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

文/剧场艺术创作研究所 王若涵

「演员们,现在观众进场啰,注意一下时间,准备好的人就到侧台stand by。 」紧盯着演员与梳化老师,留意手机上的时间与讯息、确认好演员的mic 是否都黏牢,我一边在化妆室与侧台来回飞奔,一边听着舞监戴着Intercom下达的指令。

相较于台上角色们走着剧本中的人生,侧台、后台甚至把时间轴拉得更长远一点,在开排之前,每一个剧组的人都非常的「忙碌」,才能让演出呈现在观众眼前。


戏上戏下的「时间」

作为王嘉明老师的导演助理,强烈的感受到老师在每一次会议、排练前充分的思考及准备,并在当下全神贯注的走排,注重每一刻的时间,没有一步碎拍,包含排练间的吃饭及结束时间时常都抓得精准。 「时间」是老师在剧艺创所硕一主修导演课上教给我的第一课。无论在戏上的结构安排,或是戏下的排练现场他始终贯彻着这件事。

看着台上被拆解后全新的演出结构,回想起排演前,嘉明老师让导助们将剧本的每一幕分割成更细的段落,列出所有的角色出场表,再转换成不同颜色的便利贴,移动、拆解,看起来全是感情的剧本瞬间化为表格的理性化,隐藏在台词后面的所有动机与逻辑开始在导演理念下重构,最后成为被表格化及数字化的排练用剧本。让各部门的工作可以因为这份剧本同步理解,进行最有效率的沟通。

圖一、在排練前導演助理們與導演聚在一起將分割的結構表化成一張張便利貼排列組合, 成為了觀眾看到的演出版本。(攝影:王若涵)
图一、在排练前导演助理们与导演聚在一起将分割的结构表化成一张张便利贴排列组合,成为了观众看到的演出版本。 (摄影:王若涵)


但这些工作都只是开排关于剧本的前置作业而已。在与灯光设计老师工作前,老师请我们找了大量着重在光影布局的摄影照片以及画作,舞台设计与服装设计也在设计会议时针对导演理念提出了他们想像中的风格与氛围,围绕着对于剧本戏里戏外背景下的考究,制造出剧场视觉上所能带给观众最迷人的「幻觉」。

当我们真正走进排练场开始跟演员工作的时候,舞台、灯光、服装都已大致确定下来,演员们从读剧本、检视翻译开始。

因为使用的是美国剧作家亚瑟・米勒(Arthur Asher Miller)的剧本,势必就会面对翻译版本的问题,每一个语言的转译都无可避免地面对文化不同导致语句使用方式不同的问题,如何能尽可能的还原剧作家原本语境下的意涵,又同时不会让台湾观众听不懂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几乎花了整个礼拜在与剧本工作,也许更准确的说,直到进剧场前,都还在为几句台词的翻译纠结。但特别的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老师却要求大家保留英文的使用,一开始并不是所有演员都习惯这样的说法,但一直到进剧场后听见这些人名与地名自然地在演出中被说出,让整个异文化的时空很具体的透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起来,才真正了解这么做的用意。

剧本翻译逻辑被确立后,导演课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声音」开始运作。


音乐就是时间,就是戏的结构,就是戏

「声音就是戏啊! 」常常在排练场上听到嘉明老师一句一句的在尝试台词听起来的感觉,台词中要怎么断句,在哪一个词汇上用力、放轻去强调,都是戏。这次对于演员的另一个声音挑战,是麦克风。不同于在课堂上演出的「肉声」投射,麦克风佩戴上去后是完全不同的状态,包含发音位置、声音的收放都不一样。进剧场后,麦克风贴的位置也是技术,方方面面的专业。演员与声响老师更是需要在每一次演出前确认麦克风投出来的声音,调整戏中不同状态下,不同位置的观众所能听到的感受。

圖二、嘉明老師排練用劇本標示了音效、音樂、合唱進來的時刻, 連音場要從哪個方位播放都畫下來。(攝影:王若涵)
图二、嘉明老师排练用剧本标示了音效、音乐、合唱进来的时刻,连音场要从哪个方位播放都画下来。 (摄影:王若涵)


除了演员说出的台词作为剧场的音律来源,音乐与音效也是。开排没多久,嘉明老师就带着一堆「乐器」走进排练场。鼓、小提琴、月琴、古筝、钢琴⋯⋯等等,还有很多不同的棒子。老师首先示范了超出乐器原始使用常理的方式去做出音效,例如拿大提琴的弓划过大锣、拿鼓棒刷过古琴的琴弦,然后让演员去做出自己的尝试,并依据剧本的结构去理出乐器使用的逻辑,最后那些制造出来的特殊声响,都成了演出中的音效。

除了这些现场演奏出的音效,还有各式各样不断奠基在演出背后的声音设计透过电脑输出:雷雨、狗吠、猫头鹰、海潮⋯⋯上百个音效隐藏在整出戏中,让观众能被音乐环绕引领到整个剧情之中。

当然,音乐也是如此。这次的音乐加入了合唱曲,包含了单独女生的唱曲、男生的唱曲,以及男女合唱,除了音乐上的效果,什么时候开始唱、在哪里唱、以什么样的面貌在观众面前展现都成为导演想要给观众的讯息。原本于排练场中躲在布景后面唱歌的片段,进到剧场后嘉明老师让演员们在布景与布景间的缝隙合唱,并给了专属的光去呈现。于是在观众席可以看见右边的戏还在持续上演,左侧一群演员合唱成为了某种群像式的象征,呼应着音场的设计,歌声宛如教堂中从天而降的圣歌笼罩在整个剧场中。

圖三、演出前演員暖身,嘉明老師和演員們過筆記。(攝影:王若涵)
图三、演出前演员暖身,嘉明老师和演员们过笔记。 (摄影:王若涵)


从观众到成为幕后工作者,再到研究所学习如何当一个创作者,我的人生经验了三阶段对于剧场观看视角切换的经历。第一次作为导演助理跟在嘉明老师身边学习,无论是那些让人眼花撩乱的表格,或是老师每一刻都在下达的指令,常常让我不由的紧张加紧脚步,却还是觉得跟不上。剧场是一个巨大的网,错综复杂牵连着每一个创作设计的构思与实践,甚至「忙碌」二字都难以表达背后的难。明明知道了一出戏背后那么多理性而精准的编织,但当我坐在台下,这些所有的复杂化成了光、影、声音,此刻那些熟识的演员们成为了John、Mary、Abby、Giles ⋯⋯我还是忍不住在谢幕的时候深深被打动,为这一切的难鼓掌,我终究,还是非常非常爱剧场的呀。

圖四、舞台、服裝、燈光在相互的配合下呈現宛如畫一般的劇場。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提供/攝影:楊詠裕)
图四、舞台、服装、灯光在相互的配合下呈现宛如画一般的剧场。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提供/摄影:杨咏裕)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