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
:::

撰文/剧场艺术创作研究所 刘绍基


翻开潘娉玉老师的履历,不难发现她当老师以前,曾经是艺术杂志的采访编辑、基金会的专案企划、美术馆的研究助理⋯⋯除了长年在行政、教学工作外,她也是一名产量极高的艺术家。如此八面玲珑的她,在2004年起担任北艺大美术系的兼任讲师,自2013年成为助理教授后,在北艺大教书已经超过十五年。追根溯源,潘老师是怎样开启她的学艺之旅?她又是因为什么原故,在成为艺术家之外再增添一个老师的身份,并开始这一场马拉松式的教学长跑?她经年的创作又是如何影响她的教学理念?

从求艺到传艺─潘娉玉老师的创作实践

潘娉玉老师从国中已经开始了她的求艺之路。由于潘老师曾经在比赛中得奖,让她起了念美术实验班的唸头。在就读福和国中的美术实验班时,她感到单纯的快乐。度过单纯快乐的国中生涯后,潘老师和每个学生一般,必须面对人生必修的课题:生涯规划。家人希望有一个当老师的女儿,所以期待她可以往师班专科学校进修,不过潘老师自己却有唸大学的打算,因此她在升高中时「刷了小诡计」:「在考的时候,我故意考不上师专」。考不上师专,只好「顺理成章」地在中正高中美术班继续艺术探索;但求学路上是一关又一关,升上高中也意昧着她要开始为唸哪一所大学而烦恼。「那时师范大学也是很高的目标,也是因为有公费,那当时的父母都会希望我们走这条路」,但潘老师表示因为当时学画学久了,不想被保守的氛围笼罩自己的学习环境,所以没有就读师范大学的意愿。

时值潘老师升上高二,她偶尔在报纸翻到国立艺术学院第三届毕业展的消息,因而认识到在芦洲还有这样的学院,于是决定前往见识。参观以后她便下定决心要去这个地方升学,从此和这所学校结下深厚的缘份。

「前阵子我在翻之前的资料才发现高中的成绩不太好,」潘老师笑着说:「所以其实在高中的时候我会觉得,可能在学科上面没有办法有很优秀的表现,所以我就拼术科。」不过有时候不是努力过就会成功,潘老师那一年并没有考上国立艺术学院,但她没有放弃,并决定直接重考。第二年潘老师终于考上这所心仪的学院。「我还记得我爸拿着那个成绩,还说:『我们家终于有人成绩可以唸师范大学』,但是我说我第一志愿填国立艺术学院,我爸爸整个超生气。」父亲陪着潘老师去到那时候的临时校区,发现地方破旧,更为女儿的选择担忧。「我那时完全不在意。我看到有一个学长他正在翻模,他就很小心的把雕塑的模板搬去其他地方,我那时候看了就有一种觉得好神圣的感觉。」看到学长在创作历程中的状态,让潘老师觉得自己选对了学校。


「回头来看,大学的历程对我人生来说是个蛮大的转捩点。」

自由的学术风气,弹性的课程设计,加上有足够的资源让学生作多方面尝试,潘老师五年的大学生活可以好好探索最适合自己的东西。「从我选择不唸师范大学,大家就可以知道我没有想要当老师,到硕士,我都没有想说要教书」,大学毕业的潘老师还没有要教书的志向,但对于已经学会创作的她在毕业以后最恐惧的,是没办法继续创作下去,所以她选择去台南艺术学院唸研究所。

在研究所进修,结识到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潘老师才发现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风格。例如潘老师受过的训练比较讲求实作,但不太强调论述,所以其他学校的学生理论方面会稍胜一筹。因此在硕士班,让潘老师面临全新的挑战,更借此补足了以前大学缺少的东西。「后来我才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其实创作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即使书到用时方恨少,但潘老师领悟到虽然透过读书学习知识有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高更远;但历经创作累续而成的知识又是另一回事。「他形成的很慢,我在写我的硕士论文,写了和自己创作的东西,我发现我从创作的过程当中,也有形成知识,可是却要花费非常多年。」潘老师指出经过多年教学如何写创作论述的观察,发现创作者普遍不太喜欢写自己的论述,这会导致知识无法继续传递下去。因此,她认为将创作经验变成知识其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大学的这个学习可能是所谓创作方法的区块;到硕士可能就已经变成如何研究创作的一种训练。」从研究所获得如斯领悟,冥冥中对潘娉玉老师之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影响。

「回头来看,大学的历程对我人生来说是个蛮大的转捩点。」


「毕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好好找一个经济独立的工作,又让我可以继续创作。」

在研究所毕业以后,潘老师尝试过很多不同的工作。「我第一份工作是《新潮艺术》的文字采访编辑。一般美术毕业生都会做平面设计,但是我就是去当文字编辑。」这一份工作让老师了解所谓的艺术圈是什么。由于工作上的需要,老师和不同的区块如美术馆、博物馆、商业机构甚至当时新兴的职业如策展人、画廊经纪人等,建立好联系,潘老师的世界观也因而扩大。

