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
:::

文/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 王若涵

「演員們,現在觀眾進場囉,注意一下時間,準備好的人就到側台stand by。」緊盯著演員與梳化老師,留意手機上的時間與訊息、確認好演員的mic 是否都黏牢,我一邊在化妝室與側台來回飛奔,一邊聽著舞監戴著Intercom下達的指令。

相較於台上角色們走著劇本中的人生,側台、後台甚至把時間軸拉得更長遠一點,在開排之前,每一個劇組的人都非常的「忙碌」,才能讓演出呈現在觀眾眼前。


戲上戲下的「時間」

作為王嘉明老師的導演助理,強烈的感受到老師在每一次會議、排練前充分的思考及準備,並在當下全神貫注的走排,注重每一刻的時間,沒有一步碎拍,包含排練間的吃飯及結束時間時常都抓得精準。「時間」是老師在劇藝創所碩一主修導演課上教給我的第一課。無論在戲上的結構安排,或是戲下的排練現場他始終貫徹著這件事。

看著台上被拆解後全新的演出結構,回想起排演前,嘉明老師讓導助們將劇本的每一幕分割成更細的段落,列出所有的角色出場表,再轉換成不同顏色的便利貼,移動、拆解,看起來全是感情的劇本瞬間化為表格的理性化,隱藏在台詞後面的所有動機與邏輯開始在導演理念下重構,最後成為被表格化及數字化的排練用劇本。讓各部門的工作可以因為這份劇本同步理解,進行最有效率的溝通。

圖一、在排練前導演助理們與導演聚在一起將分割的結構表化成一張張便利貼排列組合, 成為了觀眾看到的演出版本。(攝影:王若涵)
圖一、在排練前導演助理們與導演聚在一起將分割的結構表化成一張張便利貼排列組合,成為了觀眾看到的演出版本。(攝影:王若涵) 


但這些工作都只是開排關於劇本的前置作業而已。在與燈光設計老師工作前,老師請我們找了大量著重在光影佈局的攝影照片以及畫作,舞台設計與服裝設計也在設計會議時針對導演理念提出了他們想像中的風格與氛圍,圍繞著對於劇本戲裡戲外背景下的考究,製造出劇場視覺上所能帶給觀眾最迷人的「幻覺」。

當我們真正走進排練場開始跟演員工作的時候,舞台、燈光、服裝都已大致確定下來,演員們從讀劇本、檢視翻譯開始。

因為使用的是美國劇作家亞瑟・米勒(Arthur Asher Miller)的劇本,勢必就會面對翻譯版本的問題,每一個語言的轉譯都無可避免地面對文化不同導致語句使用方式不同的問題,如何能盡可能的還原劇作家原本語境下的意涵,又同時不會讓台灣觀眾聽不懂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我們幾乎花了整個禮拜在與劇本工作,也許更準確的說,直到進劇場前,都還在為幾句台詞的翻譯糾結。但特別的是,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老師卻要求大家保留英文的使用,一開始並不是所有演員都習慣這樣的說法,但一直到進劇場後聽見這些人名與地名自然地在演出中被說出,讓整個異文化的時空很具體的透過這樣的方式建立起來,才真正了解這麽做的用意。

劇本翻譯邏輯被確立後,導演課中另一個重要的元素:「聲音」開始運作。


音樂就是時間,就是戲的結構,就是戲

「聲音就是戲啊!」常常在排練場上聽到嘉明老師一句一句的在嘗試台詞聽起來的感覺,台詞中要怎麼斷句,在哪一個詞彙上用力、放輕去強調,都是戲。這次對於演員的另一個聲音挑戰,是麥克風。不同於在課堂上演出的「肉聲」投射,麥克風佩戴上去後是完全不同的狀態,包含發音位置、聲音的收放都不一樣。進劇場後,麥克風貼的位置也是技術,方方面面的專業。演員與聲響老師更是需要在每一次演出前確認麥克風投出來的聲音,調整戲中不同狀態下,不同位置的觀眾所能聽到的感受。

圖二、嘉明老師排練用劇本標示了音效、音樂、合唱進來的時刻, 連音場要從哪個方位播放都畫下來。(攝影:王若涵)
圖二、嘉明老師排練用劇本標示了音效、音樂、合唱進來的時刻,連音場要從哪個方位播放都畫下來。(攝影:王若涵)


除了演員說出的台詞作為劇場的音律來源,音樂與音效也是。開排沒多久,嘉明老師就帶著一堆「樂器」走進排練場。鼓、小提琴、月琴、古箏、鋼琴⋯⋯等等,還有很多不同的棒子。老師首先示範了超出樂器原始使用常理的方式去做出音效,例如拿大提琴的弓劃過大鑼、拿鼓棒刷過古琴的琴弦,然後讓演員去做出自己的嘗試,並依據劇本的結構去理出樂器使用的邏輯,最後那些製造出來的特殊聲響,都成了演出中的音效。

除了這些現場演奏出的音效,還有各式各樣不斷奠基在演出背後的聲音設計透過電腦輸出:雷雨、狗吠、貓頭鷹、海潮⋯⋯上百個音效隱藏在整齣戲中,讓觀眾能被音樂環繞引領到整個劇情之中。

當然,音樂也是如此。這次的音樂加入了合唱曲,包含了單獨女生的唱曲、男生的唱曲,以及男女合唱,除了音樂上的效果,什麼時候開始唱、在哪裡唱、以什麼樣的面貌在觀眾面前展現都成為導演想要給觀眾的訊息。原本於排練場中躲在佈景後面唱歌的片段,進到劇場後嘉明老師讓演員們在佈景與佈景間的縫隙合唱,並給了專屬的光去呈現。於是在觀眾席可以看見右邊的戲還在持續上演,左側一群演員合唱成為了某種群像式的象徵,呼應著音場的設計,歌聲宛如教堂中從天而降的聖歌籠罩在整個劇場中。

圖三、演出前演員暖身,嘉明老師和演員們過筆記。(攝影:王若涵)
圖三、演出前演員暖身,嘉明老師和演員們過筆記。(攝影:王若涵)


從觀眾到成為幕後工作者,再到研究所學習如何當一個創作者,我的人生經驗了三階段對於劇場觀看視角切換的經歷。第一次作為導演助理跟在嘉明老師身邊學習,無論是那些讓人眼花撩亂的表格,或是老師每一刻都在下達的指令,常常讓我不由的緊張加緊腳步,卻還是覺得跟不上。劇場是一個巨大的網,錯綜複雜牽連著每一個創作設計的構思與實踐,甚至「忙碌」二字都難以表達背後的難。明明知道了一齣戲背後那麼多理性而精準的編織,但當我坐在台下,這些所有的複雜化成了光、影、聲音,此刻那些熟識的演員們成為了John、Mary、Abby、Giles⋯⋯我還是忍不住在謝幕的時候深深被打動,為這一切的難鼓掌,我終究,還是非常非常愛劇場的呀。

圖四、舞台、服裝、燈光在相互的配合下呈現宛如畫一般的劇場。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提供/攝影:楊詠裕)
圖四、舞台、服裝、燈光在相互的配合下呈現宛如畫一般的劇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提供/攝影:楊詠裕)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