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
:::

撰文/戏剧所 王思苹


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每年秋季皆会举行全国硕博士生学术论文研讨会,旨在让就读艺术大学的硕博士研究生们,有一个平台与学术前辈及同辈们相互交流。本研讨会近几年的征稿条件十分简单,但凡「具有硕博士生身分、不限任何院校及系所,只要论文主题和戏剧∕戏曲相关即可报名参与。」,如此宽广的限制让投稿稿件主旨包罗万象,许多不同领域的交织在这次投稿的内容之中,如:〈戏曲在电影中的作用以《醉.生梦死》《血观音》为例〉,刘珈后讨论以传统戏曲音乐至电影的应用、李孟洁在〈青春多稜鏡:青少年仪式剧场〉中,以台南民俗活动出发,探讨青少年剧场∕仪式剧场的联系,与「青少年」这个过渡身分的转变与自我认同……,以戏曲∕电影、转变认同等角度来探讨各种戏剧的可能,使各式观点交织,北艺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合,让学术研究者能够彼此激荡。

每年北艺大的征稿时间约略在六月末时截止、十月末举行。然而,今年从五月中起碰上三级警戒,一度也让主办单位讨论是否取消亦或是全部改为线上,随着疫情趋缓,最终决定以半实体半线上的形式进行——开放发表人与评论人至现场,观众则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参与,既遵守了疫情期间空间承载量的同时,以线上的方式开放,也让更多观众能够参与讨论。

笔者曾经历过主办单位及观众的身分,站在筹备的角度上,能够体会到此次举办的不易。以开放观众线上参与的方式,就代表的主办单位必须规划设备的建制以及难以掌握的讯号问题。讯号不稳定或延迟时,造成了线上观众无法即时听见研讨会内容,不过主办单位迅速地排除了异状,想必会前已演练过多次的紧急状况处理;此外,由于研讨会的发表篇数众多,造就时程必须缩短,因此压缩了评论人及观众提问的时间。在此次议事规则上,观众提问时间为三十秒,由于疫情的关系,线上观众多于现场观众,且为文字提问而非声音,因此这条规则,似乎不适用于所有观众。而对于发表人而言,评论人的意见至关重要,是否能够延续时长,是后续值得讨论的议题,使评论人可以完整的表达,也或许在邀请评论人时,一并告知评论时间,以避免在现场,提醒铃声响不停的状况发生。

本文纪录两篇论文发表,分别为:潘鸿瑞〈面具与观众——以《圣萨尔瓦多的邂逅》演出创作为分析〉与庄淑婉〈纪录剧场中的审判事件——以彼得.怀斯《调查》为例〉,这两篇的评论人分别为:北艺大戏剧系何一梵老师及陈建成老师。

潘鸿瑞在〈面具与观众——以《圣萨尔瓦多的邂逅》演出创作为分析〉这篇论文中,详细记载关于《圣萨尔瓦多的邂逅》这场音乐剧演出的创作背景。文章中梳理位于基隆和平岛上圣萨尔瓦多城的历史脉络,并以其为蓝本,创作出剧本《圣萨尔瓦多的邂逅》,内容叙述一位在地青年在面临现实的压力与自我及家乡困境时,内心的纠结与抉择。对此,在这出音乐剧的最后,团队以投影幕的呈现文字,对观众进行询问「当家乡需要你的时候,会选择参与或是旁观?」[1]

(圖一)發表環節,研究生潘鴻瑞。
(图一)发表环节,研究生潘鸿瑞。


在本篇论文中,发表人旨在「运用面具解决圣剧角色国籍设定问题、舞台调度,而符号设定能否成立,决定于观众判别真实与虚构的理性判断力」[2],试图运用面具符号的元素,来解决创作上历史设定的问题,并仰赖观众判别虚实的理性判断力,来作为解决的方式。

