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中爪哇甘美朗的世界

教学工坊
2023-05-10

文/张旭诚
 

这次的中爪哇甘美朗大师班请到印尼日尔惹艺术学院的Nuryanta老师(MasNur),与李婧慧老师、梁正一老师在半个月内密集授课,并于课程最后举办成果发表会。这段期间内,我几乎每天都沉浸在甘美朗的世界里,学习许多乐器和乐曲,聆听、记忆每一首曲子演奏的内容,也从演奏的礼仪、练习的过程及老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体会到甘美朗的精神。
 

 

图1、成果发表会海报

图1、成果发表会海报

 

印尼的甘美朗以中爪哇、西爪哇和巴里岛三种音乐文化为外界所熟知,各有各的乐器编制与风格。在中爪哇甘美朗中,由鼓(kendhang)引领音乐的速度、段落衔接,挂锣(gong和kempul)、坐锣(kenong和ketuk)的声响标示段落分句与节拍,铜片琴(saron和slentem)演奏中心主题,双排坐锣(bonangbarung和bonangpanerus)、木琴(gambang)、笛(suling)、雷巴琴(二弦,rebab)等乐器则演奏主题变奏等加花部分,有些乐曲还会加上人声歌唱。在课程中,每个人会轮流演奏不同的乐器,选择自己想坐的位置或被分配到缺人的乐器;每一次选择不仅决定了自己在下一首曲子会演奏什么样的声响,也间接暗示了自主练习的时数。
 

虽然甘美朗现在有以数字、字母与符号记载的乐谱,但乐谱不会直接写上所有乐器要打的音。老师除了在白板或纸上写谱之外,仍常常会口述音型或直接示范。对我来说,虽然乐谱方便自己练习、记忆,但受老师直接教导时更有一种传承的感觉。传统口传心授、经由模仿学习的方式虽然不利长期保存、归档,也许对学习与教学而言仍是最自然的方式。
 

 

图2、MasNur在白板上写的谱

图2、MasNur在白板上写的谱

 

我在这次课程的曲目中演奏了bonang、bonangpanerus、gambang、rebab等乐器,其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是gambang和rebab:我在《LancaranKlilingKutha/城市游》一曲选择了gambang,发现从头到尾双手同时不断敲击一对四的节奏相当考验手臂的肌耐力。在一次中间下课休息时,MasNur走来gambang说后面的段落要打新的音,经过一段老师打、我打,老师写、我学的过程,我拿到了第一张老师写的乐谱,加入「很多谱」相簿的行列。rebab是我人生中学的第一个拉弦乐器,揉弦所展现出的强烈情绪张力与独特的音色让我非常喜欢。我开始学rebab是因为自主练习时间看到学长在练《LadrangWilujeng/欢迎与祝福》,看了一段时间就自然而然地拿另一把来练习,没想到当天晚上就在《TariMerak/孔雀舞》被分配到rebab。这首的rebab没有固定的演奏内容,我便随着老师说的「Explore」日复一日练习基础,以至最终演奏衬托音乐氛围的即兴。即便有许多乐器在这半个月内还来不及尝试、学习,但在练习乐曲的过程中渐渐能听见彼此之间的连结,感受到每个乐器齐心协力地在疏密相异、脉络相同的结构中交织出丰富的层次。
 

 

图3、MasNur写给我的rebab谱

图3、MasNur写给我的rebab谱

 

甘美朗音乐的一大特色是「提前」的重拍,让人容易分不清楚乐句的头尾在哪。我刚接触甘美朗、还不太适应各种乐器错落的声响时,往往忙着看谱和自己的乐器,专注于跟随鼓的领奏在拍点上打正确的音;直到对乐器比较熟悉、能大致记得乐曲后,才开始注意到其他乐器和自己的关系。如刚开始练习《LadrangWilujeng/欢迎与祝福》的bonangpenerus时,找位置和打准一对四的节奏就费了不少精神;比较熟练之后,才听见低八度的bonangbarung所奏音型相似、速度减半的声音其实跟bonangpenerus同为一体。
 

