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思苹
日常生活中,当庙会活动使交通受阻时,你的感觉是什么?是在等待中欣赏表演的热闹氛围,或者烦闷的面对时间的流逝?在当代,各式文化与思潮百花齐放,传统文化在这之中逐渐式微。而在这之中,庙会绕境活动所带来的交通壅塞、斗殴滋事……等事件,在常民心中留下了负面的印象。以「神明降临人间巡视」为主旨的庙会活动,相关印象不该再是刻板无法翻转,《默岛新乐园》在服装设计、舞蹈配件、观演形式……等面向,将台湾美学融入表演之中,展现传统文化的不同风貌。
图1、传研40经典讲座主视觉设计(图片来源:北艺大传统艺术研究中心脸书粉丝专页)
2022北艺大建校40周年,同时期与其成立的传统艺术研究中心筹办,一同与文化部资产局携手办理「传研40经典讲座」。随着年末将至,讲座也临近尾声,最后一场讲座邀请到何晓玫1院长及林茂贤2教授,以《默岛新乐园》(以下简称《默》剧)为对谈中心,何晓玫以创作者的角度叙述创作经历,从自身成长经验谈至表演内容与形式的转变;林茂贤则以观赏者的视角出发,描绘他眼中《默》剧所带来的感受,在对谈中以幽默的方式,为听者带来台湾的文化故事,透过教授的剖析,一窥《默》剧中的特色,进一步的连结表演内容与台湾文化的意义。此外,何晓玫与林茂贤两人更是认识超过几十年的老友,在童年时期也有过段共同成长的经历,两人以不同角度,一搭一唱的陈述各自对于《默》剧的情怀,诙谐幽默的方式,令观众感到印象深刻。
Who am I?
舞者是一份身体劳动的工作,在讨论《默》剧的构成之前,何晓玫首先与观众分享了自身身体经验。对于从小习「舞」的她而言,第一件穿戴在身上的隐形服,便是自出生就生活的家。回忆起老家样貌,位于宜兰的老家,外观为日式建筑,能欣赏四季更迭的縁侧(外廊),传统的日本元素,散发着质朴的味道。然而,推开已被改建成大门的「障子(纸拉门)」,映入眼帘的是色彩斑斓的墙面、精致的雕刻、华丽的陈设……等巴洛克式装修;此外,空间中式屏风、沙发、小配件……等东方元素也细藏在各个角落。自幼伴随她成长,充满异国风味的家,看似格格不入的风格,构成了其身体的「隐形外衣」。这样特殊、复杂、充满着各式美学的环境,是何晓玫眼中的「台式美学」,是她视觉美学的养成经验。从身处之地融入到自身身体经验之中,思考身体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时,无形的经验影响着她,在求学经历中、舞蹈构作里,都有着这份异景情调的影子。
被发明的传统
何晓玫自小习民族舞蹈,从华冈艺校后进入至国立艺专(北艺大)就学,师承林怀民,于毕业后,赴美国纽约大学进修。谈到自身对于舞蹈的经验,另她印象深刻的是,她所学的舞蹈动作,居然可以套用在这些所有文化的舞种里,换上不论是新疆传统服饰,那所表演的就是「新疆舞」、拿起杯具,所跳的就是「苗女弄杯」,但是在这之中,所有动作逻辑全都一模一样。但是,所谓新疆舞与苗女弄杯真正的表演动作真是如此吗?难道传统是被发明的吗?那属于台湾文化传统舞蹈是什么呢?随着自幼场场不同道具但相同模式的舞蹈演出,或许在此刻,这些疑问已在她的心中深了根。
冲突的风景
在台湾的求学告一段落后,何晓玫前进纽约学习不同系统的舞蹈,在纽约的经历,翻转了她对台湾文化的思考,她说「在二、三十年前出国纽约回来后,我回首看着自身文化,受到了震惊」,在台北市景中,剑潭福正宫正是文化冲突的象征。座落淡水沿线,紧邻圆山大饭店,位于圆山至剑潭站的中央位置,在捷运上便能看见一道冲突的风景:
图2、山、剑潭福正宫、现代建筑之都市异景
图3、何晓玫叙述台湾异景(图片来源:王思苹)
市景(山)、庙宇(福正宫)和现代建筑(地下道口)的景观冲击了何晓玫的内心。怎么会有这样的异景产生呢?在景观规划的一般流程中,在设计街道家具前会对该地进行基地调查,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皆属于调查内容之中,为的是让设计之物因地制宜,融于当地成为「土生土长」的一部份。然而,在这幅景观之中,充满的满满的冲突:原生的自然生态阻挡了庙宇屋顶的天际线,神明伫立于天空的绝景本已看不见;依偎在旁的现代钢构建筑,犹如从地面生长的异形,成就了整幅画面的不协调,对于规划者与使用者而言,这样怪异的景色,恐怕不是乐见的目标,在现代化的推动下,相似的景色接踵而来,如何在现代化的同时融入在地,兴许是考验规划者的能力。那么,作为使用者(观赏者)的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除了学习不同的文化知识外,念头一转,这样的冲突就是属于台湾的特色,带着不同的眼光去欣赏这些不和谐,接纳与包容所产生的冲突美感,是台湾独有的文化,也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对象。