(圖二)評論環節,何一梵老師。
(图二)评论环节,何一梵老师。


进入评论环节,何一梵老师给予文章许多建议。在这之中吸引笔者注意并有共感的,是发表人于临近论文结尾段落提及:「而圣剧能否以演出分析做对象?答案是否定的。」[3],其理由为因现场并无专业剧评家及研究者,且演后纪录无法作为观剧当下感受的再现。但这不免让读者产生疑惑——既然此剧无法作为分析对象,那为何仍以其作为内容书写?可惜的是,在最后发表人回答环节,针对这点并无特别做回应,以至无法得到一个清晰的答覆,令人留下匪夷所思的印象。

〈纪录剧场中的审判事件——以彼得.怀斯《调查》为例〉一文,则藉由纪录剧场(Documentary theatre)形式创作的剧本《调查》(The Investigation),反映在法兰克福审判背后社会与政治上的问题。

首先,纪录剧场一词在西方早已有自身发展历史,但相较于台湾等国家,仍是一个较新的词汇,此概念直到耿一伟老师谈及,才逐渐地受到关注。因此,发表者第一步便梳理了彼得.怀斯(Peter Weiss)对于纪录剧场所下的十四个原则,从中定义出纪录剧场的核心——「纪录剧场不等同于直接的政治活动,但是具有高度的政治性质。……不能够放弃艺术的特性,如果没有艺术的部分,纪录剧场将无法有效发挥作用,……。」[4]。纪录剧场的意图并不在还原真实,与历史事件相比,也不可能完整的复制当时的处境。因此,以其作为艺术形式所编辑的真实,能当作集体真实中的一面向,让观众有不同的面向去思考。

在彼得.怀斯《调查》一剧结尾的片段中,剧作家采用了被告的证词,而非审判的结果作为结尾。在本剧中,怀斯刻意地不提及犹太人的证词,虽也遭受批判,但其刻意模糊化的手法,或许才是怀斯的目的。剧作家本人便曾道:「我只用言语,受害者为我们提供证据的话,为我们唤醒这些事情,以使我们进行调查。」[5],换句话说,从此文字中便可清楚地知悉怀斯的意图——他从来就不希望有一个「明确的」结果,而是希望透过一种「调查」(如同本剧名),以此对事实进行询问。

(圖三)回應提問環節,(左)陳建成老師、(右)莊淑婉研究生。
(图三)回应提问环节,(左)陈建成老师、(右)庄淑婉研究生


陈建成老师针对本篇论文,首先提醒发表人在怀斯对于纪录剧场的定义及《调查》一剧的创作里面与手法是否有相呼应,在目前的论文中,只看见了定义及创作内容的各自叙述,对此,陈建成老师也建议发表人可以从剧作家撷取哪些关于(真实的)审判部分,并与本剧内容做对照,厘清纪录剧场与本剧的联系。另外,评论人提及「审判本身会不会是一种表演?」的概念,来自于目前在国外研究纪录剧场其中的一个面向,他也建议发表人可以试着讨论此问题,——在戏剧中的审判∕真实审判的表演性,这个建议来自于评论人认为就目前论文脉络而言,在各论证间的辩证似乎稍嫌薄弱,除了尚需多加说明以外,是否可以加入新的命题,也是发表人可以参考的。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研讨会好比读书会,有时不免让人感受艰涩难懂,但有时不妨转个念头,将它作为一种听故事的场合,必能获益良多。感谢北艺大戏剧学系的努力,在疫情严峻至趋缓的时程中,仍坚持举行,最后也期盼将研讨能持续举办。

(圖四)研討會前師長交流。
(图四)研讨会前师长交流。


*注脚页码皆为单篇论文之页码,目前论文均可在脸书粉丝专页上阅览,脸书搜寻「2021北艺大全国硕博士生戏剧学术论文研讨会」。


[1]  潘鸿瑞〈面具与观众——以《圣萨尔瓦多的邂逅》演出创作为分析〉,P13。
[2]  Ibid,P14。
[3]  Ibid,P25。
[4]  庄淑婉〈纪录剧场中的审判事件——以彼得.怀斯《调查》为例〉,P5。
[5]  Ibid,P9。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