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博館所碩二 陳家莉
在馬來西亞,博物館與國家建立(nation building)密切相關,博物館試圖投射過去共享的經驗,與觀光產業德關係更趨密切。2004 Department of Museum and Antiquities 博物館是由政府設立的機構,以收藏、保護歷史遺跡與國家文化為目的,博物館作為使未來世代發展及強化國家認同的工具。國家建構的功能延續自殖民年代,依 Benedict Anderson,透過人口調查與地圖,讓殖民者想像其控制的領域。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前身為雪蘭莪博物館(1899-1945),1945 年 3 月 10 日,在第二次世界戰間期,雪蘭莪博物館的右側遭到轟炸和摧毀。1959 年獨立兩年後,政府任命了一位建築師 Ho Kok Hoe 先生,在雪蘭莪博物館遺址上設計擬建國家博物館。它的建造始於 1962 年,並於 1963 年 8 月 31 日完工。外觀建築設計靈感來自馬來皇家宮殿和馬來建築,設計融合了展覽和活動空間的需求,跨越入口的大型馬賽克壁畫描繪了該國的歷史和文化。建築由 26 個柱支撐,這些柱經過修改以保留傳統的馬來宮殿特徵,這個概念基於東翼的 13 個柱子和西翼的 13 個柱子的組合,因此反映了形成馬來西亞的 13 個州。這座宮殿式的建築物是以古典馬來建築藝術風格設計而建的,它是馬來西亞最主要的博物館之一,其別緻的人口處引領參觀者直探令人印象深刻的本地歷史、文化、風俗、藝術、手工藝品、武器及錢幣等珍貴收藏品,這裡還展示出割膠、採礦...等經濟活動示意圖,以及馬來西亞特有的動植物之樣本。戶外的靜態展示品包括:舊款汽車、古董車及古代馬來皇宮的複製等等。
展廳介紹:
1、Gallery A–早期歷史
圖片一:國家博物館Gallery A 自然史演進
這個展間描繪了地球地殼形成的演變和馬來西亞早期社區的起源,特別是透過發現舊石器時代的石器(20 萬年前)來展示。展出的藏品包括各種類型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珠寶項目,如石圈,貝殼耳環和珠子,用作貿易項目。
2、Gallery B–馬來王國
圖片二:國家博物館Gallery B 馬來西亞歷史文化展
此展間特別關注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的馬來王國,展示了馬來文明的歷史證據,運用大量的文物重點描寫馬六甲蘇丹國,凸顯當時馬來王朝的鼎盛與強大。
3、Gallery C–殖民時期
圖片三:國家博物館Gallery C殖民時期的馬來半島專展入口—以殖民式碉堡建築的城門來迎接觀眾
突顯了馬來國家的歷史,包括沙巴和沙撈越,當時它受到 1511 年葡萄牙人在馬六甲開始的外國勢力的控制。在此期間,該國的財富被壟斷,當地人受到壓迫,剝奪了他們的權利,從而提高了保護他們在自己家鄉的權利的意識。
4、Gallery D–今日馬來西亞
這個展間引導遊客走過人民為堅持獨立和建立新國家而堅定不移的艱難道路。 它說明了自 1957 年馬來亞獨立至 1963 年馬來西亞成立至今的轉型過程和取得的成就。 現在,各種顏色和信仰的馬來西亞人可以自由地實踐和宣傳他們的習俗,文化和宗教信仰,並且和平與和諧地生活。
走進這個由馬來傳統王室風格建造的建築,一開始就被那挑高與對稱設計的大廳給吸引,大廳的磁磚是當年巴基斯坦政府為了表達友好所送的藍色花磚,而大廳地上正擺著為了慶祝印度屠妖節的裝飾,此舉似乎也訴說著在馬來西亞不管你是任何族裔都是同等的受到國家重視的。
首先進入到 Gallery A,跟大多數的國家博物館一樣,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也是從自然史的演進作為開場,用物種化石的出現來堆疊文明的進程,展示了舊石器時期出土的打製石器碎片、貝殼,並以模型呈現當時留下來的壁畫,但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再展廳的正中間,展示了當時人們下葬的姿勢,不管是常見的屈肢側葬或是蜷曲方式的,並以出土陪葬品來判斷當時人們已開始有了宗教觀念;此區也展示了當時人們拿來做為建材黏著劑的松香出土物件,在馬來半島、沙巴與砂拉越均有考古遺留出土。人類在這個區域棲息的最古老證據可追溯到距今四萬年前。這些舊石器時代獵人可能是塞芒人的祖先,這個矮黑人群體在馬來半島具有極深的淵源。在 Gallery A 可以看到馬來地區的文明起源,從食衣住行都能夠概略的了解,但在我自己個人的看展體驗是認為在硬體方面的安排是有些需要調整的,例如:燈光太過昏暗很多展品的展櫃內的燈是損壞的,整個展間黑漆漆,以至於很難真正看清楚物件。
來到 Gallery B,首先可以穿越一座木造門來到展廳,在預告著觀眾即將進入到不同的馬來世界,在此區可以看到古地圖、刀劍、金飾、銀飾、各式各樣的器皿、服飾;但由於物建的陳列方式與展版說明較不能看出馬來歷史的脈絡,且在選件方面著重在馬來文化,雖然也是有少許的土生華人物件,但在多元文化的馬來西亞裡,這樣的比重是失衡的,也可看出國家把建構馬來認同上是放在首要之處,只是對於像我這樣的外國遊客,對於馬來西亞的歷史認知容易產生混淆,只能了解到片面的馬來西亞歷史文化,而不是清楚的歷史脈絡演進。
