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
:::

北艺大博物馆研究所硕士生/周育弘


大武山下,开启生活美学与文化传承的原民文化之旅 。 2021年12月26至27日,北艺大教学与学习中心举办「我们与未来的距离──现身与路径: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原民」活动,带领北艺大的优秀师生南下,探究屏东在地的原民文化。本次参访的展览为《我们与未来的距离─台湾原住民当代艺术展》(以下简称《我们与未来的距离》)。该展览规模相当庞大,与三十位原民艺术家合作,共有九个展览场域,包含「台湾原住民族文化园区」、「屏东美术馆」、「三地门乡原住民文化馆」、「水门转运站」、「屏东科技大学艺文中心」、位于台24线的「鲁拉登艺术工坊」、「刀疤工坊」以及位于185线道的「鸟人天空工作室」和「路边四十九号工作室」,于屏东各地绽放文化之花。

▲ 徐文瑞策展人解說《我們與未來的距離─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的展覽領域(攝影:周育弘)
▲ 徐文瑞策展人解说《我们与未来的距离─台湾原住民当代艺术展》的展览领域(摄影:周育弘)


首先,第一站来到位于屏东市区的「屏东美术馆」,参观《我们与未来的距离──宜德思.卢信、安力.给怒双个展》中两位艺术家的系列作品。宜德思.卢信为北艺大美术系校友,具备深厚的绘画基础。在毕业后,宜德思.卢信曾至澳洲接触当地的原民艺术,进而激发其回首自身的文化根本,并透过反思与追寻,逐渐找到认同。从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家运用「图纹」,从自我的生命经验出发,营造出隐居式又具感性的美感。另一位安力.给怒除了是一名艺术家外,也是部落的牧师。因此,其绘画作品以基督信仰为内涵,将原民传统文化转换成当代艺术词汇,试图回应并描绘原民文化的历史故事及既有生活,足以见证安力.给怒身为艺术家、牧师多重身份的思维、探讨及创作。

在屏东美术馆参观的同时,笔者忆起曾在《我们与未来的距离》的上档展览《未来潮──大山地门当代艺术展》(以下简称《未来潮》)担任导览员的往事──向观众解说排湾族及鲁凯族的原民艺术。初到《我们与未来的距离》展,观察到展览依旧秉持着思考「原住民的未来是什么?」、「位在哪里?」、「又该由谁定义?」等深奥的哲学问题。而我们也将带着上述问题,继续前往下个地方,追寻着问题的答案而前进。

▲ 筆者與安力.給怒的作品合影(攝影:林依潔)
▲ 笔者与安力.给怒的作品合影(摄影:林依洁)


接着,来到「台湾原住民族文化园区」,由策展人徐文瑞解说策展初衷与对园区发展的想法。徐文瑞回顾两年前的《未来潮》,是以联合各艺术家个展的概念来进行策画。同时也跟园区详细讨论,文化园区是否可以变成当代艺术的艺术中心,让园区具备一定水准的艺术作品制作能力,以及提供艺术家所需的展演设施。此外,徐文瑞也提出因目前台湾尚未有原住民公立博物馆,使文化园区在此脉络中,勉强算是近似博物馆的状态。

徐文瑞指出文化园区在创立时,是以汉人观点出发为主,定位为保留原住民文化的主题公园,包含保存各族群的传统建筑,并以复刻的方式建造传统家屋为特色。解严后,原住民文化的整体状况发生巨大的变化,经历了正名运动、课纲改革等对于台湾历史重新认识的阶段。因此,园区内部在这35年来也进行观点上的转化,并不断地重新爬梳与书写,其中主要的变化是各族群如何面对自己文化、土地、历史等重要的「主体性」诉求。而如何活化园区的传统建筑,变成园区很重要的命题。

▲ 徐文瑞解說藝術家如何於家屋進行個人創作(攝影:陳季萱)
▲ 徐文瑞解说艺术家如何于家屋进行个人创作(摄影:陈季萱)


然而,如何活化园区的传统建筑?徐文瑞采取让艺术家回到传统建筑中进行创作的方式,利用传统建筑本身的脉络进行再脉络化。因比起在正式的博物馆展出,在传统建筑作品的意义更会被凸显出来,成为很重要的展示。原则上,展览艺术家们会回到各自的家屋,但是有些族群,例如阿美族艺术家偏多,空间会不够使用,则是安排艺术家不在自己族群的家屋创作。此外,徐文瑞进一步说明,展览场域跨出园区外,扩大至沿着南北向的屏东185线道(传统土牛沟界) 及东西向的台24线(开山抚番贯穿内山后山的道路) 。这两条位于屏东县境内的公路曾是国家对原住民的文化治理界限,其历史对于原民文化影响甚远,因此作为策展元素之一。

紧接着,我们一行人同徐文瑞出发至园区的各个角落。在路程上,徐文瑞也为我们进一步说明及分析,艺术家如何将空间条件当作是创作的基础,进而应用传统家屋的特性来进行创作。同时,我们也到了邻近园区入口的八角楼(该处为园区的艺术展览空间之一),参观尤玛.达陆的《实践──丈量现实到未来距离的方式:尤玛与她的五十年计画》,以认识尤玛对于民族文化、工艺、教育、经济的五十年蓝图,和如何以泰雅编织实践文化复振的使命。

▲ 徐文瑞解說藝術家如何於家屋進行個人創作(攝影:陳季萱)
▲ 徐文瑞解说艺术家如何于家屋进行个人创作(摄影:陈季萱)


