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
:::

计画执行者:黄心恬
计画时间:2020.7.25 - 2020.9.5



计画内容

「我决定要认识生命了。」内心一旦决定,一切重新排列。后疫情年代,给了大家一个契机重新定义「旅行」,也让我发觉世界运作的法则、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本次计画我将运用艺术之眼,观摩他者(赖唐鸦家庭美术馆、古舞团、台湾宝宝剧场艺术家平台)生命特质的展现,以及时刻变化的永恒特性。身体在岛屿山海之间移动,行囊里是满满对生命的好奇,观赏天空是旅趣也是日常,体悟了云朵永恒变幻的美丽事实,也以此作为创作灵感,用一首儿歌记录了云朵的秘密《云朵背后》。这趟旅程,希冀拓展自身声音/身体的感知范围,进而将对生命的探问和理解,毫不保留的表达于驻地的旅行生活以及表演创作中。

接觸即興共舞工作坊,獨特的個體共同練習傾聽和等待,在相遇時刻展現共舞最美妙的輕盈自在。
接触即兴共舞工作坊,独特的个体共同练习倾听和等待,在相遇时刻展现共舞最美妙的轻盈自在。


计画心得

「原来,有一种旅行叫生活。」某天我醒来时,仍记得的一句话。

请让我试着重新定义旅行:旅,不会永恒固定的停留;行,是一种体验。旅行的定义会跟着时代集体意识而不断变换,旅行的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说也是时时刻刻变化的。但是生命若能找到自己这一期生命的主题意义,带着正在思维的内容启程,在旅途中找到自己而安心回来做自己,最后还能够跟别人介绍自己而各自满意。此时此刻即是一种踏实的生活氛围,不管旅到哪儿,都自带踏实安心的本质,就像日常生活一样的旅行。

其实我想寻觅的是,体验一个家庭生活中具备美感的情境,期待未来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运作这样的美的生活。因为好奇自己还能怎么过生活,我的旅行主题定调于「生命」的探索而展开计画。保有初心,就不会被现象的变动牵着走而迷失。有了信心,旅行地点大幅调整都不担心,反而更安心地敞开接受任何可能。「疫情带来最美的提醒是,彼此的生命息息相关,旅行不再只是自己的事。」忽然之间,旅行孤独探险的心理顿时浮现极大的生活感:我怎么活,我周围的世界会一起变动。

洲际艺游的计画因为疫情而更新,核心定调依然聚焦于从艺术谈生命。「那心恬,妳这段期间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整理閒置的三合院真是不容易,學習分配體力與時間,按部就班清潔、照料各環節。
整理閒置的三合院真是不容易,学习分配体力与时间,按部就班清洁、照料各环节。


一、共舞的生活

接触即兴舞蹈是我在唸研究所之前,就已非常着迷的舞蹈类型,平时也会到不同机构分享亲子接触即兴共舞教学。透过接触,外在的世界成为镜子,映照着千变万化的自己正在舞动,真真实实在每一刻回应我的接触。到台东参加古舞团举办的接触即兴工作坊,进阶班课程的深度学习与舞动动量让我非常满足,也体会到了在疫情期间还能有一个宽敞的空间,能够与他人近距离的接触共舞,交通上也不须有太大的疑虑,太幸福了。与接触即兴好友们相处几天后分离,也让我发现当一群人有共同愿景(希望可以继续健健康康的共舞),我们便不害怕分离,而更珍惜当下的陪伴与聆听。像极了云朵,人与人之间会来也会走,无需强留,仅只欣赏与享受,舞无常。


二、共唱的生活

我认识了一位在苗栗推动美感教育、社区资源整合的青年,他拍纪录片,此外为了让该遇见的人可以有一个安定的空间相识,他还拥有一间咖啡店;我也因此感到了安定,心回家了的那种安心。于是我跟着青年,互相唱和、运作教育部、文化部、民间企业在苗栗的艺术教育推动,透过陶艺家赖唐鸦老师的引荐,让我们进驻了空窗等候主人的三合院。在旅游计画进行中,我却幸运的有了一间屋子可以全心投入创作、实践生活,所以从八月进驻之后的每天都很满意的过着,也因为三合院坐拥山林、屋内自成良好共鸣,我的音乐创作内容也收录了周遭的环境音。听着曲子,彷彿能用全身的细胞歌唱《云朵背后》夏日热情生命力的氛围。

