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文化資產保存的地方實踐──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探訪

教學工坊
2022-07-10

撰文/建文所 許玉旻、張雅涵、陳宜茜
 

 

大溪木博館空間的過去、現在、未來

五月底,隨著「文化資產跨域專題」課程,與江明親老師、黃士娟老師、許勝發老師一同前往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及其週邊參訪。下午我們來到大溪老街,第一站是中山路蘭室,聽木博館陳倩慧館長娓娓道來近十年來大溪的點點滴滴,接著走入木博館廊帶看見在建築修復上的巧思與努力,最後在六廿四故事館理解大溪重要的社頭文化。
 

大溪歷史風貌的保存,最早可以追溯到在1990年代社區總體營造的風潮,當時「大溪之寶」老街牌樓票選活動,鼓勵居民留下日治時期的街屋牌樓立面,主要集中在在老城區的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包含我們這次所到的蘭室、一路經過的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建成商行,從老街建築的特色可以窺見百年前居民的生活軌跡。
 

 

圖一、在蘭室二樓聆聽木博館倩慧館長的分享

圖一、在蘭室二樓聆聽木博館倩慧館長的分享

 

圖二、蘭室立面保存日治時期風貌

圖二、蘭室立面保存日治時期風貌

 

非常感謝木博館倩慧館長在蘭室和我們分享木博館的發展歷程。2012年開始大溪警察宿舍群的保存行動,除了提報為歷史建築,也逐漸萌芽發展為地方博物館的構想。抱持著與在地連結的初衷,建築修復期間持續與居民對話,到了2015年正式成立木藝生態博物館、開放對外參觀,並且開館第一張博物館地圖的區域範圍包含老城區以及河階兩岸,可見當時對於大溪未來的願景就不僅侷限於博物館建築空間,而是「大溪就是一座博物館」。2018年加入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將歷史保存、空間再利用作整體規劃策略,硬體面在文化資產真實性的基礎上升級區域設計,軟體面顧及大溪的文化與經濟,希望由公部門計畫串起理想的城鎮空間,跨領域整合不同局處以串連公共設施,創造活化歷史建築的方式,隨著逐年分階段開放修復好的各個館舍,至今年完成全區開放。
 

木博館的公有館舍群,從最早開館的壹號館、武德殿、大溪故事館(四連棟宿舍)、藝師館、工藝交流館、木家具館、木生活館(公會堂)、第二期宿舍群、六廿四故事館等,沿著普濟路和崖線,連結公園及歷史建築群,逐步串聯為歷史文化景觀廊道。各階段的計畫推行,採取邊實施邊檢討修正作法,親自參與調查、保存運動和後續的再利用規劃設計、因應計畫的調整,與居民一同建構大溪學、經營博物館。
 

各館舍在修復前都須經過完善的規劃、展示定位,因此會看到各棟歷史建物的修復呈現不同的樣貌。四連棟(大溪故事館)定位為連續型展示館,因此打通隔間牆,但保留既有的門牌、圍牆大門 ; 藝師館因為空間較小,所以定位為展示木藝匠師的人物故事及工藝品 ; 工藝交流館(日治時期課長宿舍)因為一直有大溪分局長居住使用,建物狀況良好,因此決定原樣保留修復,也同步進行警察課長的研究案 ; 第二期宿舍群修復前也同樣進行了調研計畫,聚焦於仍在宿舍內生活的居民,與住戶長時間交流,發掘人物故事。大量的第一手田野資料也成為現在大溪故事館和六連棟展覽廳的展示基礎,並以戰後生活脈絡為特色,保留建物增改建部分,創造出「像家的展覽」; 六廿四故事館則定位為推動大溪社頭文化及無形文化資產「關聖帝君聖誕遶境慶典」的核心展示空間。
 

離開蘭室,跟著范淇暢先生漫步在木博館舍群內,分享著當時修復時對空間規劃的取捨、光環境的設計細節、無障礙動線,以及未來以人本為目標,發展崖線景觀廊道。最後抵達六廿四故事館,由吳敏惠老師導覽大溪社頭文化。
 

 

圖三、范淇暢先生帶領大家走進木博館崖線廊道

圖三、范淇暢先生帶領大家走進木博館崖線廊道

 

 

博物館如何展演民俗慶典

進入六廿四故事館,這棟承載著大溪民間信仰文化的空間,我們彷彿也是祭典記憶的一部分。聽著吳敏惠老師的講解,從木博館對六廿四祭典的保存,談到整體的核心建構與活動本質,對我們來說是跳脫觀光客走馬看花心態的一刻。從大溪人的眼光出發,認識當地的祭典,在老師的講解中漸漸浮現祭典的各種面貌。
 

木博館對六廿四祭典保存的主要原則是「不介入不干涉」,為了不在保存的過程讓祭典變調,基本的祭典、文物調查,以及當地參與活動的各社團歷史、流脈,在保存推廣中更是重要。主要的四個階段是,研究、典藏、展示、推廣。
 

 

圖四、吳敏惠老師於六廿四故事館介紹社頭文化

圖四、吳敏惠老師於六廿四故事館介紹社頭文化

 

早期大溪人視祭典為重要的活動,卻對支撐著祭典的陣頭抱有一定的偏見。木博館在面對六廿四祭典保存,執行推廣這一部分時,其實也是希望讓所有關心大溪祭典的人,換個角度重新認識其中的社頭文化,透過各種推廣與認識讓地方社群回歸並參與其中。
 

入口處,迎入眼簾的是整片祭典的燈火意象,的確是第二個過年。在農曆6月24日這天關公聖誕,大溪人全部出動,輪到該年爐主的社頭更是將所有慶典會用上的太子、神器等一一備上。右手邊的文物展示區,玻璃櫥窗內的特色文物,每一項都具有各社團的故事。後方的太子、將軍們讓大家近距離的看清楚這些神明,其實一點也不可怕。最有趣的果然還是體驗走三太子的步法,雖然看起來簡單,卻一點也不好走,同學們試了好幾次才成功。來到空間類型的展區,有存放社團資料的幹事書房,抽屜裡還有活動相關支出,實在是讓人親身體驗了一把當地情懷,香案區及奉茶區也是十分親切,就像在自家門前、馬路隔壁會出現的場景,聽著吳敏惠老師的小故事分享,更拉近了我們與祭典的距離。
 

除此之外在展場中不時穿插讓小朋友也可以感到有趣的空間,一樓的太子爺繪畫區,讓喜愛上色畫畫的小朋友也不會無聊;二樓的三太子裝備吸鐵牆面,我們可以自由裝飾太子服裝上的各種造型、兵器、面部表情等。
 

隨著老師講解進入尾聲,回到入口處左側可以看到,在這棟原為穀倉、現為六廿四故事館的建築中,保留了原建築的某些小部分。我們透過牆面分層拆解的小角落、搭配老照片,漸漸還原了這棟建築的樣貌,在這當中也融合了木博館的理念。建築的修復再利用,不見得一定要修舊如舊,連使用方式也一併回到最初;能夠持續與瞬息萬變的外界互動,讓建築有一個實際的作用並產生效益,與大溪本地人有一個進行式的連結,正是再利用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