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盛宴」——2023年北艺大博班实验室系列第三场讲座侧记

跨域创新课程
2024-01-09
文 / 文化资产暨艺术创新博士生 陈柔远

注:
经过第三场讲座的视讯讨论会议,试图以德国现象学大师海德格的哲学思想理路作为讲题收敛的聚点,收拢位于光谱两端的两位讲者——纪金庆老师及洪广冀老师,并邀请本校艺术与人文教育研究所陈俊文老师作为主持人,议程安排则以时序为轴,先以纪金庆老师的「海德格现象学的『物』」作为开场;后以洪广冀老师的「后物质与后人类地理学中的海德格」接续讨论,理梳海德格如何为当代的科技与社会研究带来启发以及后续的实作转向。


图1、第三场讲座视讯讨论会议(11月1日)截图
图1、第三场讲座视讯讨论会议(11月1日)截图

海德格是哲学史上无法忽略的山头,其着作向来晦涩难懂。为拉近海德格与讲座学员的距离,本场讲座主持人陈俊文老师分享学习设计的自身经历,并为「艺术」与海德格哲学寻找锚点的共同性——诚如我们试图运用「看得见」的实体东西,抑或身体作为接口传达「看不见」的情感,或是概念,以作为开场。

图2、讲座主持人陈俊文老师开场(摄影:温莲忻)

图2、讲座主持人陈俊文老师开场(摄影:温莲忻)

纪金庆老师的前半场讲座着重于「海德格为何如此关心看来这么不哲学的概念——『物』,借以思考人类文化的危机与未来,并讲述海德格于1927年出版的《存有(Being)与时间(being)》,即是就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being),进行概念化的阐释,那么「看不见」、「摸不着」的Being,如信仰、信念,和「爱」呢?纪金庆老师则以美国人类学家Clifford Geertz与峇里岛的魔法阿嬷的对话为举例:

Geertz问:「你有看过蛇神吗?」
魔法阿嬷则反问:「年轻人,那你有看过星期二(Tuesday)吗?」


海德格后于1935年所发表的《物的追问》,进一步提出物的「存有」与否取决于人的「视域」(horizon)——你来自哪个文化?你是哪一行?换言之,我们自带「滤镜」观看世界,然「滤镜」则不意谓着全然的「主观」,亦不是绝对的「客观」, 却可让不显现的事物的存有成为「real」。而后期的海德格大半关注于科学及科技问题,一边爬梳并考证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所堆叠的科学史及革命;一边看到工业革命后「万物以资源视之」的企业与人之间关系的转变。同时,海德格于1936年所出版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亦尝试解决现代科技的危机,并以希腊帕德嫩神庙为例,人穷尽一生寻求「存有」的意义,亦即使空间得以展开、时间得以连结的关键,因而影响事物得以成为「艺术」存在样貌。

 
图3、讲者纪金庆老师深入浅出地爬梳海德格的哲学理路(摄影:温莲忻)
图3、讲者纪金庆老师深入浅出地爬梳海德格的哲学理路(摄影:温莲忻)

接续,洪广冀老师的下半场讲座则关注海德格的视野如何为当代地理学、科技及社会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TS)带来启发,并以自身研究历程为讲述主轴,回顾过去数十年STS研究蓬勃发展的「实作转向」。首先,一张19世纪美国植物学家Asa Gray在实验室进行研究的图像,成为当代STS研究者扣问「科学是什么?」的关键:我们想要知道的不是传统科学家所生产的科学知识;而是关心科学家是透过如何的实作去生产科学知识?并触及「科学究竟是认识论还是本体论?」的根本问题。洪广冀老师以「把脉」实作为例说明中医学所建构的「流动的身体」,或是西医学催生的「机械论的身体」,实是科/医学的本体论转向,并进一步论述「科学客观性(objectivity)有其历史」。洪广冀老师援引Lorraine Daston及Peter Galison共同着作的《Objectivity》,其书中剖析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为何取用植物性器——「花」作为自然分类的判准,又是为何人系属「哺乳类」动物,实与法国大革命后是性别意识抬头、色情思想满盈的社经环境有关,并直/间接地影响林奈的科学分类及构筑的科学客观性。

在「科学客观性有其历史」的前提下,当代法国哲学家布鲁诺.拉图(Bruno Latour则挑战人文社会科学中的起手式——「人具有能动性(agency)」论述——实是根基于狭隘且有失公允的欧洲中心主义,我们应当予以拚除;进一步提出完成事物的不只有人,而是人和非人的异质网络。是故,「不仅人具有能动性,所谓的『非人——物』亦具有能动性」。而如此的思想理路实受晚期海德格所提出「物」(thing)的概念进而延伸至「技术物」所建构出的当代世界。

 
图4、讲者洪广冀老师分享当代地理学及STS研究的实作转向(摄影:温莲忻)
图4、讲者洪广冀老师分享当代地理学及STS研究的实作转向(摄影:温莲忻)

纪金庆老师在座谈中回应主持人陈俊文老师于开场所提「术——技术」的概念,以补述海德格认为「语言是作为具有诗意的巫术」,召唤着事物的存在及其身处的世界,我们须将存在、语言和情境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艺术语言、文学语言及每个业界的专用术语,同理于洪广冀老师的「本体论转向」。洪广冀老师亦进一步补述前面演讲中以中/西医运用个异的术语认识不再是单一且「universal」的身体,而是当代医学史及STS研究所关切的「多重身体论」,而此一「本体论转向」的发展趋势亦反映于人文社会科学,如社会学、人类学所共同关照的议题,并以布鲁诺.拉图于2020台北双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为例作为当代艺术的反馈。

最后,本场次讲座亦在参与学员此起彼落的「多元」提问下圆满结束。


 
图5、主持人陈俊文老师、讲者洪广冀老师及纪金庆老师的三方与谈(摄影:温莲忻)图5、主持人陈俊文老师、讲者洪广冀老师及纪金庆老师的三方与谈(摄影:温莲忻)
图5、主持人陈俊文老师、讲者洪广冀老师及纪金庆老师的三方与谈(摄影:温莲忻)

图6、讲者纪金庆老师、洪广冀老师、主持人陈俊文老师与讲座学员大合照(摄影:温莲忻)
图6、讲者纪金庆老师、洪广冀老师、主持人陈俊文老师与讲座学员大合照(摄影:温莲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