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
:::

撰文/建文所 许玉旻、张雅涵、陈宜茜


大溪木博馆空间的过去、现在、未来

五月底,随着「文化资产跨域专题」课程,与江明亲老师、黄士娟老师、许胜发老师一同前往大溪木艺生态博物馆及其周边参访。下午我们来到大溪老街,第一站是中山路兰室,听木博馆陈倩慧馆长娓娓道来近十年来大溪的点点滴滴,接着走入木博馆廊带看见在建筑修复上的巧思与努力,最后在六廿四故事馆理解大溪重要的社头文化。

大溪历史风貌的保存,最早可以追溯到在1990年代社区总体营造的风潮,当时「大溪之宝」老街牌楼票选活动,鼓励居民留下日治时期的街屋牌楼立面,主要集中在在老城区的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包含我们这次所到的兰室、一路经过的新南12文创实验商行、建成商行,从老街建筑的特色可以窥见百年前居民的生活轨迹。

圖一、在蘭室二樓聆聽木博館倩慧館長的分享
图一、在兰室二楼聆听木博馆倩慧馆长的分享

圖二、蘭室立面保存日治時期風貌
图二、兰室立面保存日治时期风貌


非常感谢木博馆倩慧馆长在兰室和我们分享木博馆的发展历程。 2012年开始大溪警察宿舍群的保存行动,除了提报为历史建筑,也逐渐萌芽发展为地方博物馆的构想。抱持着与在地连结的初衷,建筑修复期间持续与居民对话,到了2015年正式成立木艺生态博物馆、开放对外参观,并且开馆第一张博物馆地图的区域范围包含老城区以及河阶两岸,可见当时对于大溪未来的愿景就不仅局限于博物馆建筑空间,而是「大溪就是一座博物馆」。 2018年加入再造历史现场计画,将历史保存、空间再利用作整体规划策略,硬体面在文化资产真实性的基础上升级区域设计,软体面顾及大溪的文化与经济,希望由公部门计画串起理想的城镇空间,跨领域整合不同局处以串连公共设施,创造活化历史建筑的方式,随着逐年分阶段开放修复好的各个馆舍,至今年完成全区开放。

木博馆的公有馆舍群,从最早开馆的壹号馆、武德殿、大溪故事馆(四连栋宿舍)、艺师馆、工艺交流馆、木家具馆、木生活馆(公会堂)、第二期宿舍群、六廿四故事馆等,沿着普济路和崖线,连结公园及历史建筑群,逐步串联为历史文化景观廊道。各阶段的计画推行,采取边实施边检讨修正作法,亲自参与调查、保存运动和后续的再利用规划设计、因应计画的调整,与居民一同建构大溪学、经营博物馆。

各馆舍在修复前都须经过完善的规划、展示定位,因此会看到各栋历史建物的修复呈现不同的样貌。四连栋(大溪故事馆)定位为连续型展示馆,因此打通隔间墙,但保留既有的门牌、围墙大门; 艺师馆因为空间较小,所以定位为展示木艺匠师的人物故事及工艺品; 工艺交流馆(日治时期课长宿舍)因为一直有大溪分局长居住使用,建物状况良好,因此决定原样保留修复,也同步进行警察课长的研究案; 第二期宿舍群修复前也同样进行了调研计画,聚焦于仍在宿舍内生活的居民,与住户长时间交流,发掘人物故事。大量的第一手田野资料也成为现在大溪故事馆和六连栋展览厅的展示基础,并以战后生活脉络为特色,保留建物增改建部分,创造出「像家的展览」; 六廿四故事馆则定位为推动大溪社头文化及无形文化资产「关圣帝君圣诞绕境庆典」的核心展示空间。

离开兰室,跟着范淇畅先生漫步在木博馆舍群内,分享着当时修复时对空间规划的取舍、光环境的设计细节、无障碍动线,以及未来以人本为目标,发展崖线景观廊道。最后抵达六廿四故事馆,由吴敏惠老师导览大溪社头文化。

圖三、范淇暢先生帶領大家走進木博館崖線廊道
图三、范淇畅先生带领大家走进木博馆崖线廊道


博物馆如何展演民俗庆典

进入六廿四故事馆,这栋承载着大溪民间信仰文化的空间,我们仿佛也是祭典记忆的一部分。听着吴敏惠老师的讲解,从木博馆对六廿四祭典的保存,谈到整体的核心建构与活动本质,对我们来说是跳脱观光客走马看花心态的一刻。从大溪人的眼光出发,认识当地的祭典,在老师的讲解中渐渐浮现祭典的各种面貌。

木博馆对六廿四祭典保存的主要原则是「不介入不干涉」,为了不在保存的过程让祭典变调,基本的祭典、文物调查,以及当地参与活动的各社团历史、流脉,在保存推广中更是重要。主要的四个阶段是,研究、典藏、展示、推广。

圖四、吳敏惠老師於六廿四故事館介紹社頭文化
图四、吴敏惠老师于六廿四故事馆介绍社头文化


早期大溪人视祭典为重要的活动,却对支撑着祭典的阵头抱有一定的偏见。木博馆在面对六廿四祭典保存,执行推广这一部分时,其实也是希望让所有关心大溪祭典的人,换个角度重新认识其中的社头文化,透过各种推广与认识让地方社群回归并参与其中。

入口处,迎入眼帘的是整片祭典的灯火意象,的确是第二个过年。在农历6月24日这天关公圣诞,大溪人全部出动,轮到该年炉主的社头更是将所有庆典会用上的太子、神器等一一备上。右手边的文物展示区,玻璃橱窗内的特色文物,每一项都具有各社团的故事。后方的太子、将军们让大家近距离的看清楚这些神明,其实一点也不可怕。最有趣的果然还是体验走三太子的步法,虽然看起来简单,却一点也不好走,同学们试了好几次才成功。来到空间类型的展区,有存放社团资料的干事书房,抽屉里还有活动相关支出,实在是让人亲身体验了一把当地情怀,香案区及奉茶区也是十分亲切,就像在自家门前、马路隔壁会出现的场景,听着吴敏惠老师的小故事分享,更拉近了我们与祭典的距离。

除此之外在展场中不时穿插让小朋友也可以感到有趣的空间,一楼的太子爷绘画区,让喜爱上色画画的小朋友也不会无聊;二楼的三太子装备吸铁墙面,我们可以自由装饰太子服装上的各种造型、兵器、面部表情等。

随着老师讲解进入尾声,回到入口处左侧可以看到,在这栋原为谷仓、现为六廿四故事馆的建筑中,保留了原建筑的某些小部分。我们透过墙面分层拆解的小角落、搭配老照片,渐渐还原了这栋建筑的样貌,在这当中也融合了木博馆的理念。建筑的修复再利用,不见得一定要修旧如旧,连使用方式也一并回到最初;能够持续与瞬息万变的外界互动,让建筑有一个实际的作用并产生效益,与大溪本地人有一个进行式的连结,正是再利用的本意。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