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艺术保持着不近又不远的距离:妖山混血杯创作经验分享《谷米机工的艺术与生活》

教学工坊
2021-09-10
撰文/电影硕士班 辜健耀 
 
 
艺术和生活中寻求平衡,或许是每个艺术家与艺术学系学生的千古大哉问。身为艺术创作者,我们都深深的了解到艺术是一种精神粮食,对普罗大众而言它或许并非必需品。也因此想过上理想的艺术生活,并非轻易的就能拥有稳定收入来维持物质所需。而这个时候,艺术家往往就会深陷挣扎两难——该坚持投入自我理想的创作当中,还是为了生活作出妥协让步?艺术和生活,真的那么水火不容吗?由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妖山混血杯跨域创意实验室主办的妖山混血杯创作经验分享系列活动,请来了凌宗廷先生分享其创办的公司榖米机工的艺术与生活,或许能在相关课题上为我们分享一些经验谈。
             
榖米机工为科技艺术跨领域团队,主要着手于机械动力相关的类别,并从软件、硬件于设计上做出高度整合,旨在实现艺术家的想像,以期达到协助品牌创作有趣的科技艺术作品。榖米机工提供基于技术的创意服务,协助客户爬梳自己的想像,以针对体验、艺术性与美学三方面进行深度优化。榖米机工的主理人凌宗廷为北艺大新媒体艺术研究所毕业校友,雕塑背景出生的他,对于机械和材质拥有相当的热忱,并擅长掌握造型材质,因而荣获多个雕塑奖项的肯定。
 

 
This is an image


身为典型艺术学系出生的艺术家,凌宗廷目前也在维持稳定生活与实现理想艺术间游走,对于本次对谈主题可谓感同身受。为了达到生活与艺术间的平衡,他创办了榖米机工,为商业客户打造科技艺术作品。凌宗廷一句话点出过中之道——要与艺术保持不太远又不太近的距离。如果选择创作完全忠于自己并与市场脱轨的作品,恐怕会沦得没有资金创作的下场;然而如果选择在工作上偷渡自己的创作点子,在工作中完成的创作还会有机会获得赞助、标中创投。尚是学生时的凌宗廷也曾和许多艺术系学生一样,想要成为一位走艺术路线、很纯粹的艺术家。但现实却是必须考量到商业的存在,在社会打滚后的凌宗廷如今也学着多些关注与留意商量上的考量。
 
虽说凌宗廷是典型的艺术学系学生,但他坦承自己并不如传统的那么「学院派」。还是学生的时候,凌宗廷非常叛逆,他不爱上课,也不爱与师长打交道,追根究底自己就是个不喜欢体制的人,包括正规的艺术教育体制。但他非常清楚,要在艺术圈子里打滚,无论是上课或是与师长建立良好关系都是重要的,因此给自己的最低限度,是必须获得完整学历,毕竟这是在艺术圈打滚的入场券。有了这样的清晰人生目标,凌宗廷也才说服自己多参与校园里的大小事。对凌宗廷而言,这些体制、传统都是先人留下的痕迹,自己依然得照着走,但自己或将走出崭新的道路。
 
科技艺术作为一种新媒体艺术,凌宗廷在当中做过哪些努力,又是如何突破的呢?「凡事不会默认漂亮的答案。」凌宗廷回答道,他认为自己像个投机份子,但并非认定投机总是不好的。像是他在学时期接触的艺术知识,他自知无法样样精通,只期许每一样都能领悟六、七成,尤其是与自身领域较为密切的重点基本知识。自己的专业虽为雕塑,但也有经历瓶颈的时候,这时候所掌握的学科就能帮上大忙,比如艺术史、建筑史、艺术理论等等。凌宗廷往往可以从知识里爬梳出新的灵感,维持创作脉络。对凌宗廷而言,熟读艺术史还有另一个好处,便是可以避免相当的创作主题重复。他认为,艺术史不在于批判体制,而是寻找更多新的可能性。


 
This is an image


比较学校里的创作与出社会后的创作,凌宗廷认为出社会后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方向,往往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但也因此拥有更多的创作空间,更加自由。凌宗廷曾获得一些奖项,这让他开始思考:究竟要创作适合自己的作品?还是适合得奖的作品?这是希望能忠于自己的凌宗廷在出社会后面临的另一打拷问——得奖后的艺术生活该怎么走?对于这个困惑,他梳理出自己的脉络:艺术家必须看自己的创作初衷,是为了自身、还是为了所关注的生活。不为讨好奖项而创作,不依循学院派作风,那样的凌宗廷确实忠于自我。
 
作为一个艺术装置的服务团队,榖米机工有时会接到个人艺术家的案子,有时则是具规模的公司商业委讬。谈及两者的不同,凌宗廷认为在与艺术家的合作上相对是比较有难度的。困难点不在技术,而关乎于人。因为许多年轻的艺术家对装置的制造流程不太清楚,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沟通。举例来说,艺术家往往对版权的概念有误解,认为自己拥有的原创作品的绝对版权;然而虽然作品的着作权是属于艺术家,但作品的技术权不一定归于该艺术家。因为制造作品的技术往往已经有人尝试过,作品创新并不等同于技术创新。但许多艺术家就是没办法理解这点,因而会闹脾气,产生争执。相对的,大公司的商业委讬往往省去了不少麻烦,工本费好好谈,各种专业的规格也都清楚分明。
This is an image

 
同样身为一名创作者,面对艺术家的委讬是否有优势?凌宗廷直言自己的艺术背景确实是一大助力。这也使得榖米机工不像一般属性的小工厂,在艺术上是可以给出务实和专业的意见。他认为,当一名艺术家委讬榖米机工,也意味着艺术家在创作该作品上能力不足或想像力不够,而榖米机工所扮演的角色,便是给予协商和一同完成创作。因此严格说起来,委讬的制作团队可以被列为作品的共同创作者。同时,凌宗廷也认为技术工业必须承担起教育客户的责任,因此谷米机工都会花时间和客户解释为何有的作品可以如期完成,有的作品却难以实践。很多时候,并不是有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踏入社会的凌宗廷坦承自己已不如学生时期浪漫,会试着在艺术与商业/生活之间做出平衡。然而曾经是一名纯粹的创作者,现在内心是否还有真正渴望实践的创作、心中的那股火苗是否还存在呢?对此,凌宗廷表示一直都还在努力的路上,从未放弃自己关注的议题以及创作的渴望。凌宗廷回忆到,大学的时候选修过某堂课,第一堂课老师便抛出了问题:「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你一个人,你还会继续艺术创作吗?」老师紧接着表示,如果还会继续的同学,下个礼拜就继续来上课。结果到了下周,班上少了一半的同学。这问题也让凌宗廷思考了很久,让他更坚定自己想创作的心。凌宗廷的作品多关注与身份认同上,而未来的他也会持续在此命题上前进,为大家带来更多不一样的跨领域、科技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