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何蕙君
「每一個地方的博物館都會因應他不同的文化脈絡、博物館做了一個社會工具的期待而發展出不同的特質,不僅將成熟的國家的案例介紹分析,更是透過不同國家的這些博物館學、博物館實踐的討論,讓大家更清楚博物館是一個社會工具,他要回應各自的文化脈絡的文化議題、社會議題」,在貞燕的老師的教學現場中,結合自身的經歷,帶領學生以由外向內的視野,建立臺灣的博物館學的各種姿態樣貌。
在日求學經驗
遠赴國立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就讀博士班的貞燕老師,從事博物館與地方關係研究,博士論文取材與發想,源自於臺灣在一九八零年代以後,推動社造社區營造運動、地方文化館拉或者社區博物館,其概念受到日本很大的影響。「臺灣的社造模式跟日本的一些町內活動形式相仿。雙方台灣社造參與者也會定期去跟日本交流密,選擇做這個研究題目的時候,已經有比較研究的關懷,希望透過日本求學經驗,回來台灣之後提供一些不同的、更比較深入的觀點」。
在進入教學現場之後,老師對於在地文化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
「在回來之後更加了解臺灣博物館跟地方的關係以及相關政策,我慢慢發現我的日本經驗或者是在日本做的一些研究,意義並不在於直接提供給臺灣做參考,而是透過比較研究的觀點,讓我們更清楚在地方博物館的這個領域裡頭,他有很強的一種文化脈絡性,那每一個文化脈絡裡頭遇到的問題,他有的特殊的資源都不一樣」。貞燕老師透過敏銳的觀察與分析,以自身研究關懷的觀點進行研究,並希望將日本經驗融入臺灣博物館學門中,提供博物館領域更豐饒的研究方式,一面追尋著自身的博物館課題,同時思考如何以「博物館」作為工具來回應。
( 照片提供姚郁紋 )
多重視野的的課程設計
在談到課程設計時,貞燕老師提到博館所創所老師王嵩山教授的「臺灣博物館學」理念。貞燕老師解釋:「我們不認為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博物館學,有一套標準的操作程序。我們不認為博物館學僅是教給學生一些經典的、典範的博物館方法。我們希望透過研究與教學,帶學生體會臺灣博物館的課題,推動能夠跟臺灣博物館連結、能與臺灣博物館面對的問題去對話的『臺灣博物館學』」。
在北藝大博館所清晰的教學架構中,將每個領域專長的師長網羅其中,透過不同課程內涵知與學的對話,共同提升師長與學生的研究視野。在貞燕老師的課程設計裡,以「文化脈絡的博物館學」、「臺灣本地觀點回應本地的課題的博物館學」作為兩大核心思考,並使用「東亞博物館專題」、「博物館與地方」、「博物館與無形文化資產」三門課程,來進行博物館學的討論。
「東亞博物館專題」,貞燕老師以日本的博物館為例,談論博物館發展的區域性與社會性。「博物館與地方專題」、「博物館與無形文化資產」課程,則以臺灣經驗為主軸。專長為地方博物館的貞燕老師,開始接觸文化資產的領域,又是另外一段機緣。2005年,貞燕老師受當時的傳藝中心籌備處委託,進行日本、韓國無形文化財保存制度的研究,深刻體認到,博物館與文化資產制度,是近代出現的、處理過去與現在關係之重要機制。博物館透過蒐藏、研究、展示、教育等方法,而文化資產制度,透過賦予文化資產身分的途徑,將過去帶入今日社會生活之中。兩者相輔相乘的緊密性,成為貞燕老師授課博物館課程的主軸。
名為北投的博物館‧鄰里間的人類學家
課堂內的風景,是博物館理論的建立,看遍世界的良好實踐範例,接下來貞燕老師帶著同學,以北投為界,探訪民宅內的博物館,工作職人中的人類學家。
在USR教學計劃〈北投散步〉中,貞燕老師與計畫助理郁紋,帶著修課同學,循著硫磺氣息在北投穿梭,輕撫過廟宇間的磁磚彩繪,在獅陣與北管鑼鼓中聽見歷史的脈動,現炒的酒家菜熱氣裊裊,伴隨著中藥房的藥草香,聽著在地耆老再說一個故事。〈北投散步〉以在地百工為主軸,以田野調查實地走訪北投,使用相異於傳統博物館脫離文化現場的展陳方式,以「北投說書人」、「社區教室」、「課程講座」等主題,透過讓北投百工職人的現身說法,在地景人文的脈絡底下成為生態博物館,深入挖掘「北投學」的未來與議題。
「社區的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你要把社區當作一個對等的夥伴,他並不是你設計一個推廣活動教案舞台上面的演員而已,你是跟社區的夥伴一起來發展這件事」,在理論與實踐之外,學生同時在學習如何與社區建立起夥伴關係,同時透過長年耕耘地方與學校的計畫助理擔任聯繫者的角色,在穩定且緊密地的夥伴關係中,北藝大的學生與社區間如同鄰居般的相處,執行計畫也都獲得鄰里間的支持,並隨著學生的流動,北投學從數個支流逐漸匯集成河。
給未來的博物館人
談到教學中最印象深刻的事,貞燕老師不假思索的答道:是教學相長。
在教學現場擔任一個給予者,與學生尋找論文命題擔任陪伴者的過程中,貞燕老師一直都在適時調整教學的方式,同時也觀察到博館所同學,在議題討論時具有活躍度與細膩度並存的特質。在教案的設計、展覽的規劃,或者做文物的收藏管理的規劃,也都是具有藝術層次、創造性的行動實踐。 看見博館所同學的優勢以後,貞燕老師期待博館所課程的滋養能帶給學生的是:「每個博物館人、博物館工作的從事者,你要有一個能夠去面對問題、思考問題,運用博物館專業,如收藏、策展、教育規劃、公民參與等方法作為工具,去解決問題,成為一個有主動性思考能力的行動者」。
◆ 108年度教學優良教師 — 黃貞燕副教授訪談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