晚间,我们来到了号称「脱鞋子的部落」──礼纳里,准备享用晚餐与结束第一天的奔波行程。首先部落族人请我们坐在石板长椅上,来感受石板坐起来的特别感觉。接着向我们诉说部落在八八风灾后的转变与现况:原本离开部落的族人都回来了,希望能为部落做些事情,延续原民文化。而我们要住宿的地方,则是一间间的寄宿房屋,都有亲切的接待家庭与我们互动。这也是笔者第一次在部落过夜,非常期待又开心,能够有幸感受部落的夜晚之美,并透过留宿的方式进一步体验在部落的生活。此外,部落的族人都很亲切,为我们戴上花圈以及准备美味的晚餐,让人有种「回家」的感觉。在这里可以好好地放松,与同行的旅伴互相寒暄问暖,更可以身体力行地认识在地文化。

▲ 於「脱鞋子的部落」──禮納里過夜休息,感受在地的原民文化(攝影:陳季萱)
▲ 于「脱鞋子的部落」──礼纳里过夜休息,感受在地的原民文化(摄影:陈季萱)


在旅途中,我们也拜访了三位原民艺术家,分别是出生于2009年屏东县三地门乡大社部落(达瓦兰部落)的伊诞.巴瓦瓦隆、出生于屏东县三地门乡三地村(地磨儿部落)的雷斌还有屏东县三地门乡马儿部落的古勒勒。在与原民艺术家们互相谈论时,进一步理解他们的创作理念及生命经验,是相当难得的机会。见到策展艺术家,同时进入到艺术家的创作空间,更是参访的一大亮点。

吃完晚餐后,我们一行人与伊诞.巴瓦瓦隆相会,听他娓娓道来历年的职涯转变。从2003年起,伊诞开始从事影像纪录,拍摄以部落为主题的纪录片。他甚至参加原住民影像人才培训营,学习拍摄的技巧与手法。伊诞认为,原住民需要创造影像的部落文学与艺术性。他所拍摄的纪录片,都是尝试以文学诗意的观点,创造原住民的另一种影像美学。对伊诞来说,纪录片的创作是一种观点的抒发,并与观众产生对话。而他创作的转捩点,是2009年的八八莫拉克风灾。该灾难迫使许多部落族人被迫搬迁到山脚下,离开从小成长的山上原乡。但伊诞没有因为灾难而完全沮丧,而是改用「纹砌刻画」,将自我重建纳入创作中,探讨原民的文化意涵。 「纹砌刻画」又是什么呢?该词来自于部落的母语「vecik」,意指人工在木石上写字、刺绣、雕刻。伊诞将所观察到的大自然中、植物、山林、河流等纹路雕刻下来,并让纹路相互叠砌起来,进而形成新的纹路,最后用上颜色,便是所谓的「纹砌刻画」。

▲ 伊誕.巴瓦瓦隆與北藝大師生娓娓道來歷年的職涯轉變(攝影:陳季萱)
▲ 伊诞.巴瓦瓦隆与北艺大师生娓娓道来历年的职涯转变(摄影:陈季萱)


之后,我们拜访出身自美术学院体系的排湾族艺术家雷斌。他将自身从出生至创作的历程,雕刻在一座巨大的石板上,让人可以一目了然。创作态度上,他以排湾族三宝──青铜刀、古陶壶及琉璃珠中的古陶壶──为创作媒介。雷斌坚持保存传统的使命多过于个人创作的发展,因此近二十年来以传统排湾族古陶壶研究及制作为重心,希望透过艺术创作,唤起族人对文化的重视与省思。雷斌认为传统艺术具有高度珍贵的文化价值,然而现代台湾社会的文化体制,将传统艺术纳归为传统工艺面向。这造成传统艺术表现较当代艺术次等的疑虑,使得传统艺术不断式微。他对此提出忧心与批判,更指出若没有沉浸于传统文化美学进而文化保存,又如何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创作当代艺术。雷斌也提到曾经参与《未来潮》的经验:本来有许多放在仓库的作品,在受到徐文瑞的鼓励后纷纷展出,他对此感到相当开心。他还提到非常开心去年受到高雄市立美术馆的邀请,参与《泛.南.岛艺术祭》,觉得受到了重视。

▲ 雷斌認為古陶壺的傳統藝術具有高度珍貴的文化價值(攝影:陳季萱)
▲ 雷斌认为古陶壶的传统艺术具有高度珍贵的文化价值(摄影:陈季萱)


最后,我们拜访出生于马儿部落的达比乌兰.古勒勒。他幽默地与我们分享创作历程与打猎故事。古勒勒曾至日本交流过,认识与熟悉日本的艺术,回国后则从母体文化出发,认为传统文化是创作的养分。他多以公共艺术为主,以生硬的钢铁凹曲成优美的线条,慢慢地形成独树一帜的「古勒勒风格」。其中,他的《娩后》作品,以流动线条呈现女性分娩过后体态的变化,意指女性在文化传承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

▲ 達比烏蘭.古勒勒為北藝大師生介紹《娩後》作品(攝影:陳季萱)
▲ 达比乌兰.古勒勒为北艺大师生介绍《娩后》作品(摄影:陈季萱)


此次北艺大教学与学习中心所举办的「我们与未来的距离──现身与路径: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原民」活动,内容相当的丰富且有趣,令人流连忘返,也很开心能跟优秀的北艺大同学与师长,一同前往屏东,进行一趟富有深度的原民知性之旅。

▲ 禮納里部落的專業導覽員合影留念(攝影:陳季萱)
▲ 礼纳里部落的专业导览员合影留念(摄影:陈季萱)



参考资料: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