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

撰文/新媒體學系 林靖庭


當藝術家披上了實驗衣,汲取科學知識進行創作,所創造的會是怎樣的「藝術」?無論是Eduardo Kac利用綠色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製造會發出綠色螢光的兔子;抑或是Stelarc在自身的手臂上移植一個無功能性的耳朵,形成的第三隻耳,都是眾所皆知的生物藝術作品。在藝術家眼中,這些生醫技術、生物材料是一種新的媒介,創作的媒介。在國外,已有不少藝術家和科學家合作進行創作,讓實驗室不再只是科學研究的生產地,更是藝術領域創作意識形態的基地。

為使台灣的藝術領域亦有科學資源的結合,此工作坊透過實驗室的基本介紹以及基礎的生物實驗操作(細菌培養),讓學生接觸未知的生物領域。藉由提供生物材料、知識,以及專業講師們的引導,來激發學生們的想像力及創造力,並構築自身的實驗與計畫,開拓台灣生物藝術領域的發展。

林沛瑩、顧廣毅、宮保睿(㗊機體成員)以及曹存慧(遠房親戚實驗室成員)是這次工作坊中的講師,他們的背景大多來自生物、醫學、藝術等相關科系,並致力於生物藝術的創作。透過他們的專業知識,學生們除了瞭解基礎生物實驗的操作,也理解到生活周遭有許多生物有機體的存在,更進一步認識抽象的生命意義等。在細菌培養的課程中,除了使用到專業實驗室中的材料外,也加入了生活中的食物,像是香蕉、巧克力等,來製成培養基──成為孕育細菌的溫床。而學生們也至校園中採集培養細菌的物質,放置在培養基上、保持一定溫度,並經過一天的培養。這種生物培養的方式,除了是生物技術,也是視覺化的形式,視覺化這些細菌、黴菌這些常見的有機體,並提供新的媒介來傳達我們的意識形態。

圖一:2018北藝大生物藝術工作坊 細菌培養實驗(攝影 / 林靖庭)
圖一:2018北藝大生物藝術工作坊 細菌培養實驗(攝影 / 林靖庭)


與其他學生不同,對於自身背景為生物醫學的我而言,這些生物實驗是再熟悉不過的技術。然而,最讓我感到意外的,卻也是此工作坊中的這些生物實驗:常規的科學實驗中,無不強調精準、乾淨、無汙染等要求,但是在這生物藝術的實驗中,重要的卻是創作。在受過縝密、謹慎的科學教育下,學會的是遵守規範、進行實驗做出研究報告,從來沒有想過破除常規的限制、進行大膽的試驗。像這樣從技術層面出發的創作,往往會被自我限制住:經常思考的是如何獲取純粹而乾淨的資料進行數據轉換、視覺化的呈現。相反地,出身於藝術領域的同學們,並不會被侷限在這樣的規範中,他們擁有更多的想像力及創造力,並不會受限於科學常規的規範,他們所思考的是更寬廣的世界。

圖二、圖三:2018北藝大生物藝術工作坊 細菌培養實驗(攝影 / 莊佳宜)
圖二、圖三:2018北藝大生物藝術工作坊 細菌培養實驗(攝影 / 莊佳宜)


在瞭解完基礎的生物實驗後,各組學生開始提出發想的生物藝術計畫:有的人利用培養出的細菌菌落數量來轉換成聲音資訊,創造出每個人獨特的細菌聲音;也有的人認為我們生活中拋棄的物質,對於其他生物而言是養分來源,因此透過培養這些廢棄物中的細菌來製造食物,成為一份食譜,一份生物有機體的食譜。在這個工作坊裡,令人難以想像的不是實驗,而是大家對於生物藝術的創造力。正或許是因為藝術家並非科學家,才能有廣闊的視野去想像、創造。無論是藝術家披上實驗衣或是科學家走出實驗室,生物與藝術領域的結合,定能帶給兩個領域前所未有的想像。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藝術提供了一種形式來解釋生物、醫學、科學等複雜艱澀的知識。這種藉由藝術創作,向大眾闡釋科學概念的方式,不僅讓大眾開始認識並接觸科學,更是讓科學研究者更能向外界溝通、傳遞訊息,讓藝術作為溝通的媒介;而從藝術的角度而言,科學提供了技術概念、意識形態讓創作者擁有更寬廣的想像空間、更深層的議題探討。這看似差異甚大的兩個領域,其實最終都回歸到相同的問題意識,只是科學家和藝術家提問的方式不同罷了。隨著科學與藝術的合作日益增加,我們更能期待科技藝術將會帶給大眾新穎的生物藝術創作。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