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博馆所硕三 谢宇婷
图一:亚洲文明博物馆外观
位于新加坡河畔的历史建筑皇后大厦(Empress Building),亚洲文明博物馆(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以综合性的亚洲古美术、文物收藏,试图向观众展示亚洲文明的群象,是少数以亚洲为整个区域展示的先驱馆舍。最初 1997 年开幕时,亚洲文明博物馆座落在道南学校(Old Tao Nan School),也就是今天土生华人博物馆(Peranakan Museum)所在地,后来随着皇后大厦整修完成,于 2003 年搬迁馆舍。而后在 2014 到 2015 之间,因应新加坡建国五十年,又历经了一次大整修,常设展大幅更动,如今二三楼仍有部分展间在更新中。
该馆在研究出版及教育上也相当用心,除了出版跟馆藏相关的主题著作如亚洲的基督教艺术、娘惹刺绣等,也针对各个年龄层的观众举办不同的导览跟工作坊,包含训练中学生为学生导览员,甚至改编戏剧演出。博物馆也定期为艺术与社会领域的教师举办工作坊,协助教师运用博物馆资源发展课程。该馆亦提供四个月或九个月的博士后研究补助给在物质文化、艺术史或博物馆学等领域的学者驻馆研究。
2015 年重新开馆的亚洲文明博物馆,一改2014 年之前以印度、中国等古文明的地理分区展示,改以主题式的介绍亚洲文明的不同面向,并强调地区之间的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成果。 一楼的主题是「贸易」,第一个展厅「唐代沉船」,是由邱德拔遗产基金捐助,将整批印尼海域打捞出土的唐朝时期沉船陶器与文物纳入馆藏。陶器的展示陈列宛如起伏的波浪,试图营造海洋的意象。展间一侧则是面向新加坡和的玻璃外墙,墙外的流水恰好对应展览的主题,该展间介绍了沉船的发掘、年代鉴定与文物保护,接着试图带领观众回到九世纪的亚洲,包含当时的贸易概况、航海水手的生活、主要的贸易商品、以及瓷器等工艺品反映出的美学品味。
图二 :唐代沉船展厅
接着来到「贸易与思想交流」展厅,该展间首先介绍新加坡在东南亚贸易中所扮演的位置。透过考古发现,证明新加坡扮演的贸易要角远早于 1819 年的莱佛士开港,而是在十四世纪就成为活跃的「淡马锡」港口。再来展览开始介绍当时的热门商品,例如纺织品、陶器,以及当时交易的货币。其中,瓷器可说是关键要角,特别是中国瓷器,其生产与风格影响了越南、泰国、日本与欧洲的瓷器产制。展览另有一区以皇室贵族的收藏为主,展出为荷兰人制作的斯里兰卡象牙雕刻、印度蒙兀儿王朝的文物等。
皇室展区之外,一楼还有一个「当代展厅」,会定期邀请当代艺术家以亚洲文明博物馆的馆藏为灵感创作。目前在此展示的是 The Currents/We Call Home—Arus Berlabuh Kita,由印尼艺术家 Kabul 跟新加坡艺术家 Mintio 与居住、来往于两国的家庭共同创作的。观众可以看到一个个扬起的船帆,由两国皆有的香蕉树纤维制成,上面印有孩童的影像,仿佛他们是出航的水手。航行的主题呼应一楼的贸易主题,是因为有一艘艘不畏千里远征大海的船只,才创造出繁盛多样的海洋文明。年轻的孩童则象征着希望,期许这种跨国的交流可以持续深化地区之间的连结跟友好,作品还搭配声音装置,改编自印尼跟新加坡都耳熟能详的歌谣Dayung Sampan,可惜我不了解这首歌,所以在聆听时没有特别的感受。
图三:当代艺术展间
二楼则以「宗教信仰」为主,展出古代宗教、基督教及中国文人,之后预计还会有伊斯兰艺术还有宗教仪式的介绍。其中藏品最精致、展间设计最好的是古代宗教,分为两个展厅。走进「古代宗教(一)」展厅前,观众会先穿过一条短走廊,两旁有新加坡不同宗教的建筑,除了让观众了解今日的新加坡拥有多元的宗教信仰,也让观众可以一窥各宗教的建筑外观,接着在展间则是欣赏宗教建筑的细部或是内部雕像。一走进展厅,观众便会直面一尊硕大俊美的犍陀罗菩萨头像,具有颇震慑人心的视觉效果。展览简介印度教与佛教的起源,以及受到希腊罗马文化影响的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北部地区),还有佛教在中国与东南亚的传入。接着「古代宗教(二)」展厅,更深入的介绍东南亚各国的不同王朝受到印度教、佛教及耆那教的影响,主要以地理疆界分区介绍。该展厅挑高,光线柔美,坐在中央的座椅上环视四周的神像,让人有静谧祥和之感。随后是亚洲的基督教艺术展区,展出具有亚洲特色的塑像跟神坛,以及中国文人展区,试图呈现中国士人独特的思想、制度与文化。
三楼的主题是「物质与设计」,之后还会增加珠宝等展间,目前开放的展间则有「中国陶瓷」与「表演艺术」,前者从葬礼与仪式、宫廷品味等文化上的使用去介绍,并着重在博物馆的重点收藏,德化瓷。后者则介绍如皮影戏等表演活动。三楼的展间有比较多与儿童互动的设计,例如在陶瓷展间有挖洞设计,让孩童可以用手触摸不同的陶器质感,或是在表演艺术区,布置了一间草屋,并在墙面贴上摄影的输出,搭配对话框提问,也有图腾的拉门设计让观众可以了解图腾及其象征的意涵。