在杂志工作一年之后,为了寻找喘息、创作的空间,潘老师回到北艺当助教。「回来学校工作,那在工作的时候比在媒体工作比较有时间可以创作,有一些作品产出,我又申请了亚洲文化协会的奖助学金可以去美国半年,6个月去纽约旧金山。」经潘老师两年的北艺助教时光,当中包括她善用两个暑假的时间到外国驻村交流,潘老师决定离开这个工作,继续她的「留学梦」。

美国的驻村经验对潘老师建立国际视野有很大的帮助。潘老师从美国回来后便运用她的国际视野陆陆续续在不同地方工作,例如国艺会的机构人员,从中她亦更深入了解公务部门的行政工作。后来学校争取到关渡美术馆开始营运的经费,所以老师又回到美术馆工作。


「我觉得创作的训练某一定程度发挥蛮大的作用,因为我了解创作是什么回事,是从无到有的实践。」

不论是媒体或者是美术馆,大范围来看都算是美术相关的行业,但在美术馆的工作更复杂,工作之馀还要兼顾研究计画案。所幸潘老师在创作训练中得到启发,以从无到有的创作能力解决问题。「我常和同学说,创作的能力能发挥的可能性很大。那也包括在教学的部分。」因缘际会,潘老师在美术馆工作之外开始在学校兼课,后来也正式成为北艺的老师。

潘老师眼中的教学形式一方面要把她之前学到的东西继续传递下去,就像其他许多老师对她的帮助一样;另一方面则需要观察她在求学的时候曾经想学却学不到的知识。为实践这两点,潘老师的课堂里不把教室分类,她也没有指定要开什么课程,因为她会思考学生需要什么设计什么样的课程对他们最有帮助,在授课时,她也很着重学生的动态。

「我一开始都是菜鸟,不知道定期的教学目标可能会对他们(学生)有什么影响,蛮多的课程一开始会设定一个目标,第一年试了就会发现反应不是我预期的,结果他们觉得压力很大,等到第二次,我就会一直调整,刚开始的前五年,我都花蛮多时间在设计不同的课程。」调节教学方法和里面的细节、怎样引发学生的兴趣,对潘老师来说都是有趣的挑战。每当她觉得课程调节已大致顺畅的时候,就会有设计新课程的冲动。潘老师觉得教学就如创作一般,只是面对的不是材料而是人,有时候她会刻意不让学生知道她的目的是什么,而是让他们直接去体验、探索,等课程结束后自会看到他们的转变和改变。

「我觉得创作的训练某一定程度发挥蛮大的作用,因为我了解创作是什么回事,是从无到有的实践。」


「很多人觉得创作是很神秘的没有办法教,但是我觉得其实他是有启发的方法。」

潘老师常常强调要把创作的实践变成知识传递与延续,过去的工作经历虽然辛苦,但有助她在创作之外建立对其他专业领域的了解,从而更知道教学当中要扮演什么角色。「人生经验回馈了我,我在创作的时候可以超越我原本的设想。高中的时候我的梦想是想做专职艺术家,但却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经历了这些,我会更知道自己的角色。」

拥有这样的人生历练,也让潘老师的创作上出现了转向。从前她的作品都围绕着自己的情感。「如果追溯到比较早的作品,你会发现我的创作轴线一直在情感的部分,我谈到了在创作在探索自我,生命意义。大学的时候我创作主题围绕着人,可是我那时候遇到什么事情就会变成我创作题材。」到后来当潘老师从新梳理创作经验,她发现自己热爱创作的原因在于寻求更被广泛注意的状态。

「体验到这一点的时候,创作实践也是知识,因为通过了这么多年,才有答案。」找到答案之后,潘老师的艺术有了新转向。她决定不再以作品寻求个人的关注,相反地她会想要知道,她的作品会不会帮助到有同一样困境的人。以她近年致力创作的《家传食谱》系列为例,她以抽离的手法包装感情,并不指定自己的家庭,而是谈论更多人的家庭。她认为如果她能够当一个很好的创作者,应该思考作碞要怎么传达给人,如何让人在低潮的时候透过观看这个作品的经验获得有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

在访谈中,潘老师曾说过她刚担任老师时,很喜欢问学生人生和创作哪一个比较重要,而她的答案是人生比较重要。因此她的求艺之旅一路走来都是现实和创作并驾齐车,不为创作牺牲人生,反而把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当成养份,滋养自己的创作。「创作给我们很大的力量去面对人生,不应该把这两件事情分开。」潘老师为我们梳理了她从求艺到传艺的心态转变,从不想当一个老师到领悟到创作实践是必需传递的知识,她的生命经验正正是就一场最有启发性的艺术实践。

◆ 108年度教學優良教師—潘娉玉老師訪談影片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