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音声的召唤,启程

跨域创新课程
2023-07-10

文/韦学瑶

开课学期:111-2
课程名称:艺术鑑赏(传统音乐)
授课教师:魏心怡助理教授
开课单位:通识教育中心


 

 

图1
 

 

在连接母体和个体的脐带被剪断的那一刻起,这个星球上多了一颗跳动的心脏。当它离开那个名为「家」的地方时,世界多了一个「我」。我小心翼翼地迈开脚步,展开全新的旅程。途中的人、事、物给我新的启发,我总是能在天地万物的滋养中获得无尽能量。斗转星移间,我放缓了脚步,最后,走到生命尽头,回首这个世界,而后闭上了双眼。于是乎,一个英雄诞生了。
 

探不尽的「绿」和望不到头的「蓝」在视线的尽头汇成一点。藏族的人儿们最初了无所依,用他们的双脚撑起一叶扁舟,漂泊在这苍茫中,随风而转,逐水草而居。渐渐地,他们找到了方法,用原始的舞蹈、浓烈的色彩以及轰鸣的号角声试图对抗无尽的孤寂。面对浩瀚宇宙,无尽自然,又屈膝、伏地,恨不得将自己埋进土中,低到尘埃里,融入其中。感受万物,成为万物。不知不觉间,他们明白所来为何处,又终将回归于此。
 

和藏族人一样,带着对世界的不解,我们启程了。应音声的召唤。
 

陈沛元去了印度,聆听恒河的水流,感受印度土地的脉动。又奔向内蒙古,呼麦,在身体内形成共鸣,更试图与天地相感应。现在,他回到了出发之地——台湾,回归最原初的地方,用指尖点出的声波,掌心击出的音乐疗癒这片土地,以神圣的音声仪式敬献天地宇宙。日籍音乐家Ryohei Kanemitsu因着听觉记忆的触动,母亲的感召,踏上印度这片土地,学习Sitar。学习的过程亦是启蒙之旅。借由了解乐器的前世今生,传统语法与现代社会的可能性,Ryohei Kanemitsu在Sitar音乐中的「空间」中悠游自得,Sitar也让Ryohei Kanemitsu漫漫时间长河中找到坚定不移的立足点。曾健裕与林浥圣同为台湾人,前者在日本听到三线的声音后,毅然决定到冲绳学习;后者则在感受铿锵鼓声震动的同时,深受震撼,土耳其、波斯、日本皆有其学习的足迹。追寻过程中恍然意识到自身文化的缺失,又回归台湾,于台湾戏曲学院求学,学习自身文化。
 

以音声为媒,我们得以启程,探索世界。
 

 

图2
 

 

伊朗籍Daf鼓音乐家Mona,因着对Daf鼓的满腔热爱以及极致的包容,一次又一次地在台各处分享Daf音乐。就如Daf鼓一般,兼容且平等地串起各个小铁环,用音乐串连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团结众人共振,发出美妙的乐音。蒙古籍学生Ariunkhishig Ulziisaikhan以其从小学习的蒙古筝为根,不断学习,逐渐茁壮的同时,伸出枝桠,与其他诸如中国筝、古琴等音乐交流。反复向众人叙述蒙古筝,描绘其美的同时亦再度回归自身文化。根根琴絃震动而出的乐音不仅将千里之外的声音传至我们耳中,也为她铺就了一条向外探索的道路。
 

上述众人应音乐之召唤,在自己的旅途中与我们相会,在传统音乐的大道,汇集于传统音乐的艺术鑑赏课堂上。以其启蒙后的所得,为刚启程的我们指引方向。另一边,泰雅族碧斯蔚・梓佑,在分享自我民族志的音声聆听经验与家族音乐记忆书写历程的同时,如同当初受祖先的召唤般,引领我们一步步地回归个人本身,无论是外在感官,还是内在心灵,不断向外探索的同时,不时地关注自己。再透过观察季节变迁、万物变化,时刻保持与自然的连结。这样与自我对话,同自然对谈的方式,同样出现在韩国四物音乐中。四物音乐原名「农乐」,是因应农事活动的音乐,四种打击乐器小金、大金、杖鼓、鼓分别代表了雷、风、雨、云四种自然元素。借由和同学组队,游戏的同时,亦可思考土地与人类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互动。
 

外来文化带来的启示与自身感受的关注之后,我们去到大稻埕。一个台湾人熟悉却陌生的地方。经由老师客观的描述,抽离自身地观察,以探访者的身分,再度回顾大稻埕这片土地,以及自身处的文化。如此,短暂一趟旅程,却也是「启程」—「启蒙」—「回归」的路程。
 

传统音乐艺术鑑赏课的最后,各个同学以自身专业与传统音乐结合,或独自,或成组做了一个期末呈现,作为这个以学期为单位的英雄之旅的结尾,也完成了这个以人生为长度的英雄之旅的小篇章。
 

英雄之旅,我们仍在路上。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