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是最能體現台灣文化的藝術」——傳研40經典講座——默島新樂園X舞蹈女神X民俗泰斗

教學工坊
2023-02-07

文/王思蘋
 

日常生活中,當廟會活動使交通受阻時,你的感覺是什麼?是在等待中欣賞表演的熱鬧氛圍,或者煩悶的面對時間的流逝?在當代,各式文化與思潮百花齊放,傳統文化在這之中逐漸式微。而在這之中,廟會繞境活動所帶來的交通壅塞、鬥毆滋事……等事件,在常民心中留下了負面的印象。以「神明降臨人間巡視」為主旨的廟會活動,相關印象不該再是刻板無法翻轉,《默島新樂園》在服裝設計、舞蹈配件、觀演形式……等面向,將台灣美學融入表演之中,展現傳統文化的不同風貌。
 

 

 

 

圖1、傳研40經典講座主視覺設計(圖片來源: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中心臉書粉絲專頁)

圖1、傳研40經典講座主視覺設計(圖片來源: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中心臉書粉絲專頁)

 

2022北藝大建校40周年,同時期與其成立的傳統藝術研究中心籌辦,一同與文化部資產局攜手辦理「傳研40經典講座」。隨著年末將至,講座也臨近尾聲,最後一場講座邀請到何曉玫1院長及林茂賢2教授,以《默島新樂園》(以下簡稱《默》劇)為對談中心,何曉玫以創作者的角度敘述創作經歷,從自身成長經驗談至表演內容與形式的轉變;林茂賢則以觀賞者的視角出發,描繪他眼中《默》劇所帶來的感受,在對談中以幽默的方式,為聽者帶來台灣的文化故事,透過教授的剖析,一窺《默》劇中的特色,進一步的連結表演內容與台灣文化的意義。此外,何曉玫與林茂賢兩人更是認識超過幾十年的老友,在童年時期也有過段共同成長的經歷,兩人以不同角度,一搭一唱的陳述各自對於《默》劇的情懷,詼諧幽默的方式,令觀眾感到印象深刻。
 

 

Who am I?

舞者是一份身體勞動的工作,在討論《默》劇的構成之前,何曉玫首先與觀眾分享了自身身體經驗。對於從小習「舞」的她而言,第一件穿戴在身上的隱形服,便是自出生就生活的家。回憶起老家樣貌,位於宜蘭的老家,外觀為日式建築,能欣賞四季更迭的縁側(外廊),傳統的日本元素,散發著質樸的味道。然而,推開已被改建成大門的「障子(紙拉門)」,映入眼簾的是色彩斑斕的牆面、精緻的雕刻、華麗的陳設……等巴洛克式裝修;此外,空間中式屏風、沙發、小配件……等東方元素也細藏在各個角落。自幼伴隨她成長,充滿異國風味的家,看似格格不入的風格,構成了其身體的「隱形外衣」。這樣特殊、複雜、充滿著各式美學的環境,是何曉玫眼中的「臺式美學」,是她視覺美學的養成經驗。從身處之地融入到自身身體經驗之中,思考身體與空間之間的關係時,無形的經驗影響著她,在求學經歷中、舞蹈構作裡,都有著這份異景情調的影子。
 

 

被發明的傳統

何曉玫自小習民族舞蹈,從華岡藝校後進入至國立藝專(北藝大)就學,師承林懷民,於畢業後,赴美國紐約大學進修。談到自身對於舞蹈的經驗,另她印象深刻的是,她所學的舞蹈動作,居然可以套用在這些所有文化的舞種裡,換上不論是新疆傳統服飾,那所表演的就是「新疆舞」、拿起杯具,所跳的就是「苗女弄杯」,但是在這之中,所有動作邏輯全都一模一樣。但是,所謂新疆舞與苗女弄杯真正的表演動作真是如此嗎?難道傳統是被發明的嗎?那屬於臺灣文化傳統舞蹈是什麼呢?隨著自幼場場不同道具但相同模式的舞蹈演出,或許在此刻,這些疑問已在她的心中深了根。
 

 

衝突的風景

在臺灣的求學告一段落後,何曉玫前進紐約學習不同系統的舞蹈,在紐約的經歷,翻轉了她對台灣文化的思考,她說「在二、三十年前出國紐約回來後,我回首看著自身文化,受到了震驚」,在臺北市景中,劍潭福正宮正是文化衝突的象徵。座落淡水沿線,緊鄰圓山大飯店,位於圓山至劍潭站的中央位置,在捷運上便能看見一道衝突的風景:
 

 

圖2、山、劍潭福正宮、現代建築之都市異景(圖片來源:https://m.xuite.net/blog/balispa543/twblog1/589008069)

圖2、山、劍潭福正宮、現代建築之都市異景(圖片來源:https://m.xuite.net/blog/balispa543/twblog1/589008069)

 

 

圖3、何曉玫敘述臺灣異景(圖片來源:王思蘋)

圖3、何曉玫敘述臺灣異景(圖片來源:王思蘋)

 

