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

文/北藝大SDGs:藝術永續與創新教學實踐合作研究社群 沈宜萱
 


一早來到尖石鄉公所文物館外,由Pagung小米媽媽和Sayx Tali傻瓜農夫夏禾達利,帶領李葭儀副校長、林劭仁教務長、于國華研發長、何曉玫院長、王世信院長、林益仁老師、研發處同仁沈宜萱和蔡佩姍,完成泰雅族的Sbalay儀式。


泰雅和解儀式:Sbalay

Pagung是這麼描述:「sbalay中文解釋成『和解』,可是如果你用泰雅族真正的一個含義去解釋,其實和解還沒有那麼完整,而含括sbalay這個意思的是——彼此接納」。

在儀式中,被優雅的泰雅語環繞,我們隨著Pagung的舉動,跟著手指輕點小米酒,彈落三次:「第一點潔淨土地,讓我們參與在這個環境裡面;第二個,我們對我們的上天的諸靈能夠眷顧我們大家,讓我們在這兩天的行程平安:第三點,泰雅族的主靈能夠眷顧大家,讓我們彼此都能夠成為家裡人」。

我們帶著學習心情與疑問試圖尋找「永續」答案前,先學會尊重在地,謙卑地建立與重視人與人的關聯,並獲得許可與祝福。

圖1、Sbalay儀式(拍攝者:沈宜萱)
圖1、Sbalay儀式(拍攝者:沈宜萱)


土地與傳承的教育

接著我們來到制高點,鳥瞰尖石前山的煤源部落,從凌空廊道看夏禾從小的生活環境,在山林中,有整片的竹林,竹子對泰雅來說很重要,從建築到吃飯的餐具中息息相關,甚至竹林與小米也有關係,讓我們看見了泰雅族人所依賴的自然資源大冰箱。

而在美麗的山林中,談到尖石鄉的異常平坦的馬路、與大量的露營區,「他們是如何取得原住民保留地?」成為大家心中的疑問,而失去了土地,導致部落的興衰,破碎的傳統領域也影響到自然資源取得的難易度。

夏禾說:「我們就是盡量維護環境,如果土地就這樣賣掉很可惜,把生態破壞,裡面的食物不見了,可是你知道嗎?我們就想到下一代。尖石鄉有一個泰雅勇士雕像,它底下一定刻兩個字,叫『傳承』。所以我們的祖先,從過去在講、在唱的,都在講傳承。裡面一定帶有教育性質,教育就是傳承,而教育分享,這是我們的精神」。

圖2、鳥瞰煤源部落(拍攝者:沈宜萱)
圖2、鳥瞰煤源部落(拍攝者:沈宜萱)


自然資源大冰箱

我們接著進入夏禾的三一農場,我們看見泰雅的生活切面。真如同自家冰箱一樣,夏禾表示:「我們要運用大自然給我們的這些資源,而不是去破壞。」在這的大自然環境夏禾都能隨手採集與介紹,例如秋海棠水分充足莖枝,吃起來淡淡的酸甜味,有點像蓮霧,可作為解渴用;五節芒若有人為打結,依照結數可判斷方向以及人數,下山時則拆掉打結處等。

午餐時間我們使用著夏禾自製的竹盤、竹筷,體驗了食農教育鍋,包括有「聰明蛋」之稱的高營養價值雞蛋。並親身走進雞舍,了解何謂永續自然農法:雞隻吃的是周遭天然的物質酵素調和的飼料放牧,同時因有酵素分解雞糞便,完全沒有一絲臭味,整個養殖過程完全融合於周遭環境。第一天我們從胃、知識到精神上,獲得極大的飽足感,這些在地食物、生態與歷史的文化知識,立體的呈現在我們的五感裡。

圖3、夏禾示範餵雞(拍攝者:于國華研發長)
圖3、夏禾示範餵雞(拍攝者:于國華研發長)


與司馬庫斯頭目、長老會談

隔天我們來到司馬庫斯教會,認識了頭目、長老與總幹事等人,了解司馬庫斯部落如何做到緊密的共同、共有經營組織與模式。司馬庫斯自2001年起從餐廳開始集結經營,後續廣納各間餐廳、商店,甚至民宿,而在這三年中,認知到一個新狀況:隨著觀光人潮大量湧入,如果沒有最大幅度的整合所有土地、土地上的農作物,會造成很多分工與經營上的困難。於是從2004年1月1號起,開始推行的部落經營的制度/價值——土地共有、合作共生。

土地共有首先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性」,Masay頭目表示:「我們也曾經被訓練財產絕對是有資本化,發展到極端的社會,但是從這個一段時間裡跳脫,透過信仰、透過母子、我們長輩們、或是我們泰雅族的文化,我們分享,我們與此相愛,過去部落要共同協力照顧的那些經驗歷歷在目」。

司馬庫斯透過土地,集結了土地上的人,守護祖先世世代代保護的山林河川,並一起延續文化、學習傳統領域與知識、傳承與教育、保育環境……等。沒有一件事情是一個人可獨立完成的,因此在合作的過程中,總會有摩擦與茫然的時刻,對此,Masay頭目表示:「這個是很大的一個問題,而我們當然要有很強的內部反省力量,我們部落就是透過信仰的力量,你多做的,你就是多奉獻,在這當中總有犧牲和幫忙。」也就是這樣無私奉獻、合作共生的精神,推動著世代族人肩負起重任。

圖4、與司馬庫斯頭目、長老會談(拍攝者:沈宜萱)
圖4、與司馬庫斯頭目、長老會談(拍攝者:沈宜萱)


小米田與永續

隔天我們到田埔的禱告山,Pagung帶我們看了許多種類的小米,從顏色、尾端開岔到細毛有無與長短,瓶子底下的編號,就是她們在這近十年間,為臺灣保存不同品種的小米,並找回的小米的名稱。過去小米不僅是經濟作物更是傳統文化的主食,甚至經由處理過後能餵養新生兒。而目前小米田更作為教育的場域,提供研究者與一般民眾,能了解生物多樣性、植物生長樣態。

小米田由一群部落的媽媽們一起照顧,品質相當高,可作為甜甜圈原料等,富有經濟價值。另外,對於復育小米,Pagung是這麼說的:「這件事情,說真的沒有那麼容易,那我只知道說,我是一個泰雅族,我要找回語言,我要找回文化,我要找回——我們自己的所有。」讓小米從原本普通的經濟作物, 進而帶來了教育、文化、認同與部落耆老的智慧傳承,效果著實驚人。

圖5、Pagung小米媽媽在小米田裡介紹(拍攝者:于國華研發長)
圖5、Pagung小米媽媽在小米田裡介紹(拍攝者:于國華研發長)


後記

兩天一夜的走讀行程,感謝小米方舟的協助,這趟旅程讓我們脫離如教條般的SDGs(是的,在尖石鄉未曾有人提過),卻更深刻的讓我們有機會看見、聽見、聞見,感受到屬於尖石鄉的文化、教育、生活、行動、傳承與永續價值,而作為推動永續的入門者,我們仍有無數的知識要學習,未來將繼續懷抱這次旅程所帶來的的感動與震撼,一起為臺灣這片土地付出。

圖6、在司馬庫斯教會與眾人大合照(拍攝者:某位善良的部落女士協助拍攝)
圖6、在司馬庫斯教會與眾人大合照(拍攝者:某位善良的部落女士協助拍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