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永续的问题前来,泰雅以「传承」、「土地」为答案回应
文/北艺大SDGs:艺术永续与创新教学实践合作研究社群 沈宜萱
一早来到尖石乡公所文物馆外,由Pagung小米妈妈和Sayx Tali傻瓜农夫夏禾达利,带领李葭仪副校长、林劭仁教务长、于国华研发长、何晓玫院长、王世信院长、林益仁老师、研发处同仁沈宜萱和蔡佩姗,完成泰雅族的Sbalay仪式。
泰雅和解仪式:Sbalay
Pagung是这么描述:「sbalay中文解释成『和解』,可是如果你用泰雅族真正的一个含义去解释,其实和解还没有那么完整,而含括sbalay这个意思的是——彼此接纳」。
在仪式中,被优雅的泰雅语环绕,我们随着Pagung的举动,跟着手指轻点小米酒,弹落三次:「第一点洁净土地,让我们参与在这个环境里面;第二个,我们对我们的上天的诸灵能够眷顾我们大家,让我们在这两天的行程平安:第三点,泰雅族的主灵能够眷顾大家,让我们彼此都能够成为家里人」。
我们带着学习心情与疑问试图寻找「永续」答案前,先学会尊重在地,谦卑地建立与重视人与人的关联,并获得许可与祝福。
图1、Sbalay仪式(拍摄者:沈宜萱)
土地与传承的教育
接着我们来到制高点,鸟瞰尖石前山的煤源部落,从凌空廊道看夏禾从小的生活环境,在山林中,有整片的竹林,竹子对泰雅来说很重要,从建筑到吃饭的餐具中息息相关,甚至竹林与小米也有关系,让我们看见了泰雅族人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大冰箱。
而在美丽的山林中,谈到尖石乡的异常平坦的马路、与大量的露营区,「他们是如何取得原住民保留地?」成为大家心中的疑问,而失去了土地,导致部落的兴衰,破碎的传统领域也影响到自然资源取得的难易度。
夏禾说:「我们就是尽量维护环境,如果土地就这样卖掉很可惜,把生态破坏,里面的食物不见了,可是你知道吗?我们就想到下一代。尖石乡有一个泰雅勇士雕像,它底下一定刻两个字,叫『传承』。所以我们的祖先,从过去在讲、在唱的,都在讲传承。里面一定带有教育性质,教育就是传承,而教育分享,这是我们的精神」。
图2、鸟瞰煤源部落(拍摄者:沈宜萱)
自然资源大冰箱
我们接着进入夏禾的三一农场,我们看见泰雅的生活切面。真如同自家冰箱一样,夏禾表示:「我们要运用大自然给我们的这些资源,而不是去破坏。」在这的大自然环境夏禾都能随手采集与介绍,例如秋海棠水分充足茎枝,吃起来淡淡的酸甜味,有点像莲雾,可作为解渴用;五节芒若有人为打结,依照结数可判断方向以及人数,下山时则拆掉打结处等。
午餐时间我们使用着夏禾自制的竹盘、竹筷,体验了食农教育锅,包括有「聪明蛋」之称的高营养价值鸡蛋。并亲身走进鸡舍,了解何谓永续自然农法:鸡只吃的是周遭天然的物质酵素调和的饲料放牧,同时因有酵素分解鸡粪便,完全没有一丝臭味,整个养殖过程完全融合于周遭环境。第一天我们从胃、知识到精神上,获得极大的饱足感,这些在地食物、生态与历史的文化知识,立体的呈现在我们的五感里。
图3、夏禾示范餵鸡(拍摄者:于国华研发长)
与司马库斯头目、长老会谈
隔天我们来到司马库斯教会,认识了头目、长老与总干事等人,了解司马库斯部落如何做到紧密的共同、共有经营组织与模式。司马库斯自2001年起从餐厅开始集结经营,后续广纳各间餐厅、商店,甚至民宿,而在这三年中,认知到一个新状况:随着观光人潮大量湧入,如果没有最大幅度的整合所有土地、土地上的农作物,会造成很多分工与经营上的困难。于是从2004年1月1号起,开始推行的部落经营的制度/价值——土地共有、合作共生。
土地共有首先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性」,Masay头目表示:「我们也曾经被训练财产绝对是有资本化,发展到极端的社会,但是从这个一段时间里跳脱,透过信仰、透过母子、我们长辈们、或是我们泰雅族的文化,我们分享,我们与此相爱,过去部落要共同协力照顾的那些经验历历在目」。
司马库斯透过土地,集结了土地上的人,守护祖先世世代代保护的山林河川,并一起延续文化、学习传统领域与知识、传承与教育、保育环境……等。没有一件事情是一个人可独立完成的,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总会有摩擦与茫然的时刻,对此,Masay头目表示:「这个是很大的一个问题,而我们当然要有很强的内部反省力量,我们部落就是透过信仰的力量,你多做的,你就是多奉献,在这当中总有牺牲和帮忙。」也就是这样无私奉献、合作共生的精神,推动着世代族人肩负起重任。
图4、与司马库斯头目、长老会谈(拍摄者:沈宜萱)
小米田与永续
隔天我们到田埔的祷告山,Pagung带我们看了许多种类的小米,从颜色、尾端开岔到细毛有无与长短,瓶子底下的编号,就是她们在这近十年间,为台湾保存不同品种的小米,并找回的小米的名称。过去小米不仅是经济作物更是传统文化的主食,甚至经由处理过后能餵养新生儿。而目前小米田更作为教育的场域,提供研究者与一般民众,能了解生物多样性、植物生长样态。
小米田由一群部落的妈妈们一起照顾,品质相当高,可作为甜甜圈原料等,富有经济价值。另外,对于复育小米,Pagung是这么说的:「这件事情,说真的没有那么容易,那我只知道说,我是一个泰雅族,我要找回语言,我要找回文化,我要找回——我们自己的所有。」让小米从原本普通的经济作物, 进而带来了教育、文化、认同与部落耆老的智慧传承,效果着实惊人。
图5、Pagung小米妈妈在小米田里介绍(拍摄者:于国华研发长)
后记
两天一夜的走读行程,感谢小米方舟的协助,这趟旅程让我们脱离如教条般的SDGs(是的,在尖石乡未曾有人提过),却更深刻的让我们有机会看见、听见、闻见,感受到属于尖石乡的文化、教育、生活、行动、传承与永续价值,而作为推动永续的入门者,我们仍有无数的知识要学习,未来将继续怀抱这次旅程所带来的的感动与震撼,一起为台湾这片土地付出。
图6、在司马库斯教会与众人大合照(拍摄者:某位善良的部落女士协助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