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
文/許悅恩、簡昕蕊
 
延續2023年「響。禱—This is the Land」以音樂為軸的跨域共演,以零時距聲音科技為特色,結合空間、音樂與信仰,2024年北藝大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簡稱MIT學程)再次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礁溪教會(以下簡稱礁溪教會)合作,攜手進行「饗。禱II— Voyage of Seeds」跨域藝術展演,並於2024年12月2日晚間於礁溪教會舉辦,結合音樂、燈光、舞蹈以及裝置藝術,讓觀眾在教會場域中,體驗以音樂引領的沈浸式藝術演出。

由計畫主持人MIT學程林姿瑩主任擔任策展人,邀請北藝大跨域藝術家,在地藝術家、社區居民及礁溪教會合作夥伴們共同策劃,相較於去年本次加入更多藝術創作者及地區的民眾合力製作。如: 邀請北藝大新媒體藝術學系林書瑜老師、美術學系涂維政老師及版畫家林仁信老師、藝術家王毓淞、舞蹈學系楊美蓉老師、MIT學程吳政君老師、呂紹淳老師,礁溪教會聖歌隊、多位在地藝術家如:聖歌隊指揮吳明芬老師、顧問侯志欽老師、小提琴家黃渝沁老師、歌者吳玲儀老師等加入,學程眾多師長們,共同帶領學生們完成本次演出。
 
 
圖1、饗。禱II 文宣
 
「饗。禱II— Voyage of Seeds」,嘗試以音樂、藝術、舞蹈的共同創作回應礁溪教會的建築與神學跨域視角,眾多藝術創作家們及在地居民,齊心為本次演出量身打造各個空間的場景設計;以音樂為軸,伴隨跨域藝術的探索步伐,如信心的種子、如似錦的繁花、如豐盛的筵席,一場結合跨域創作的沈浸式藝術遊走。

本次演出共分為七個段落,依序使用教會的七個空間:禱告塔、大門外階梯門廊、地下室停車場、水池池畔、一樓大廳、二樓主會堂外側長廊、主會堂等。觀眾們隨著音樂及舞者們的帶領,穿梭在美麗的建築空間,七個段落分別是:I 晨星・預言《古老風格頌歌》、II 方舟・召喚 《光之召喚》、III 幽谷・筵席《未知的幽谷》、IV 織夢・得人 《船歌—就是這地》、V 迷宮・印象 《回聲記憶—奇異點》、VI 慕義・如露 《風箏計劃—寰宇禱告》、《巴哈 清唱劇 何等的愛BWV64》、VII 喚醒・遠颺《祈禱者的詩篇組曲》等。

展演始於第一段的 I 晨星・預言《古老風格頌歌》,由林姿瑩主任在高聳的禱告塔以口風琴吹奏古老風格的頌歌,獨特且具有高度辨識性的音色,透過高塔別具一格的殘響,如會前的祈禱;觀眾們聆聽時,亦同時欣賞門廊北藝大新媒系林書瑜老師的裝置藝術作品〈我在這裡為你祈禱〉,作品名稱源自蒲公英的花語,以環境與人之間的關係作為創作靈感,運用生活中常見的廢棄回收傘架及多種LED、光纖、微控制器所製作,燈光隨著樂音變化,讓觀眾在欣賞作品時也喚起對環境保護的關注。
 
圖2、北藝大新媒系林書瑜老師與作品〈我在這裡為你祈禱〉。(攝影:李尚謙)
 
第二段的II 方舟・召喚 《光之召喚》,由身處2樓高塔階梯的號角手謝享家老師、1樓平台的吳欣穎老師,以及B1地下停車場的MIT學程林主佑同學,三方於三個不同空間輪奏著高亢、壯烈音色的號角,象徵著召集觀眾進入教會和旅程開始。而在地小提琴演奏家黃渝沁老師,則以擅長的即興演奏方式回應著上一段的古老風格頌歌。 
 

圖3、合作藝術家吳欣穎老師演奏號角和黃渝沁老師演奏小提琴。(攝影:李尚謙)
 
