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 劉紹基
翻開潘娉玉老師的履歷,不難發現她當老師以前,曾經是藝術雜誌的採訪編輯、基金會的專案企劃、美術館的研究助理⋯⋯除了長年在行政、教學工作外,她也是一名產量極高的藝術家。如此八面玲瓏的她,在2004年起擔任北藝大美術系的兼任講師,自2013年成為助理教授後,在北藝大教書已經超過十五年。追根溯源,潘老師是怎樣開啟她的學藝之旅?她又是因為什麼原故,在成為藝術家之外再增添一個老師的身份,並開始這一場馬拉松式的教學長跑?她經年的創作又是如何影響她的教學理念?
潘娉玉老師從國中已經開始了她的求藝之路。由於潘老師曾經在比賽中得獎,讓她起了念美術實驗班的唸頭。在就讀福和國中的美術實驗班時,她感到單純的快樂。度過單純快樂的國中生涯後,潘老師和每個學生一般,必須面對人生必修的課題:生涯規劃。家人希望有一個當老師的女兒,所以期待她可以往師班專科學校進修,不過潘老師自己卻有唸大學的打算,因此她在升高中時「刷了小詭計」:「在考的時候,我故意考不上師專」。考不上師專,只好「順理成章」地在中正高中美術班繼續藝術探索;但求學路上是一關又一關,升上高中也意昧着她要開始為唸哪一所大學而煩惱。「那時師範大學也是很高的目標,也是因為有公費,那當時的父母都會希望我們走這條路」,但潘老師表示因為當時學畫學久了,不想被保守的氛圍籠罩自己的學習環境,所以沒有就讀師範大學的意願。
時值潘老師升上高二,她偶爾在報紙翻到國立藝術學院第三屆畢業展的消息,因而認識到在蘆洲還有這樣的學院,於是決定前往見識。參觀以後她便下定決心要去這個地方升學,從此和這所學校結下深厚的緣份。
「前陣子我在翻之前的資料才發現高中的成績不太好,」潘老師笑着說:「所以其實在高中的時候我會覺得,可能在學科上面沒有辦法有很優秀的表現,所以我就拼術科。」不過有時候不是努力過就會成功,潘老師那一年並沒有考上國立藝術學院,但她沒有放棄,並決定直接重考。第二年潘老師終於考上這所心儀的學院。「我還記得我爸拿著那個成績,還說:『我們家終於有人成績可以唸師範大學』,但是我說我第一志願填國立藝術學院,我爸爸整個超生氣。」父親陪着潘老師去到那時候的臨時校區,發現地方破舊,更為女兒的選擇擔憂。「我那時完全不在意。我看到有一個學長他正在翻模,他就很小心的把雕塑的模板搬去其他地方,我那時候看了就有一種覺得好神聖的感覺。」看到學長在創作歷程中的狀態,讓潘老師覺得自己選對了學校。
「回頭來看,大學的歷程對我人生來說是個蠻大的轉捩點。」
自由的學術風氣,彈性的課程設計,加上有足夠的資源讓學生作多方面嘗試,潘老師五年的大學生活可以好好探索最適合自己的東西。「從我選擇不唸師範大學,大家就可以知道我沒有想要當老師,到碩士,我都沒有想說要教書」,大學畢業的潘老師還沒有要教書的志向,但對於已經學會創作的她在畢業以後最恐懼的,是沒辦法繼續創作下去,所以她選擇去台南藝術學院唸研究所。
在研究所進修,結識到來自不同學校的同學,潘老師才發現每個學校都有不同的風格。例如潘老師受過的訓練比較講求實作,但不太強調論述,所以其他學校的學生理論方面會稍勝一籌。因此在碩士班,讓潘老師面臨全新的挑戰,更藉此補足了以前大學缺少的東西。「後來我才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其實創作是一種實踐性的知識。」即使書到用時方恨少,但潘老師領悟到雖然透過讀書學習知識有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高更遠;但歷經創作累續而成的知識又是另一回事。「他形成的很慢,我在寫我的碩士論文,寫了和自己創作的東西,我發現我從創作的過程當中,也有形成知識,可是卻要花費非常多年。」潘老師指出經過多年教學如何寫創作論述的觀察,發現創作者普遍不太喜歡寫自己的論述,這會導致知識無法繼續傳遞下去。因此,她認為將創作經驗變成知識其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大學的這個學習可能是所謂創作方法的區塊;到碩士可能就已經變成如何研究創作的一種訓練。」從研究所獲得如斯領悟,冥冥中對潘娉玉老師之後的教學有很大的影響。
「畢業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好好找一個經濟獨立的工作,又讓我可以繼續創作。」
