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与微的比例量度里,测定出轻量级
教学工坊
2019-10-17
撰文/新媒体学系 徐绍恩
向晚时分,宝藏巖聚落面向新店溪畔的绿地被晚霞沾染成暖色,而散布于其上的,正是今年轻量级工作营的系列作品「自然群像」。「自然群像」是今年北艺大新媒体艺术学系与实践建筑、台大土木的三校联合工作营所产出的十二项作品展,坐落于宝藏巖历史断面,与宝藏巖光节作品相互辉映,十二件作品于傍晚甦醒,由声、光、机械动力等各自生命的方式向越渐漆黑的夜色绽开。
重量级合作
这次工作营发展作品的时间仅只短短三周,三周内三所学校必须集结所长,相互调和出符合各自期待的作品,且这次轻量级的参与学生是以宝藏巖光节艺术家身份正式参与宝藏巖一年一度的重大活动。实践指导老师同时是艺术家身份的姚仲涵在第一周就对大家喊话「台大是全台湾最高知识学府,北艺是艺术界最高学府,实践是设计界最高学府,你们代表三个界做作品展出,怎么能丢脸!表现不好台湾还能怎么办!」更是让大家意识到这次的跨校合作象征的意义,各位可说是背负着相当大的重量。
图一:在台大的仪器测试(照片来源:轻量级//Light Weight)
第一周的发想期就让大家发现彼此习惯的思考脉络与模式是大相径庭的,台大土木系的学生们习惯从运算、材质与可行性的角度思量,实践建筑系的学生们习惯去顾虑作品整体营造的感觉和氛围,更重视那份作品能带给观者、参与者的感受,北艺大新媒体艺术系站在此次合作的关系里最靠近艺术性的向度,学生们除了实际层面更重视作品所带出的议题或是与环境历史、自然所连接的关系,我们不断得在作品的推进过程里随时回头反思是否背离作品呼应议题的艺术本质,作品们的雏形也渐渐在这样有趣的三角关系里协调出他们的模样了。
谈到宝藏巖历史断面,不得不提起这片犹如被刀割过的历史痕迹背后的过往,1980年代的宝藏巖,在顾及防洪与违章建筑的窘境下,让抗争充满在拆迁的过程中,最终留下了这片断面作为历史的痕迹,象征着最终的妥协。也因此不少作品充满着与「水」呼应的意象,彷彿在回应断面上那场不存在的或远在未来的洪水,也有许多作品呼应的不是水的意象,而是聚落的罗列或是现场的自然景观,各各成为自然群像中的景观。
这块空荡的土地,考验轻量级各组的现地制作能力,同时他充满故事的曾经,也赋予各组源源不绝的想像。
微量级睡眠
第二周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开始进入实作阶段的各组学生来往奔波于台北各个角落,睡眠变得越渐单薄,有时一忙起来就是隔日的天明,北艺和实践对这样的日子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了,但三所学校里想必台大要适应这样的疲劳轰炸起来是最为辛苦的吧。在连日的工作里,各组必须反复面对许多问题,包括合作关系的协调、效率与可行性等等,并加以排解,作品也在这些昏头昏脑的日子里渐渐地由灵魂长出了骨架,在渐渐攀附上了血肉。
有那么一夜,碰巧许多组别都在北艺施工,夜半四点的休息时间,大家决定一起到山头上的操场打球,调整成日忙碌于繁复工作的身心。操场不面山的那侧收揽了辽阔的景观,能直接眺望整座台北城入夜后的静谧模样,台大和实践的同学们在这里和我们一起吞吐着山上清凉的空气,纷纷表示钦羨,说这里供给了我们很良好的创作环境,不过于广袤的校园不会疏远人与人之间紧密的键结,不过于冰冷的建筑与风气活络了思想。
重量级难关
第三周,各个组别纷纷进场了,那是相当不好过的一周,班上出了几场车祸,狂猛的雨势侵袭台北,场地泥泞不堪,原先绿野般的历史断面成了一整片土色的墙。对于新媒系学生而言,更痛苦的是电路接线上的困难,不曾停歇的雨势让整个宝藏巖几乎找不到干燥的场所,然而复杂的电路与开发版、传感器等等却又都不能碰触到水,但作品的施工又必须直接地暴露于室外,显然防水工程与干燥施工成了最大挑战。寒流也偏偏在最终评图前造访,最后几夜犹记得雨夜里不眠的大家各各在雨衣里颤抖着身子,发白的脸色一面期待着作品完成,一面渴盼这些糟透的生活品质能尽快被加速驶离。
评图日终于到来了,拖着孱弱的身子,天气逐渐清朗起来,彷彿前面那些雨夜都只是不曾发生过的一场噩梦般,环顾整片历史断面的草地,十二座各组对自然群像的诠释,业已以各自的模样在视野张开,心底不免有些澎湃感动,这漫长而短暂的三周瞬逝而去,成为了一次不可思议的经验,此刻,十二件作品已经俨然发芽成熟,成为这里真正的自然群像了。
图二、图三:学生作品 (照片来源:轻量级//Light Weight)
轻量级景象 重量级感受
此次合作必须学习的面相非常多,包括现地制作的精神,包括在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平衡,包括户外工程的各种细节。开幕式当天,光节其他件艺术家作品也在宝藏巖聚落的各角落里放着异彩,看着如织的人群往来于我们的作品之间,只是经过或者驻足感受,这算是班上第一次全体以艺术家身份在校外参与的一次计画,十二件作品的光和形态彷彿吞吐着呼吸,这几周以来的一切,也终于算是宣告完整了。
图四:总评结束后的集体大合照 (照片来源:轻量级//Light We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