市景(山)、廟宇(福正宮)和現代建築(地下道口)的景觀衝擊了何曉玫的內心。怎麼會有這樣的異景產生呢?在景觀規劃的一般流程中,在設計街道家具前會對該地進行基地調查,生態環境與人文歷史皆屬於調查內容之中,為的是讓設計之物因地制宜,融於當地成為「土生土長」的一部份。然而,在這幅景觀之中,充滿的滿滿的衝突:原生的自然生態阻擋了廟宇屋頂的天際線,神明佇立於天空的絕景本已看不見;依偎在旁的現代鋼構建築,猶如從地面生長的異形,成就了整幅畫面的不協調,對於規劃者與使用者而言,這樣怪異的景色,恐怕不是樂見的目標,在現代化的推動下,相似的景色接踵而來,如何在現代化的同時融入在地,興許是考驗規劃者的能力。那麼,作為使用者(觀賞者)的我們可以怎麼做呢?除了學習不同的文化知識外,念頭一轉,這樣的衝突就是屬於臺灣的特色,帶著不同的眼光去欣賞這些不和諧,接納與包容所產生的衝突美感,是臺灣獨有的文化,也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對象。
 

《默》劇的誕生,便是在回應這份衝突,此作品為何曉玫過往作品〈默島樂園〉、〈芭比的獨白〉及〈擁抱日子〉的結合之作。將廟會異景融入表演中,「Everyone have stage」發生在表演者也發生在觀眾身上,眾人自由選擇觀賞位置、無特定座席,是為環境劇場的概念,同時這也是隨意在劇場中走動的形式,重現了廟會活動真實的情況。而之中的特色——三座傀儡高臺裝置,西式揉合中式的裙襯、令人聯想到踩高蹺的裝置,反應著臺洋交織的樣貌。而舞者不斷的變換位置演出,在平地、在藝閣上,與觀眾時而遠近的方式,視為神偶還俗的象徵,人神無限的轉換,是神聖與世俗的融合。
 

 

林茂賢眼中的《默島新樂園》

林茂賢認為在《默島新樂園》這部作品中呈現的是臺灣人的常民生活與普羅文化,從中可以看見共同記憶與集體印象。
 

現代臺灣文化對於林茂賢而言呈現百花齊放的樣貌。臺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集合體,在地名、飲食、節慶、信仰......等方方面面,皆與不同文化息息相關。例如基隆的地名基隆,從雞籠演變而來,有種基地昌榮的涵義,林茂賢指出,台語的ㄍㄟㄌㄤˊ取自凱達「格蘭」而來,這是從原住民文化的族稱音義而來;清領時期帶入了泉、漳、客各種不同的習俗,在1949年後中國各省新移民進入臺灣,在飲食上的水餃、廣東粥、北京烤鴨,文化上的醒獅、京劇、豫劇,從中皆是中式風貌;在節慶文化中,歐美的跨年倒數計時、聖誕節耶誕城、求婚與蜜月也納入了臺灣一般慶祝的行列中;異國文化中的料理,也必須在地化,才能讓臺人吃得新奇又熟悉。在臺灣民俗信仰之中,「無所不拜」的習慣隨處可見,縱使不知道寺廟所供奉的為佛教、道教或是地方信仰的神明,總是要合起雙手拜一下才倍感安心。種種的多元文化,在進入臺灣之際與臺灣相互磨合,所新產出的文化習俗,成為了「新臺灣文化」。
 

《默》劇將不同族群、世代、文化齊聚一堂,在其中得以窺見。觀眾與表演者是這新樂園中的芸芸眾生,在這場表演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支架上的舞者。舞者並沒有特定的角色設定,但是透過其裝置、舞姿與設計元素,他們便讓人聯想到的是八家將、檳榔西施、芭比娃娃,然而,這三種特定角色來自不同文化,不給予舞者特定的角色意義,林茂賢認為,這是屬於《默》劇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
 

最後,林茂賢一再強調,他認為「廟會是最能體現台灣文化的藝術」。舉凡靜態的傳統工藝、文房墨寶至動態的傳統戲曲、民族音樂、陣頭,傳統藝術被保存下來的原因,正是因為廟宇是民間的文化中心,這些技藝皆是因廟會活動存在而誕生的。他認為這些臺灣的特色,風景雖不如歐美、日韓,古蹟歷史不如希臘、中國悠久,但許多民俗節慶卻是臺灣獨有——二月的白沙屯媽祖繞境活動、原住民豐年祭、搶孤、燒王船,特有的表演——電音三太子、宋江陣、十二婆姐陣,這樣的景色是屬於自身特有文化。
 

而《默》劇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臺灣衝突的特色。對於林茂賢而言,他認為這齣劇在構作上反應的臺灣的常民文化,這同時也展現了臺灣是為海島國家的包容性。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外來文化的融合,指出了臺灣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默》劇是何曉玫對於衝突的回應,林茂賢的感想,是對於這份回應的回應。對於衝突的融合,人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可能是對於傳統文化的堅持因而感到憤怒,或者對於特別的融會感到耳目一新,但我想,透過《默》劇對於臺灣文化的轉化,或許在觀賞完此演出後,能以不同的角度包容臺灣包羅萬象的文化。
 

 

圖4、講座一隅(圖片來源:王思蘋)

圖4、講座一隅(圖片來源:王思蘋)

 

1 臺北藝術大教授兼舞蹈學院院長。
 

2 臺中教育大學副教授兼台灣語文學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