在研究所畢業以後,潘老師嘗試過很多不同的工作。「我第一份工作是《新潮藝術》的文字採訪編輯。一般美術畢業生都會做平面設計,但是我就是去當文字編輯。」這一份工作讓老師瞭解所謂的藝術圈是什麼。由於工作上的需要,老師和不同的區塊如美術館、博物館、商業機構甚至當時新興的職業如策展人、畫廊經紀人等,建立好聯繫,潘老師的世界觀也因而擴大。
在雜誌工作一年之後,為了尋找喘息、創作的空間,潘老師回到北藝當助教。「回來學校工作,那在工作的時候比在媒體工作比較有時間可以創作,有一些作品產出,我又申請了亞洲文化協會的獎助學金可以去美國半年,6個月去紐約舊金山。」經潘老師兩年的北藝助教時光,當中包括她善用兩個暑假的時間到外國駐村交流,潘老師決定離開這個工作,繼續她的「留學夢」。
美國的駐村經驗對潘老師建立國際視野有很大的幫助。潘老師從美國回來後便運用她的國際視野陸陸續續在不同地方工作,例如國藝會的機構人員,從中她亦更深入了解公務部門的行政工作。後來學校爭取到關渡美術館開始營運的經費,所以老師又回到美術館工作。
「我覺得創作的訓練某一定程度發揮蠻大的作用,因為我了解創作是什麼回事,是從無到有的實踐。」
不論是媒體或者是美術館,大範圍來看都算是美術相關的行業,但在美術館的工作更複雜,工作之餘還要兼顧研究計畫案。所幸潘老師在創作訓練中得到啟發,以從無到有的創作能力解決問題。「我常和同學說,創作的能力能發揮的可能性很大。那也包括在教學的部分。」因緣際會,潘老師在美術館工作之外開始在學校兼課,後來也正式成為北藝的老師。
潘老師眼中的教學形式一方面要把她之前學到的東西繼續傳遞下去,就像其他許多老師對她的幫助一樣;另一方面則需要觀察她在求學的時候曾經想學卻學不到的知識。為實踐這兩點,潘老師的課堂裏不把教室分類,她也沒有指定要開什麼課程,因為她會思考學生需要什麼設計什麼樣的課程對他們最有幫助,在授課時,她也很着重學生的動態。
「我一開始都是菜鳥,不知道定期的教學目標可能會對他們(學生)有什麼影響,蠻多的課程一開始會設定一個目標,第一年試了就會發現反應不是我預期的,結果他們覺得壓力很大,等到第二次,我就會一直調整,剛開始的前五年,我都花蠻多時間在設計不同的課程。」調節教學方法和裏面的細節、怎樣引發學生的興趣,對潘老師來說都是有趣的挑戰。每當她覺得課程調節已大致順暢的時候,就會有設計新課程的衝動。潘老師覺得教學就如創作一般,只是面對的不是材料而是人,有時候她會刻意不讓學生知道她的目的是什麼,而是讓他們直接去體驗、探索,等課程結束後自會看到他們的轉變和改變。
「很多人覺得創作是很神秘的沒有辦法教,但是我覺得其實他是有啟發的方法。」
潘老師常常強調要把創作的實踐變成知識傳遞與延續,過去的工作經歷雖然辛苦,但有助她在創作之外建立對其他專業領域的了解,從而更知道教學當中要扮演什麼角色。「人生經驗回饋了我,我在創作的時候可以超越我原本的設想。高中的時候我的夢想是想做專職藝術家,但卻不知道什麼意思,但是經歷了這些,我會更知道自己的角色。」
擁有這樣的人生歷練,也讓潘老師的創作上出現了轉向。從前她的作品都圍繞着自己的情感。「如果追溯到比較早的作品,你會發現我的創作軸線一直在情感的部分,我談到了在創作在探索自我,生命意義。大學的時候我創作主題圍繞著人,可是我那時候遇到什麼事情就會變成我創作題材。」到後來當潘老師從新梳理創作經驗,她發現自己熱愛創作的原因在於尋求更被廣泛注意的狀態。
「體驗到這一點的時候,創作實踐也是知識,因為通過了這麼多年,才有答案。」找到答案之後,潘老師的藝術有了新轉向。她決定不再以作品尋求個人的關注,相反地她會想要知道,她的作品會不會幫助到有同一樣困境的人。以她近年致力創作的《家傳食譜》系列為例,她以抽離的手法包裝感情,並不指定自己的家庭,而是談論更多人的家庭。她認為如果她能夠當一個很好的創作者,應該思考作碞要怎麼傳達給人,如何讓人在低潮的時候透過觀看這個作品的經驗獲得有繼續生存下去的動力。
在訪談中,潘老師曾說過她剛擔任老師時,很喜歡問學生人生和創作哪一個比較重要,而她的答案是人生比較重要。因此她的求藝之旅一路走來都是現實和創作並駕齊車,不為創作犧牲人生,反而把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當成養份,滋養自己的創作。「創作給我們很大的力量去面對人生,不應該把這兩件事情分開。」潘老師為我們梳理了她從求藝到傳藝的心態轉變,從不想當一個老師到領悟到創作實踐是必需傳遞的知識,她的生命經驗正正是就一場最有啟發性的藝術實踐。
◆ 108年度教學優良教師—潘娉玉老師訪談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