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

教学工坊

文 / 新媒系硕士班三年级 陈政维

今年是北艺大新媒系第三次受邀参展林兹电子艺术节,林兹为奥地利第三大城市,亦为奥地利最大的重工业城,每年九月初举办的林兹电子艺术节更是全世界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电子艺术节。从1979年开始,林兹电子艺术节透过艺术不遗余力地探讨科技、社会与环境等议题,本次吸引来自全球各地一千四百七十二位艺术家、科学家、倡议者以及超过十二万两千位观众共同响应盛事,节庆期间全市仿佛科技艺术嘉年华般热闹,而今年也是POSTCITY最后一次作为主场馆使用,别具意义。

这次北艺大所参与的Campus计画由王福瑞主任领队,王连晟老师及林晏竹老师共同策展,偕同北艺大新媒系优秀艺术家及其作品于电子艺术节展出,带来涵盖声音艺术、互动艺术与结合人工智慧之创作,包括郭展良的《声态系_共鸣》、沉宇轩、郭敬棕、陈宽睿和杨浚加共同创作的《嚣》、郑芳宜的《截图的影像》、罗慧绫和沈宇轩共同创作的《蹦》以及与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C-LAB)Future Vision Lab合作的《穹形语法》单元播映圆顶影像作品,呼应本次北艺大策展主题《向星门的回声》。艺术家郑芳宜亦以作品《信任试演》参与行为表演计画「Flood the Zone with Courage」。

圖1、展覽空間一隅(攝影:鄭芳宜)
图1、展览空间一隅(摄影:郑芳宜)

圖2、觀眾參與作品 - 《聲態系_共鳴》(攝影:鄭芳宜)
图2、观众参与作品 - 《声态系_共鸣》(摄影:郑芳宜)

 

Campus计画为电子艺术节中,特别针对大学及研究所之艺术家所设的展览计画,邀请世界各地电子艺术相关科系之学生参展。相较于节庆中的主题展区与得奖展区,我作为研究生在Campus展区中获得了截然不同的体验与启发。学生作品制作时,在预算、时间与空间上总是较为受限,但这样的限制并不影响艺术家的创造力,反而激起他们透过更实验、创新的手法呈现作品,充满生命力与爆发力,我认为这是在观看Campus展区时非常深刻的感受。

校际之间的往来亦是参与Campus计画的重要环节,此次本校便与台湾的清华大学以及瑞士的苏黎世艺术大学,透过作品的相互介绍,促成三校的深度交流。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得以了解同样年纪的学生艺术家,在不同的背景之下,如何透过艺术创作面对各自欲处理的命题,以及在创作手法、艺术思维、议题转化上有何异同,交流互鉴下,视野变得更加广阔。

圖3、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蘇黎世藝術大學三校交流(攝影:陳政維)
图3、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苏黎世艺术大学三校交流(摄影:陈政维)

 

本系展间在节庆期间亦吸引众多参观者,每位艺术家皆能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接收来自各地的不同观点。这种国际的大型电子艺术节,往往会吸引来自全球对艺术感兴趣的观众参与,每位观众不同的文化脉络会带来对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与观感,这种来自不同背景的观点碰撞,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诠释,也促进了艺术家与观众间的深刻对话。

面对现今全球局势动荡,今年林兹电子艺术节以《Panic Yes/No》作为主题进行有力的叩问,并在展览现场每天进行一个Yes or No问答投票,让与会者共同参与,像是:「你是否信任演算法胜过你的朋友?」、「你对于保护地球是否感到疲倦?」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场看到一对父子来到投票墙前,面对后者的问题,父亲按下No键,年幼的儿子思考了一下,走向Yes键按下。那一刻我感受良多,看到世代间面对相同议题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下一代保护环境的正面回应感到欣慰,同时感受到民主让我们能在同一个国家甚至同一个家庭中发表歧见。

主题展览及得奖之作品也透过艺术家各自的创作诠释,回应节庆主题与社会现状,其中不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之作品,以下将列举数件:

作品《Liminal Ring》是来自韩国的艺术家Jin Lee所创作的大型机械装置,这件作品由碳纤维3D列印和循环风扇建构而成,利用空气、烟雾及灯光创造出一个视觉强烈的环形动态气流,旨在探讨人类试图创造秩序并将对称性加于浑沌中的尝试。本作于POSTCITY地下室的廊道尽头展出,展出位置与作品相得益彰,带来一种隐藏于城市角落的异星科技感。

另一件引人注目的作品《Dynamics of a Dog on a Leash》为日本艺术家Takayuki Todo的装置作品。一只受锁链束缚的机械狗,试图以充满攻击性的姿态冲向它无法触及的范围,即便其爆发力与破坏力十足,却因受困而跌倒、挣扎,让观者在它无法触及而自然形成的外圈观看。机械狗本身不会有感受,我们却会对其投射出悲惨、不安或恐惧的情感。艺术家本人表示,他创作这件作品是为了透过欺凌一个机器人,来唤起人类对受虐动物产生同情心,并进而探讨在人类与机器日渐复杂的关系中,人类该如何看待机器生物等非生命体。

《Requiem for an Exit》为今年林兹电子艺术节,New Animation Art 类别的得奖作品,是一件大型影像装置。中心由一座四公尺高的液压机械手臂结合巨型的人类脸部雕塑所构成,透过光雕投影将逼真的脸部影像投在雕塑之上,并透过 AI 合成和人类表演共同产生的声音,诉说着对「暴力」的反思。拉开帘幕走进黑暗的展间,巨大的人头仿若浮在空中,随着倒数结束,人头进行动态位移,配合着投影效果在彩色与黑白之间变化,观赏上带来的震撼强烈,艺术家以此手法进行所想传达理念的表述,深入人心。

在硕三这年来到林兹参与电子艺术节获益良多,看到世界各地优秀的艺术作品刺激了自己在创作上的想法,与其他艺术家的交流也是很珍贵的经验,期许能带着这样的悸动迈向创作之路的下一步。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