創作,老師希望用這樣正向能量的活動,開啟動畫系學生對動畫、對生命不同的體驗,在教學過程中,面對不同環境生長的小朋友、彼此分享,讓他們慢慢發現其實「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生命跟生命之間是可以連接的、無論年紀、環境,雖然他們是營隊老師卻也同時是學習者,用實際體驗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們真實感受動畫的學習不是只有技術,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在不同的經驗、體驗下,長出不同的創作與想像空間,這也是動畫最有趣的地方。
動畫=學習享受生命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身兼多重身分,老師也分享因為這些不同角色的屬性,提供教學上不同方式來協助學生,無論是學習上的協助或是私領域、情感上的支柱等。「老師」是把教育生活化、職業化,若是抽離開北藝大、教室,教育其實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生命傳遞,坐在教室裡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問題,適時的轉換角色,從生命探索的角度去分享,傳遞健康、安全的正向能量,有時候反而更甚「教育」這件事。
這個世界總是不停的轉動,「當下」就成為了重要關鍵,動畫營、動畫節都是老師在當下覺得這件事值得做、可以做,「我只知道一件事情,我現在做的東西是健康的,我要這些孩子被餵養的東西是健康的,那就對了」,人的生命有限、當老師的時間也是有限的,未來總是變化難以捉摸,只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有意義的事,那就夠了,與其空談理想、方針,不如紮紮實實的活在當下,認真地完成每一件事,只要準備好自己、充實自己的實力,然後面對明天的變化。
動畫是一秒鐘有24張畫面的變化,每個角色在動畫創作裡都變得緩慢,重新看待每個角色的動作與分析,生活的日常好像也因此有所不同了,如同老師所說的,當生命可以放那麼慢的時候,享受的時間就變長了!
◆ 107學年度教學傑出教師─動畫系史明輝教授專訪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