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教学与学习中心 许妍甄
「你希望自己以后被人家认为你的专长在那里、你自己最有兴趣的是什么,这样才能走到长远。」
接触击乐的学习过程
「我能够学习音乐是非常幸运的」,珮菁老师就读晓明女中时,考量家里环境无法负担昂贵的乐器,选择了钢琴和打击乐双主修,也是第一次正式修习打击乐,当时甫归国的朱宗庆老师,在台湾各地国、高中招募对打击有兴趣的学生,在台中念书的珮菁老师,利用每个周末北上跟其他学生一起练习,成为年纪最小的创团成员,并在18岁时成为乐团首席!
曾在国中时参加国际音乐夏令营,珮菁老师看见许多国际着名打击乐老师,在那里感受到打击乐的不同可能性;在朱宗庆打击乐团学习不同的打击乐器、不断的舞台演出机会,也认识很多来自各国的打击乐手;进到国立艺术学院接触到不同的乐种,如钢鼓音乐、甘美朗等,这样的学习历程与交流,同时也开阔自己的视野。这样的学习历程也影响对于教学的看法。
六根棒子的训练与表演
「在高中的音乐营第一次看到美国大师演奏是用四根棒子,实际上也没有试过,所以严格来讲,我到大学之前都是用两根棒子的」,直到大学,有幸邀请国际马林巴琴演奏家安倍圭子来台,「当时在台下看到他的演出,两根棒子、四根棒子快速精准的,再看到六根棒子…那时候根本是傻眼了。」有段时间珮菁老师赴东京与安倍圭子老师学习,在练习日本童谣变奏曲、木琴协奏曲等老师的作曲,发觉安倍老师的音乐表达很丰富。直到美国读书的时候,发现四根棒子的侷限性及为追求更丰富的音乐表现,珮菁老师便决定挑战六根棒子,但由于老师的手很小,在握法上无法沿用过去四根棒子的独立式握法,于是珮菁老师开始研究适合自己的握法,也许来自珮菁老师对于音乐的热情,以及勇于接受挑战、尝试的性格,在慢慢摸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握法,也开始六根棒子的演出。
对击乐的教学理念
即便已在学校任教,仍然坚持演奏,「实际的经验在教学时候帮助真的非常的大」,诸如乐器摆放的位置、不同乐曲间的转换、速度、美感等等,透过舞台演出,让自己的耳朵、眼睛打开,与团员、环境相互调和,才能成就最完美的音乐演出,珮菁老师也说,「希望让学生感受到一个艺术家在过程里面不是短暂的,而是要长时间保持在一个很好的状态」,学艺术的人往往特别敏锐,在不断追求音乐的过程,也有很多必须面对自己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但是累积起来的才会是最精细的」。
除了在于技巧的训练之外,珮菁老师始终坚持对音乐「本质」的追求。老师提到在北艺大的学生往往都是最优秀的,「我的工作就是看他的诠释、表达,有没有深入了解作曲家所写的东西,充分理解背后传达的意思」,老师说很多时候学生执着在技巧的追求,但是音乐的本质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如果只是表现技巧、精准的打在每个点上,却是无法呈现给观众的,「音乐表达是生活的一部分」,珮菁老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乐曲的意义,从作曲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在每个小节中试图引导学生说出他的感受与理解,进而讨论情绪感受的音乐表现等,让学生透过言语内化后,再经由手、经由琴槌,将感受融入在音符里,传达给观众。在实际参与课堂后后发现,在老师温柔的声音背后,其实酿着极具厚实而坚毅的教学态度。
「很多学生可能很优秀,但是当你看到很多不同演奏,这个会给你内在非常多的感受」,鼓励学生参加夏令营、报名国际比赛,透过舞台刺激自己;或是鼓励学生举办音乐会,有目标的挑选曲子,让自己保持在最佳状态,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挑战不同的曲风,适时的走出舒适圈,让自己的音乐路更为宽广。虽然老师指导的学生不少,但是演奏风格却完全不同,「因为我觉得艺术家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我所做的就是启发他们」。
「台北艺术大学的学生对我来说不是一般的而已,而是他要成为一个老师、一个演奏家,要知道所有事情的缘由脉络、未来的发展是什么,他自己本身训练的过程很重要。我也会教同学们怎么走路、敬礼,服装仪容等等,教学上很多东西是是不变的,现在多一点的是眼界很容易被打开。」
对于艺术教学的未来式
打击乐算是现代被注重的乐器之一,打击乐的世界很大,要学的东西、可以做的事也很多,与跨界合作的可能性也很高,在合作的过程中你可以更清楚自己的角色与位置,「这些路很宽广,最重要的是学生愿不愿意自己打开,自己找到方向,吸收了再强化」,珮菁老师鼓励学生们,多去探索、将视野打开,「你希望你自己以后被人家认为你的专长在那里,你自己最有兴趣的是什么,这样才能走到长远。」
后记
老师分享第一次演奏六根棒子《水艺》,当时朱宗庆老师听了觉得「像是为六根棒子而六根棒子」,于是老师又请作曲家重写了《鼓舞》,「对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但是我不能放弃,因为作曲家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写的,我就疯狂的练习,通过这个过程,我的演奏技巧就有所提升」。在与珮菁老师访谈的一个小时,感受到老师对音乐的热情、不怕困难、勇于接受挑战,在教学上温柔却坚定、柔软而强大,教学时是最专注的观众、在舞台上却是学生眼中最耀眼的击乐演奏家!
◆ 吳珮菁老师访谈影音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