為三合院取名「心苑」,邀請老家生活同仁舉辦品牌共識營,一齊來共食共住、分享生活體會。
为三合院取名「心苑」,邀请老家生活同仁举办品牌共识营,一齐来共食共住、分享生活体会。


三、共鸣的生活

报名了在高雄卫武营举办的宝宝剧场创作工作坊,当中除了有欧洲资深宝宝剧场创作者提供线上谘询与经验分享,更有六位接触过宝宝剧场的艺术家,分别以舞蹈肢体、戏剧分析、音乐设计等三个面向的专业,陪伴学员深入的探索与实作。大家的作品在最后一天以交互式剧场为宝宝们实际展演。

有一种感动,是在事件还未展开的时候,就已经预见了满意的未来,超越时间的共鸣──这是在我坐在前往高雄的高铁上时,冒出来的感受,也提醒着自己要记得好好享受创作过程。我以刚录制完的《云朵背后》作为发想,单纯运用身体探索宣纸的质地,向大家分享云朵永恒变化的特性。做剧场演出很不容易,给婴幼儿的剧场更是要收敛再收敛。大约10分钟的展演,宣纸在三位表演者身上褶皱与舒张、漂移与静止,纸张摩擦的声音与歌曲韵律搭配,展现单一素材的多元可能,简单但不无聊,层次丰富又不复杂。

回推至创作过程,工作坊期间提出我的创作理念时,两位脑性麻痺的参与夥伴,一位摇摇摆摆、一位操控着电动轮椅向我前来,想加入我的创作演出,一起玩玩看宣纸的各种可能。三个人的合作很顺畅,她们很乐意尝试我的点子,也很愿意回馈真实感受。但演出前一晚的顺排后我深感愧疚,在披着宣纸移动的练习中,我希望三人都能找到共通的flow;人尹合作社艺术总监的伊雯老师走过来关心,点出了三个人完全不同的移动律动,为何不善用各自的移动特色来展现移动的本质呢?这时候我才顿悟,原来我以为有一种共通的移动方式可以让三人都舒服,但实际上每个人有不同的移动需求,而真诚面对每一个需要则直接体现了云的多元,诚实展现创作本身绝对的宁静,没有声音的地方也都有了声响,在我的心里回荡着。

我與兩位腦麻夥伴共創,用宣紙展現雲朵永恆變化的移動特性—─無常是常。
我与两位脑麻夥伴共创,用宣纸展现云朵永恒变化的移动特性—─无常是常。


创作,其实从来不是一个人完成的。从灵感的收集到发表呈现,每一个环节都在进行我与我们的连结。艺术创作从独乐乐延伸到众乐乐的过程,如实的认识、观照自己,也让他人感受到「群体共好的态度」,也是疫情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共同愿景。宝宝剧场的演出作为整趟旅程的收敛,在孩子们当下的笑容与眼神凝视的交流,我知道所有的生命本质都是那么纯粹而良善,只是有时候大人会忘记,甚至会忘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整个世界的运作。于是,创作者有一个使命,都得回归到最核心的探问:诚实看见自己的生命热情所在,然后不论艺术形式尽情的表达,让感动延续。

原来我们不孤单,全球网络底下的当代社会不再是单一个体独自运作,而是透过「群」的生活,体会「群」的资源整合,体现「群」的影响力道。期待未来可以有更多机会与台湾各地、世界各地重视群的共好的生活艺术家继续学习、继续对话。

我和一位三年級的妹妹,下課在沙灘留言,看著大海幫自己充電。
我和一位三年级的妹妹,下课在沙滩留言,看着大海帮自己充电。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