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何蕙君
109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校內成果發表會,於110年7月2日(五)上午10:00~12:00,由教學與學習中心陳俊文主任主持,通識教育中心陳致宏教授與美術學院涂維政教授擔任計畫分享人,帶來《通識核心課程教材深化與PBL教學法之實踐研究:以「學與思:經典中的人生智慧」課程為例》、《流域美學藝術創生計畫─行動教室》兩個精彩的主題,討論教學現場的學與思的體現、創作語言的廣與深的對話。
「學與思:經典中的人生智慧」/陳致宏老師
在「學與思:經典中的人生智慧」這門課的規劃中,陳致宏老師針對藝術學子富含創作的特質,以莊子思想為選材,使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帶領學生從錦織的文本中,細細梳理莊子讀本的內涵與精神。
為什麼選擇PBL教學法呢?PBL教學法為醫學、理工領域系常見的教學模式,是以解決問題為核心目的,學生透過師長引導,能夠自主發掘問題並思考解決方法,此教學法促使教學現場不單只是師長單向對學生輸出知識,是以發散式的方式,讓同學在思辯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團隊合作、知識輸出與實踐等軟實力。致宏老師希望在課程中提升學生閱讀、問題思辨、經典詮釋能力,決定將PBL教學法使用於人文領域中,並已富有藝術家色彩的莊子作為課程選材,將教學現場視為是一場教學實驗的進行,尋找文史哲領域中PBL的策略與奠定實踐模式。
課程的參與者分為教學團隊與學生群,教學團隊由致宏老師與教學助理組成,透過教學社群進行每週的課後討論,分析學生學習狀況、提升教學方式;學生群透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並由教學助理進行協助文本閱讀,最末由團隊以簡報、創作實踐等方式呈現教學成果。
在課程規劃中,將同學分為四個小組,每一小組皆由三個相異學院的同學所組成,學生以音樂、影像、肢體、色彩等專業作為媒介,集結不同感官的創作者,開展一場知與學的對話。每週的課堂時間由致宏老師以一週一單元的方式,解讀〈逍遙遊〉、〈其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等篇章,期待學生不拘泥於文本中的句讀與辭義訓詁,而是能透過莊子思想,反思學習的本質,並且去思考問題的產生與背後的脈絡,以王弼的「意象言」三層次做為思維引導,如同張藝謀導演之電影《英雄》,以「手中有劍,心中亦有劍」、「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的層次推進,帶領同學以不一樣的視野,提升藝術鑑賞與創作能力,終能成走向「莫若以明」的境界。
透過期末問卷質與量之統計,同學表示閱讀能力與問題思辯的能力皆有明顯的提升。致宏老師也提出教學實務中的反思,其一為同學文本能力強弱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如何提升同學基本閱讀能力;其二為增強通識課的學習動機與意願,促進同學自主學習與參與動機,為重要的思考方向。
在討論的最後,舞蹈學院的曉玫老師分享她的實際經驗:「上共同科能與外系同學一起上課,是很棒的學習刺激,也在共通科的課堂中得到許多創作的來源。當同學們創作碰見瓶頸時,不一定在特定領域的技術能夠解決,而是可以到不同的知識面去成長」。師長們期待能夠帶給同學的,不僅是一門通識課程,而是在走出校園之後,漫長從藝的道路中,一路伴隨的生命氣質。
「流域美學藝術啟動計畫──行動教室」/涂維政老師
在聽完教室內的學習樣貌之後,接續由維政老師分享,他如何帶著學生緣山而行,開啟面朝大海的「行動教室」。
維政老師自身的創作之中,其內涵多與想像中的考古有關,包含共同文化記憶、虛構的考古事件,以及將社會體制收納於多寶格之中的方式呈現。維政老師以自身的創作為本質,結合服務學習、美感教育與特色教學、深耕計畫與USR等較學計畫,最終以「行動教室」的概念作為教學方法。
少了建築物去界定教學現場的範圍,維政老師的行動教室學習場域不限於校園,學習對象也不限於老師。在非典型的展場框架下,他帶著學生進眷村踩大街、在遺址旁演奏浮球樂器,用藝術踏遍淡水流域,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與社會、企業、環境連結,進而形成學習、溝通,最終創造藝術事件。
在行動教室裡,老師與學生是名為「ASUT」藝術啟動團隊,在團隊中有在職班、大學部學生,分別帶著各領域專長與相異的人生經驗,卻共同有著無目的性、無功利性、反思性的特質,一同在團隊中進行行動與計畫。隨著時間的團隊的成員因畢業或入學的來去,在這個充滿流動的組成中,多種的創作形式與多元的觀點,如同活水般匯流成河。
在淡水河的流域與北藝人的領域之間,維政老師帶領著ASUT藝術啟動團隊執行過「整船的咱」、「大字漂向西北」、「流域美學藝術創生活動」等行動計畫,透過學生與藝術家、當地居民與場地三者的互動,學生以身體感實際參與,思考流域文化特質與自身創作脈絡之關係,融合在地符碼進行一場藝術創作。
本學年的流域美學藝術啟動計畫,分別為「佔領淡水河──戰略形勢估量行動」、「淨河──垃圾藝術嘉年華」兩件。「佔領淡水河──戰略形勢估量行動」的起源,來自於乘載淡水流域記憶的竹圍工作室,在25年週年時決定結束經營,團隊以訪談的方式紀錄過往的歷史,所集結的作品開始有種戰略意味,因此取名為「佔領淡水河」,除了展示人與淡水河互動的藝術,也進行「藝起行軍」行動藝術、「如果大地是一封信」工作坊,以觀音山的沙土進行創作,在工作坊課程中,學員拂去歷史的塵埃,進一步了解在地脈絡,深刻的連結在地文化與作品內涵。「淨河──垃圾藝術嘉年華」則是號召一般民眾、北藝學生與天下雜誌合作,前往社子島進行淨河,並且以垃圾製成藝術作品、服裝,舉辦歹物仔(pháinn-mih-á)、歹物仔衫褲(pháinn-mih-á sann-khòo)為題的比賽,因疫情嚴峻,原先規劃的沉浸式劇場、手作工作坊無法展示,期待明年再接續執行此計畫。
在分享的最後維政老師也提出執行的反思與實地執行上的不易之處,像是藝術家是否會工具化的程度與拿捏,或是在缺乏溝通與配套的情形下,藝術家、地方民眾與公部門三方無法取得共識,如何去緩和意見的拉扯,在走出教室與創作之外,也帶著學生實際上了社會責任這一課。
名為北藝的起飛地
在PBL與行動教室教學法中,致宏老師以莊子為輪,維政老師以淡水流域為軸,兩位老師以引導者的姿態,重新建構學習的樣態,看似相異的教學法中,本質上都是帶領著學生回到自身,開啟面對外在事物的覺知與人文關懷的能力。
課程會在有限的時間內結束,而創作是無盡的學習累積而成,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校內成果發表會中,兩位老師讓我們看見教學現場的樣態,如同維政老師在結尾所說:「藝術,是開始」,教學現場的各種可能,也在各種面向進行著。
▸ 109年度教學實踐計畫校內成果分享會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