第三段落為III 幽谷・筵席《未知的幽谷》,觀眾首次轉往地下室觀展,此跨域段落包含場景設計、音樂及舞蹈,由策展人與礁溪教會合作夥伴們討論後,商定以《詩篇》第23章做為主創核心概念,除呼應聖經中大衛多次遭受敵人追趕,但最終都可以安然度過,有著神同在「穿越幽谷,也不怕遭害」的應許,也希望作品能反映在地文化的內化精神。因此策展人邀請藝術家王毓淞老師擔任場景設計,以其擅長的布料媒材,延伸其「雜夢三兩」布面作品系列概念,對應聖經內容以「杆、杖」為骨架進行懸掛設計,將礁溪教會地下停車場巧妙轉化為一個沉浸式微型展演空間,帶領觀眾走進未知風景,同時更以布質材料放大150年前隨宣教士馬偕牧師從加拿大飄洋過海至臺灣的八種蔬果種子。這也是教會的停車場首次有不同的用途,布展過程中在地夥伴們都感到別具巧思。音樂部分由林姿瑩主任帶領MIT Xtyle樂團,演出簡昕蕊同學的原創曲目《未知的幽谷》,並由周筱茜同學進行音場技術的設計和執行。舞者們則由舞蹈系楊美蓉老師帶領,從手碟的獨奏揭開序章,逐步踏入「死蔭的幽谷」,伴隨著合成器與大提琴低沈的旋律,彷彿置身幽暗的谷底,在黑暗不安中尋索;中段轉入吉他的悠揚旋律,帶領觀眾行至「青草地」,最後輕快的音符象徵靈魂的甦醒與安息,中音長笛的柔和旋律於最後出現,為整段旅程注入平和與溫暖,最終再度回歸手碟的沈靜如同「可安歇的水邊」,也為下個段落預備。值得一提的是,全場演出的燈光均為鉅業燈光音響公司吳立雅小姐負責設計執行,其家族亦為礁溪教會的會友,是從去年就一起執行的在地合作夥伴,今年再度合作更加有默契。
 

 圖4、MIT Xtyle樂團演出幽谷・筵席《未知的幽谷》段落。(攝影:李尚謙)
 
第四段落IV 織夢・得人 《船歌—就是這地》的裝置藝術〈漁網編夢〉源自美術系涂維政老師於2024年擔任計畫主持人策劃的龜山島文化運動穿越祭中,由年輕藝術家們以回收漁網再創的作品。查找文史資料時,得知馬偕牧師的大弟子嚴清華的母親陳氏是龜山島人,馬偕在回憶錄《福爾摩沙紀事》(From Far Formosa)中曾寫道:「當臺灣已聽到福音後,我們的視線就開始朝著東邊和北邊水平線那一端的一些孤寂小島渴慕的望著。……我們常談到龜山島,因為阿華的母親是那裡出生的。」最後馬偕不畏風浪多次嘗試帶學生們冒險航行最後成功登島。因此策展人林姿瑩邀請涂維政老師偕藝術家王毓淞將〈漁網編夢〉作品呈現於此篇章,象徵堅定信仰與福音傳播的使命,如同聖經中提及的「得人如得魚」。音樂部分,邀請IMPACT校友手風琴家黃婕老師加入演出,在手風琴獨奏「斯凱島船歌」的樂音中,將觀眾引領至水邊,緊接著小提琴旋律與來自美國的交換生舞者Shanti,進行一段獨舞,舞者姿態優美,音樂與佈景、燈光完美契合,並由礁溪教會聖歌隊,與MIT三位男歌者同學,以英語、華語、臺語三種語言,演唱馬偕親手寫的歌曲〈就是這地—This is the Land〉。

 
圖5、IMPACT校友手風琴家黃婕老師於織夢・得人 《船歌—就是這地》段落演出。(攝影:李尚謙)
 
第五段落V 迷宮・印象 《回聲記憶—奇異點》的表演場域為一樓大廳,跨域元素包含了以版畫、音樂和舞蹈。策展人林姿瑩邀請出生於宜蘭的美術系版畫老師—林仁信老師,以其作品〈印。象 Eye〉的懸吊,透過邀請約50位北藝大師生、礁溪教會夥伴,宜蘭專業藝術家、及社區居民共同參與拓印教堂週邊的建築牆面、地面……的肌理痕跡,轉化成圖像或意象,最後以懸吊方式展出,並讓樂手們和舞者們可以穿梭其間,一樓大廳為開放空間,演出和彩排時有風吹過,搭配燈光十分美麗。音樂部分則由MIT學程呂紹淳老師授權「回聲記憶」與「奇異點」的兩首電音創作曲,並指導簡昕蕊同學進行音樂編輯 ,而現場的音樂和舞蹈的跨域呈現,在音樂方面由宜蘭在地專業手鼓演奏家冉文娟老師以海浪鼓作為拉開演出的序幕,演奏家林姿瑩老師隨著音樂走入以長笛回應,舞者們則由舞蹈系楊美蓉老師指導,交錯穿梭於布幔之間,音樂與藝術裝置結合燈光效果帶給觀眾視覺與聽覺的震撼演出,最後由三位號角手林主祐同學、吳欣穎老師和謝享家老師以急促的號角短音作為演出結尾,在舞者引導下觀眾再度啟程。
 
圖6、迷宮・印象 《回聲記憶—奇異點》段落中,舞者穿梭於版畫家林仁信老師的作品〈印。象 Eye〉間。(攝影:李尚謙)
 