《默》剧的诞生,便是在回应这份冲突,此作品为何晓玫过往作品〈默岛乐园〉、〈芭比的独白〉及〈拥抱日子〉的结合之作。将庙会异景融入表演中,「Everyone have stage」发生在表演者也发生在观众身上,众人自由选择观赏位置、无特定座席,是为环境剧场的概念,同时这也是随意在剧场中走动的形式,重现了庙会活动真实的情况。而之中的特色——三座傀儡高台装置,西式揉合中式的裙衬、令人联想到踩高跷的装置,反应着台洋交织的样貌。而舞者不断的变换位置演出,在平地、在艺阁上,与观众时而远近的方式,视为神偶还俗的象征,人神无限的转换,是神圣与世俗的融合。
林茂贤眼中的《默岛新乐园》
林茂贤认为在《默岛新乐园》这部作品中呈现的是台湾人的常民生活与普罗文化,从中可以看见共同记忆与集体印象。
现代台湾文化对于林茂贤而言呈现百花齐放的样貌。台湾是一个多元文化的集合体,在地名、饮食、节日、信仰......等方方面面,皆与不同文化息息相关。例如基隆的地名基隆,从鸡笼演变而来,有种基地昌荣的涵义,林茂贤指出,台语的ㄍㄟㄌㄤˊ取自凯达「格兰」而来,这是从原住民文化的族称音义而来;清领时期带入了泉、漳、客各种不同的习俗,在1949年后中国各省新移民进入台湾,在饮食上的水饺、广东粥、北京烤鸭,文化上的醒狮、京剧、豫剧,从中皆是中式风貌;在节日文化中,欧美的跨年倒数计时、圣诞节耶诞城、求婚与蜜月也纳入了台湾一般庆祝的行列中;异国文化中的料理,也必须在地化,才能让台人吃得新奇又熟悉。在台湾民俗信仰之中,「无所不拜」的习惯随处可见,纵使不知道寺庙所供奉的为佛教、道教或是地方信仰的神明,总是要合起双手拜一下才倍感安心。种种的多元文化,在进入台湾之际与台湾相互磨合,所新产出的文化习俗,成为了「新台湾文化」。
《默》剧将不同族群、世代、文化齐聚一堂,在其中得以窥见。观众与表演者是这新乐园中的芸芸众生,在这场表演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支架上的舞者。舞者并没有特定的角色设定,但是透过其装置、舞姿与设计元素,他们便让人联想到的是八家将、槟榔西施、芭比娃娃,然而,这三种特定角色来自不同文化,不给予舞者特定的角色意义,林茂贤认为,这是属于《默》剧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
最后,林茂贤一再强调,他认为「庙会是最能体现台湾文化的艺术」。举凡静态的传统工艺、文房墨宝至动态的传统戏曲、民族音乐、阵头,传统艺术被保存下来的原因,正是因为庙宇是民间的文化中心,这些技艺皆是因庙会活动存在而诞生的。他认为这些台湾的特色,风景虽不如欧美、日韩,古蹟历史不如希腊、中国悠久,但许多民俗节日却是台湾独有——二月的白沙屯妈祖绕境活动、原住民丰年祭、抢孤、烧王船,特有的表演——电音三太子、宋江阵、十二婆姐阵,这样的景色是属于自身特有文化。
而《默》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台湾冲突的特色。对于林茂贤而言,他认为这出剧在构作上反应的台湾的常民文化,这同时也展现了台湾是为海岛国家的包容性。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指出了台湾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默》剧是何晓玫对于冲突的回应,林茂贤的感想,是对于这份回应的回应。对于冲突的融合,人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可能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坚持因而感到愤怒,或者对于特别的融会感到耳目一新,但我想,透过《默》剧对于台湾文化的转化,或许在观赏完此演出后,能以不同的角度包容台湾包罗万象的文化。
图4、讲座一隅(图片来源:王思苹)
1 台北艺术大教授兼舞蹈学院院长。 2 台中教育大学副教授兼台湾语文学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