Gallery C 是在描述被殖民時期的馬來半島,進入此區可以看到他們用一個殖民式碉堡建築的城門來迎接觀眾,走進去就彷彿回到那樣的時期,首先迎面而來的是歐洲人的盔甲、武器就像歐洲人當初是帶著這樣的見面禮來到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是一個擁有狹長海岸線(如馬六甲海峽),並且接受全球貿易與外來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國家。過去,傳自印度的印度教與佛教文化一直主導該國的早期區域史,其影響力於西元 7 世紀到 14 世紀之間擴大至蘇門答臘、爪哇、馬來半島以及婆羅洲諸多地方,並在室利佛逝文明於蘇門答臘島的統治時期達到頂峰。1511 年,葡萄牙人佔據馬六甲,成為在馬來半島和東南亞地區建立定居點的第一個歐洲殖民列強,而荷蘭人也在 1641 年緊隨其後。然而,當英國人在亞庇、古晉、檳城和新加坡初步建立軍事基地之後,他們卻成為最終能夠確保其霸權橫穿各個領地(包括當今大馬)的外來殖民統治勢力中的佼佼者。與此同時,在歐洲傳教士的協助下,天主教和基督教得以向東南亞甚至東亞腹地(如澳門、香港和臨近日本的台灣)廣為傳播。
此展區快速帶過馬來西亞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與英國的殖民,也概略描述了此時期殖民經濟帶來的影響,8 世紀馬來亞對歐洲的經濟重要性快速成長。尤其英國與中國之間的茶貿易,增加對馬來亞的高質量的錫的需求,錫用在茶葉箱的內襯,具防潮作用。馬來亞的胡椒在歐洲也享有盛譽,而且在吉蘭丹和彭亨有金礦,錫礦和金礦及其附屬工業的發展,導致第一批外來移民湧入馬來人的世界,一開始是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後來則是華人,華人定居在城鎮並很快掌控經濟活動。這建立往後 200 年馬來亞社會的典型模式:鄉居的馬來人逐漸受到富裕的城鎮移民社群所控制,就連蘇丹也無法抵擋這些城鎮移民的力量。
Gallery D 今日馬來西亞,也就是整個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最後一個展區,也算是總結了前面 Gallery A、B、C 三個展廳,想要告訴觀眾馬來西亞不管是在自己的文明或是在殖民時期所遭受的,都是成為建構現今馬來西亞的一部分,在如此多樣且複雜的族裔中該如何找到平衡與認同,此區提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它從教育的角度來切入,國家運用教育來對於不同族裔建構一致的馬來西亞認同,在此展區的前半段用史料說明教育政策的轉變與文化政策的實施,由官方的力量來主導、統合國家認同;在展品呈現的方式,令我最有印象的是,在此展區的最後運用許多人形模特兒分別穿上不同族裔的傳統服飾排排站好,做為整個博物館展覽的總結,也就是他們想說的,不管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什麼事、經歷多少個政權、住了多少族群,現在就是一體的,就是馬來西亞。
全部參觀完後,對於馬來西亞歷史的進程能有個概略的了解,但尤其對於Gallery B 的部份是很模糊甚至是有種被草草帶過之感,此區僅展示當時馬來當地政權鼎盛、物質生活富庶的一面,表現出馬來文化的中心,它奠定今天馬來文化的基礎:馬來土著文化與外來的印度、華人和伊斯蘭元素的融合,藝術、音樂、舞蹈、衣著,及其宮廷人士的華麗銜頭,成為所有馬來人的標準;以及讓我產生疑惑的是,現今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民族的社會,但在國家博物館中,除了馬來族群外,其他族群的面貌是模糊的,在 Gallery A、B、C 鮮少被提及的族群,到了Gallery D 就突然間出現了,然後最後強調我們都是馬來西亞人,這點讓我覺得有些諷刺;雖然能理解國家博物館著重在大歷史的範疇難以刻畫各族群的風貌,但只著重馬來文化的展示手法,無法讓人充分理解為何馬來西亞是今天的樣子,這當然是因為國家政策的因素;在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的大廳,館方會因為各族群節日與慶典,利用大廳的空間做個小小的展示,例如此次參訪我所遇到的印度屠妖節,這樣雖然是個不錯的做法,但相較於常設展裡的安排,根本杯水車薪,我認為雖然他們是試圖在建構國家認同,但對於非馬來族群而言,這樣的認同真的是他們所認同的嗎?
對於 Gallery C,此展間的設計規劃運用情境式的設計,一走進會先穿過殖民式碉堡,這樣的方式我認為是有助於觀者從 Gallery B 金碧輝煌、琳瑯滿目馬來物件迅速抽離,進入到殖民時期的氛圍,並搭配穿越此碉堡第一眼所看到的盔甲與大砲,讓觀者有種被震懾的效果;到太平洋戰爭日本佔領時期,他們設計了一座防空碉堡,可以進出,這些展示手法都讓觀者很好融入情境,是我認為蠻不錯的體驗;整體來說,我認為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是有很好的文物與物件蒐藏,但展覽內容比重需要平衡,不然所謂的馬來認同真的能夠代表現今馬來西亞全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