第六部分VI慕義・如露的執行場域為二樓主堂外的兩側長廊,聲音藝術上採用了即時空間聲場捕捉與再造技術,進行跨場域的聲場即時再現,所展示的《風箏計畫—寰宇禱告》為策展人從去年開始即與礁溪教會夥伴們,合作收集的來自世界各地基督徒的主禱文錄音,橫跨多國語言的音檔,由陳凱馨同學進行多聲道混音後製及聲道喇叭設計,再透過孫紹庭老師設計的獨一無二的八聲道環繞聲音裝置,使其以特別的聲響及廣闊的音場覆蓋,讓現場觀眾除了能感受到主禱文從四面八方匯集,並能在主禱文中聽到透過即時空間、音場轉換後的《巴哈 清唱劇 何等的愛BWV64》由在地鋼琴家吳蕙雯老師在主堂內現場鋼琴演奏,整體呈現以融合多聲道環繞的「唱祈」與回歸傳統錄音技術的「迴響室」技術,在舞者們帶領觀眾進入主堂的行進中,若留意還可於長廊撿拾到透明的小瓶子,內有馬偕博士當年帶來台灣的八種蔬果種子,由主日學老師與孩童們共同製作。

第七段落VII喚醒・遠颺《祈禱者的詩篇組曲》,當觀眾從長廊中進入主會堂後,先前出現在八聲道環繞聲音裝置中的巴哈鋼琴曲,馬上轉變為觀眾可以直接聆聽的現場音場,於號角聲後,由在地音樂家吳明芬老師指揮礁溪教會聖歌隊演唱詩歌〈請喚醒我禱告〉,緊接著由MIT學程曾羽萱同學自彈自唱創作曲〈Fairy Tells〉,優美的旋律配合著光影變化,舞者利孟潔同學以曼妙舞姿由虛入實的進入觀眾眼前,隨後礁溪教會的聖歌隊長吳玲儀老師及小提琴家黃渝沁老師,也用詩歌〈有人在為你祈禱〉回應。
 
圖7、北藝大MIT學程曾羽萱同學彈唱創作曲〈Fairy Tells〉,並與舞蹈系舞者利孟潔同學搭配。(攝影:李尚謙)
 
而由MIT 歌者們演唱的〈跟隨祢的腳步〉則是策展人林姿瑩老師帶領陳凱馨、邱迦勒兩位同學組成的小詩歌創作團隊,透過與在地合作夥伴於詩歌創作活動中的分享和共創所成就的一首全新曲目,邀請MIT歌者們共同以合唱方式,以長笛和鋼琴伴奏進行演出,將信仰中的尋求、依靠與希望娓娓道來。這首歌有著溫暖動人的旋律和深刻意境的歌詞,勾勒出人們在困境中找到方向、在破碎中重拾力量的旅程。
 
圖8、MIT 歌者們演唱〈跟隨祢的腳步〉。(攝影:李尚謙)
 
壓軸樂曲〈種子的啟航〉由林姿瑩老師創作,以愛爾蘭風格的舞曲作結,邀請打擊樂手吳政君老師、冉雯娟老師,手風琴手黃婕老師和礁溪在地小提琴演奏家黃瑜沁老師與MIT Xtyle樂團的同學們共演,旋律輕快明亮不斷加快,加上舞蹈系楊美蓉老師親自與舞者們一起加入共舞,音樂與舞蹈交融,讓所有觀眾沈浸於在歡快的氣氛中。
 
圖9、〈種子的啟航〉音樂與舞蹈跨域演出。(攝影:李尚謙)
 
「饗。禱II— Voyage of Seeds」是以音樂為軸加上舞蹈、裝置藝術的跨域演出,嘗試以音樂、藝術、舞蹈、結合現代聲場科技,並與礁溪教會的建築空間互相呼應,此次演出的技術層面,讓筆者最印象深刻的為八聲道環繞聲音裝置,除播放各國語言的主禱文錄音外,還加上主會堂內即時鋼琴演奏的巴哈清唱劇;以即時空間聲場補捉再造技術 (Volumetric Reconstruction Audio Technology ,縮寫:VART),利用塔型禱告室的挑高音場進行即時聲場捕捉回送,將鋼琴所演奏的聖詠傳送至禱告塔中,再透過即時空間、音場轉換的方式,混合進八聲道的主禱文音軌,運用禱告塔獨特的殘響,使鋼琴能夠幽幽地藏在寰宇禱告之中,為其增添一抹色彩,彷彿聲音本身也成為祈禱的一部分,觀眾們身歷沈浸式音樂、舞蹈與空間的交融演出當中,感受聲音在空間中的流動,也回應教會建築空間與神學的的神聖意涵和跨域視角,超越藝術形式、語言、文化和宗教的界限,讓參與者們都能感受藝術、空間與心靈的緊密關聯,享受沉浸式跨域藝術的豐盛筵席。
 
圖10、演出後全體大合照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