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

撰文/北藝大博班實驗室2018年度活動策畫人.戲劇學系博士班學生代表 許韶芸


107學年度第一學期的博班講堂,以「戲劇化的方法——思想與藝術的創造性遭逢」為題,邀集了當前各知識領域最具代表性的頂尖學者,透過兩兩對談之模式,規畫了五場專題講座。期冀延續前一季講座的「基進」與「臨界」精神,並藉法國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於〈戲劇化的方法〉(La méthode de dramatisation)[1] 一文中所提示出之概念想像作為發想,盼通過橫斷學門疆域的知識擦撞和異質性交接,於跨域對話所激起的臨界性強度裡,提取出各樣知識與經驗之下尚如幼蟲、胚胎般仍飽含流變生機的先驗層級和戲劇性部位,為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們給出研究上得以共享的思想方法論和創作倫理型(êthos)。

9月21日開幕講座由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鍾明德教授及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蘇子中教授開場,以「殘酷劇場」(Théâtre de la cruauté)為概念主題,共同揭示著:倘若身體必然已是一處政治性的場所,作為一切權力和戰略傾軋、纏訟的戰土,湊積著諸般不竭圍捕著生/身的限定性;那麼,相對於總是受歸檔、梳整的均質生命,疾病、疼痛及死亡的獨特病態反倒悖論式地與生命的豐盛生機取得弔詭的親緣性。而亞陶(Antonin Artaud)和藝術家們如何通過調理此生命政治的殘酷基底,於全數器官、建制的解體之地,發難其微觀層級的感覺風暴,測量思想與肉體的極點及最遠疆界,令病痛翻摺為生命的特異個體性、令死亡迴繞為生命的初次誕生,使得生命猶同一件作品?

10月12日第二場講座之主題為「無器官身體」(Corps sans organes),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尚仁教授及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黃涵榆教授講授。李尚仁教授的演說鋪示出西方醫學自17世紀以來的思想演變及各式更迭遞進的醫療科技如何影響和改動著人們對於生命與死亡的看法。諸時代圈圍著「身體」所展開的各樣醫學陳述乃分別如何將生/身作為一種嶄新的「知識」(savoir)或「可視性」(visibilité)來建設及治理?相對地,黃涵榆教授的演說則由阿甘本(Giorgio Agamben)的視野啟航,把「身體」擺置於與權力和現代政治的關係當中,將「身體」重新地問題化。進則可供探問的是,倘使說,當代的存有處境誠若傅柯(Michel Foucault)及阿甘本所述,徒為永遭權力所無限完封的「排除性納入」(exclusive inclusion)狀態,那麼,存有是否尚存任何徹底自由的可能?我們如何鍛造一款超凌於可視性的、可感知的身體之外的,不受收納於任何光線政權與語言公設等權力控管的不可感知的生命/身體新樣態?一如永遠衝決悉數形式之統攝的「無器官身體」恆若幼蟲般沛含流變之生機,而使生命同上帝的審判做個了結,飽富「先天生殖性」(innate genital)地真正降生且差異與重複地不竭誕生。

10月26日第三場講座之主題為「遭逢」(Rencontre),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余安邦教授及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林承緯教授講授。「遭逢」之概念始終意味著我們如何思考「創造」,以及我們如何思考「思考」?其首先涉及著一款關乎於創造與思考的發生學場域或胚胎學環境,繫連著如何與陌異的他者相遇,並凹摺此未知的「域外」(dehors)進入我們的生命內裡,以便能另類觀看、另類思考。遂創造/思考總是意指著一種崩裂,是關於「我」不再是我所是、不再思我所思、不再感我所感的系譜學(genealogy)式重置與未來可能性。正是在與他者遭逢而為情動(affect)穿馳的交陪之處,思考成為不可思考者,身體變身作無器官身體,而「我」肢解為分裂、破洞之「我」。一如於每一個猶若伊底帕斯片刻和哈姆雷特瞬間的戲劇化時刻裡,「時間脫節了!」在時間與「我」的崩潰點上,所有的我是、我思、我感均化為已逝過往,卻同時是感覺的全新入場,以及大寫生命的重新引進。

11月23日第四場講座邀來世界著名的德勒茲研究專家、美國喬治亞大學比較文學系的Ronald Bogue教授蒞臨演講。本場的演講主題所圍繞的軸心概念「流變」(devenir),可謂為幾近橫渡、遍歷了整面德勒茲思想幅員的最至要威力和動力因,Bogue教授於此次的演講中從音樂的領分啟程,由音樂對於聲音的解疆域化,進一步觸及了關於「創造」的各式問題。

12月14日的系列講座最終場則邀請了日本當代最具代表性及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椹木野衣到訪。其橫貫於當代哲學、後現代美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化研究、日本戰後藝術史等諸領域間的豐沛言述和著作遒勁引領了1990年代起迄今的日本藝術批評風向,1998年於《日本.現代.美術》一著中所提出的「惡所」(悪い場所)概念更強勢改動且主導了近二十年來戰後日本研究之視角與史觀,眾多批評家、理論家等均可謂沿循於其所攤展出的理論輿圖下共同林立起屬於他們這一代人的「當代日本」問題。而有別於椹木教授於1998年提出「惡所」概念之時將戰後日本整體擺置於全球後冷戰結構和東亞現代性的時空座標之下進行觀測,並循此捕捉戰後日本的分裂式精神結構和前衛藝術之臉孔;在本次的演講裡,椹木教授以「震災與美術:關於日本列島的唯物論式基盤」為題,藉其於2017年所完成的近作《震美術論》來重新審視日本這座「惡所」的物理學地貌和基盤,且結合其自身現下圍繞藝術所從事的人類學式勘履,由日本列島的地質學式唯物條件出發,以重新思索這座總因地震所帶來的覆滅性災難導致全數的人文構築均徒能於無窮無盡的「反歷史」和「反藝術」之空洞中被標定的島嶼裡,藝術的行蹤究竟如何可能?

通過本學期的系列講座,你我得以閱覽每一位講者各自以其獨特的運動軌跡和高張部署展演其提取「思想胚胎」與「戲劇幼蟲」的匠人技藝。於一次次跨學門的越界交通裡,博班實驗室不竭致力於藉由知識的分享以煉採出各式可見、可感的經驗現象之下的思想性、哲學性基底,企以重置你我既存思考的力量布置狀態,並令凝止的歷史岩層再度地戲劇化與懸念化,令全數的建制重新成為劇場、成為戰地、成為生機的活體。這是一場邀請思考者們和創作者們一同前來遍訪每一回重新啟動思想/創造的「伊底帕斯瞬間」及「哈姆雷特剎那」的戲劇性的事發時刻之邀請,每一度的事件性遭逢均無限倍增、再定義、再問題化與戲劇化獨屬於當代藝術/思想的存有論,並以無償的超越練習和法外糾集,勾錯出當代藝術的未來星圖。而此般「戲劇化的方法」即思想與創造之工事。
 


[1] 「戲劇化的方法」(La méthode de dramatisation)一概念援引自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同名論文。此文首度發表於1967年,其中預示了德勒茲完成於1968年的博士論文《差異與重複》(Différence et répétition, 1968)內之諸多至要主題。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