不断循环、反复的曲式是甘美朗的另一个特色。从导奏开始,进入8拍、16拍、32拍或以更多拍为单位的段落,根据乐曲不同有速度转变、反复或衔接其他段落的变化。MasNur教新曲子时总会让我们循序渐进:先不断反复演奏一个段落,练熟之后老师再写上新的段落,最后再依练习情况加上各别乐器独有的内容;如此一来,演奏新段落或复杂加花的人就能先对音乐有整体的印象,进而辅助下一步的学习。我刚开始有时会忘记反复过了没、打到哪一次重复音型,不小心掉出循环就迷失在音群间接不回去;后来随着对乐曲日益熟悉,逐渐能在走丢时借由聆听其他乐器若无其事地回到正轨。在甘美朗的节拍型态下,要从迷途中顺利找回进入乐曲的地方,所需要的了解或许不比从头到尾完全演奏正确来得容易。
 

对于多年来听习惯十二平均律的我而言,最难以适应的当属甘美朗的调音系统:在这次课程曲目使用的pelog系统中,每两个音之间的距离都不相同,不同调式分别会使用其中的五个音。演奏敲击乐器时,只要照着数字打就能发出正确的音高;但在拉rebab时,对pelog的不熟悉便成为一大困难:自主练习时可以一个一个音对音准,两个两个音感受音程,但实际演奏时脑袋里还是会不小心蹦出平均律的声音。要在半个月内对一套新的调音系统培养起音感绝不简单,对初学拉弦乐器的人要把音按准就更有挑战性了。
 

这次的曲目中有三首跨文化的作品:一是作曲家廖宪一老师所作的《屿之吟III:跨声》,运用台湾民谣《桃花过渡》的旋律特色,以琵琶和甘美朗重构并共同演绎;二是《谈天:耿碟尔与北管大吹的即兴》,以gender和唢呐一同演奏,创造跨越时空、地域的对话;三是《TariMerak/孔雀舞》,除了中爪哇甘美朗外,亦使用巴里岛的cengceng和木槌,并结合Melati老师的舞蹈一同演出。甘美朗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使我大开眼界,虽然在刚开始练习不久《桃花过渡》的旋律就浮现脑海,但没想到能与甘美朗融合得如此自然;唢呐的喧嚣与gender的稳重形成鲜明的对比又相映成趣,既受唢呐的欢腾所鼓动,也对老师的演奏叹为观止;《孔雀舞》的舞蹈展现出我从未见过的气质,在甘美朗营造的氛围中,宛如置身妙不可言的玄幻世界。
 

除了不跨乐器、盘腿坐等基本礼仪外,穿戴衣着也是学习的一大要点:绑头巾相对简单,将三角形的布长边稍为折起几层,左右两端绕在头上包住头发、露出前端的三角形即完成;折裙子则繁杂许多,得从布的一边正反正反折整齐的十一折长方形,形成穿起裙子后前侧的一条长带。老师称折裙子为「meditation」。为了折出整齐、好看的长方形,折裙子的慢活所耗费的精力可与演奏甘美朗相提并论。
 

在这半个月的课馀时间,平常听音乐的内容加入了甘美朗的练习曲目。不听则已,一旦开始听甘美朗就停不下来,循环曲式与循环播放共同造就彷彿永不止息的幻境。大师班结束后,不知是出于怀念还是探索的兴趣,我仍然每天一首接一首地听甘美朗——也许掉入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就无法轻易脱身了吧。听到后来随自动播放漫游,发现有些曲目明明标题不同,听起来却十分相像,在好奇心驱使下踏上了查找翻译和理论资料之路。在这段过程中,我忽然发现自己在学习演奏时还没有真的完全了解甘美朗,只有学会演奏乐器、曲目,跟随音乐的感觉走而已,似乎仍有更深层的意涵尚未触及。我期许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持续学习,时常记得自己对甘美朗的喜爱,也期待下一次演奏甘美朗的机会。
 

 

图4、演出当天的大合照(图片取自关渡通讯)

图4、演出当天的大合照(图片取自关渡通讯)

 

我曾于高一时在北艺大开放式课程平台看过甘美朗的课程影片,但数年来一直没有机会进一步接触;直到这次的中爪哇甘美朗大师班,我才有幸在MasNur、李婧慧老师和梁正一老师的指导下亲身走入甘美朗的世界,在当时影片中的教室里体会甘美朗的奥妙,甚至有幸在马水龙厅和大家一同举办成果发表会。学习甘美朗的过程让我了解到:要演绎一首乐曲,每个人都相辅相成而缺一不可。即使大家随着发表会的结束各自回到平常的生活,但这半个月里和每个人一起学习、成长的时光会永远长存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