基本上每一个展厅都有提供不同语言的折页,方便非英语母语者可以对照英文的展版文字阅读。然而该折页与展间的呼应设计不甚理想。折页上的文字叙述有编码,但展板文字却没有,且展场动线并不完全按照折页上的文字顺序,让观众在看展时很难对照。博物馆也有特别设计一个导览 App,设计得颇用心,但使用上却不如想像中方便。一方面是内容呈现是文字为主,但观众可能阅读展板文字已颇为疲劳,或是展间昏暗不适合阅读电子萤幕,若是提供精简扼要的语音导览,会比过于详尽延伸的文字介绍要来得实用。或是可以在语音导览后再加上附注的延伸参考,让有兴趣的观众可以自行点开。另一个缺点则是没有考量到许多观众可能是初次参观、时间有限的外国旅客,应该要能设计一个导览让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览馆内精华,但45 分钟的Collection's Highlight(重点馆藏导览)居然只纳入五件展品,即便每件都深入的介绍,可初次造访的观众应该希望尽可能地看到精采的展品,少则半小时十到十五件,多则一小时二十至三十件,应该都还能兼顾每件展品的详尽介绍。
整体而言,亚洲文明博物馆作为一中大型的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藏品,展间的布置灯光也有一定水准,是个值得拜访的博物馆。而且该馆在展示上有三点与一般的古美术展示有所不同,可以看见博物馆的尝试跟创新。
首先是舍弃地理分区改以主题策展,整修前的亚洲文明博物馆是以地理分区划分的,人类学家Emily Stokes-Rees 就认为这样的展示方式只是复数的文化单一主义,并未真正的触及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2013)。因此亚洲文明博物馆勇于跳脱原本的展示框架,尝试以亚洲共通的文化面向去讨论各国的文明发展,是值得鼓励的尝试。但是主题式的叙事如何跟展品紧密结合,并进一步呈现出宏观、多元的史观,让观众不只是看见各国展品的精彩,而是能理解其之间的交互影响跟关联,则更需要持续的努力。就目前而言,展厅的设计虽然采取主题式,但在每个展间介绍展品时还是会以不同地区或是国家的风格作为划分,像是「古代宗教」跟「贸易与思想交流」,观众可以在同一主题下更细致的去比较不同地区的差异,或是观察不同地区之间的影响,然而不同于「贸易与思想交流」中关键的中国瓷器串起不同地区陶瓷的发展,在「古代宗教」展区就较无这样连贯的叙事,观众看完可能只对各地区的宗教文物有粗略的印象。
再来是尝试纳入当代艺术,但在讨论这点时,我想先介绍与亚洲文明博物馆类型相似的集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位于巴黎的集美亚洲艺术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 Guimet) 堪称是亚洲之外收藏最丰富的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数目与质量皆可观,该馆的展示方式与整修前的亚洲文明博物馆相同,但是透过定期举办特展如「浮世绘」、「黄金」等,从不同主题讨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呈现文化的流动、变异性。而该馆与当代艺术家的合作,我认为比亚洲文明博物馆要来得更为创新。亚洲文明博物馆另辟展间给当代艺术家,还是让观众感觉古文明跟当代之间相隔遥远,但集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在2017 年秋天与艺术家Poure Nourry 合作,将她以馆藏为灵感创作的数件作品融入在常设展的展示中,观众可以看到过去与现在的融合,以及当代艺术家跟古代匠师之间的巧妙呼应,这点或许是之后亚洲文明博物馆可以尝试探索的。
另外亚洲文明博物馆的一大特色是呈现出考古跟文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唐代沉船」的展厅。这显而易见的关联其实在大部分的博物馆展示中不会提及,观众走在干净精美的展间,往往不会想到眼前精致鲜活的艺术品,很多是从尘土或着汗水的考古现场挖掘而来的。就这点而言,亚洲文明博物馆让观众在看待文物时,能对其脉络有更多的理解。
综合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亚洲文明博物馆在思考如何展示亚洲的过去与现在。而就实际参观经验而言,如果展览的规划跟导览 App、折页的设计能有更好的搭配,想必会给观众更美好的体验。此外前述提到亚洲文明博物馆丰富的教育与导览活动,可惜此次参访未能观察到该部分,建议日后的参访可以将该部分纳入,更全面的了解亚洲文明博物馆的整体营运。
参考资料:
◆ 馆长导览的展馆影片介绍 ◆ 2013 整修前的 ACM ◆ Stokes-Rees, E., 2013. Making sense of a mélange: Representing Cultural Citizenship in Singapore's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In : Museum Anthropology, Vol. 36, Iss. 1, pp. 33-50. ◆ 集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与艺术家 Poure Nourry 合作的展览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