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執行者:蕭彤書 計畫時間:2020.07.12-08.02
計畫內容
以感受作為流浪的主軸,並透過與書店主人的訪談,了解馬祖在地歷史文化,同時也在自然層面去感受這片土地這片海,最後以最低限度物質的流浪,更深刻地感受左在的環境。而在實際旅途中,對計劃進行了一些調整,在與當地人和曹老闆的對談之中,發現對於馬祖在地歷史文化的保存與重新利用這一方面有著蠻大的興趣與想法,於是透過實際的踏查與思考,提出了廢棄碉堡的空間改造的想法提案,作為此趟馬祖之旅的回饋。
刺鳥咖啡書店
關於刺鳥
第一次踏進刺鳥咖啡書店,便被每個充滿藝術氣息的角落深深的著迷,岩海與碉堡的強硬風骨之中醞釀了各式的藝術角落,花草繽紛有致,詩句沉穩的隱藏在石頭牆上,一切是如此吸引人。
初次見到老闆,是個穿著唐裝的酷酷老人,跟曹叔老闆聊了,得知他前身是連江縣文化局局長的老闆,聽曹叔老闆侃侃而談他的理想。馬祖的地理與歷史背景,造就了很獨特的文化。四鄉五島上,廢棄的軍事碉堡隨處可見,曹叔看見了這樣空間的可能性,並推動廢棄碉堡改任利用及認養計畫,自己也認領了一二個據點,也就是現在的刺鳥咖啡書店。曹叔的理想是要把刺鳥打造成為一個模範,讓馬祖成為藝術文化之島,透過活化據點、串流據點、及舉辦國際的藝術季(像日本瀨戶內海藝術季)。曹叔形容這是「戰爭與和平」的體驗過程,讓外界知道馬祖除了肅殺的戰地風貌,也蘊含了深厚的人文能量。
書店老闆曹叔
散步日常
早晨上班之前,都會晃去牛角村散步,戴著草帽,沿著島的周圍石子小路,一半是海、一半是花草植物。意外發現了無人的小沙灘,便無顧忌的下水游泳,夏日清晨,夢般的愜意。
傍晚,走路到村長家吃晚餐。和藹的村長總是煮一桌道地好菜,餐桌上有議員、歷史老師、馬資網站長...等,邊吃晚飯邊聽著他們聊馬祖的大小事及政治時事。吃完飯後,繞著牛角村漫步,天色漸暗,家家戶戶暖黃的燈光從石子屋中透出,有時迷路,轉圈圈在巷子哩,有著夢的既視感。散步時不時會看看自己的影子、看看周遭景物的影子,濃淡是否一致(如果這兒的景物都沒有影子也不意外呢) 畢竟實在太像個人穿越劇的闖入者,闖入一場夢。
工作日常
換宿的工作主要是飲料製作、環境清潔、服務客人。關於人的接觸(現實性凡庸)實在是無法承受過量。上班的空閒總是望著遠方的一切,送餐時,注意感受著雙手握住冰冰的飲料杯,沁涼滲進肌膚血液,就可以減少厭倦感。
喜歡在廚房以面對透透的飲料,喜歡冰塊丟進飲料匡啷的透出玻璃杯裡。濺起的晃晃波紋,想起小時候泳池跳水的感覺,淋蓋上手打奶泡,白白綿綿的泡沫飄在冰塊上心情就會好一些。
芹壁
北竿小旅行
恰巧遇到了北藝的攝影老師陳敬寶,他是土生土長的北竿人,暑假空了幾天回家鄉,就成為了我的一日北竿在地導遊。從小生長在馬祖,對於戰地文化的親身經歷特別有感,老師開著車,一邊載我環島,一邊講著小時候在馬祖發生的童年往事。老師的親身經歷讓每個老房子、老防空洞、老碉堡都活了起來。我問了老師很多在地文化及社會結構的相關問題,更加了解了馬祖過去的歷史和現在情況。多虧了老師的分享,在此趟旅程之中又更深入感受到在地風情。
廢棄碉堡
提案想法
廢棄碉堡的藝術改造計畫
刺鳥所在的南竿島就有近百處閒置軍事據點,而碉堡的位置都在沿海處,卸除掉軍事稽查用途,以觀光的角度來說是極佳的海景觀賞點,而有大有小的碉堡空間是個有著多種可能的盒子,綜觀上述原因,提出了幾個自己思考後,覺得可行的碉堡改造提案。
1、民營空間:特色商店、餐飲、民宿 2、展演空間:畫廊、特殊展場、學生藝文成果展 3、文化空間:電影放映場、二手書店、小誌 4、教育空間:工作坊空間、小型戰地博物館、小型海洋資訊館、軍事設備解說館
大坵島的鹿兒
總結與反思
旅行的意義,在於感受不同的感受。身體上的感受先於發生,進而是心神上的。感受海,感受到很多很多,浪潮的頻率調和了情緒,很空很靜,看著海,每日每日,最終發現一點也不了解海。海的本質、海的特性、一切的感受都來自於自身的想像和認知。是呀,世界也是,我根本一無所知,只能知道自己的感知及認知的。我該如何面對呢?或者必須面對嗎?思考自身的存在的意義本身,是否具有意義?一切是否真實存在?
我在旅行中,持續思索著這些人生的議題。
在馬祖刺鳥咖啡書店待了三個禮拜,在海中放逐了好多情緒,也從海中感受到了很多。在刺鳥與曹叔的訪談中也看到了,一個地方文化推動的可能性與可塑性。除了深入思考在馬祖的文化推動有甚麼具體可行辦法,也反思了自身的成長環境,重新思考馬祖所有的文化保存及創新方式,並帶入所處的社區,讓台灣的文化能有更多元的發展方式。
粼光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