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从人类学到艺术史与美学】2023年北艺大博班实验室系列首场讲座纪实
跨域创新课程
2023-11-10
文/文化资产暨艺术创新博士生 陈柔远
「仪式:从人类学到艺术史与美学」作为2023年北艺大博班实验室系列讲座的首场讲题,一方扣合「跨欲.初心.仪式」年度讲座主题,另一方面廖仁义老师以德国美学家班雅明经典名着《机械复制年代的艺术作品》的立论为引,试图说明艺术作品从田野研究到艺术史书写,再到博物馆展示的诠释循环。此外,邀请台大人类学博物馆林开世馆长任讲座与谈人,分享其丰富多元且具批判性的田野视野及犀利观点。
图一、廖仁义老师以「仪式:从人类学到艺术史与美学」为讲座主题开讲(摄影:许玉旻)
讲座一开始,廖仁义老师便以「艺术的诞生」的反诘描述破题,在在映证德国美学思想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机械复制年代的艺术作品》就艺术存在的立论及其服务价值的演变。
艺术并不是一诞生,就是为了展示,就是为了被观看……最初诞生在荒野、在部落、在仪式场所;然后才在学校、在展演场所、在艺术节日。
班雅明提出「仪式价值」(Cult value)及「展示价值」(exhibition value)描述了艺术自史前时代存在迄今的价值光谱,并以中世纪为时代分野分析了艺术应社会文化及服务对象的个异致使存在价值的质变以及灵光(aura)的衰退。而展示成为世俗性的审美崇敬(the secular cult of beauty),艺术原有的神圣性、独特性取而代之的是公开展演性(the public presentability)。廖仁义老师亦以原舞者战祭(Mayasvi)参与法国亚维侬艺术节为证,当战祭远离传统场域,其仪式价值亦已褪去,彰显的是以观看为目的之公开展演性。
时序推移到多元奔放的当代艺术,廖仁义老师则以德国历史学家Wilhelm Dilthey的视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及诠释学的循环(Hermeneutic circle)为观看艺术的研究方法,除人类学的视域(anthropological horizon)、艺术史的视域(art historical horizon),尤其强调当代的视域(contemporary horizon),试图粘结艺术存在的主客体、时间与空间,亦不应忘背艺术作品服务于仪式价值的曾经。
图2、与谈人林开世馆长(左上)及讲座学员侧写集锦(摄影:许玉旻)
与谈一开始,林开世老师以「我从来不赞同简单的立场……而我的立场绝对要带有一定高度的批判」作为发语,并以人类学庸俗(实用)主义者的观点就「艺术的存在」提出一个本质性的质疑:「Art向来不是一个普遍性的范畴……勉强可以谈论的部分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产生什么样的效用?」然机械复制时代使「当代艺术」脱离「写实」功能脉络、展示价值取代仪式价值、使灵光消褪后,当代艺术应该何去何从?林开世老师亦就当代艺术发展趋势试图归纳出三个可能:
一、拥抱「为展示而展示」的纯展示价值,如达达艺术(Da Da);
二、自制仪式价值的真实性(authenticity),如现地场域的行动艺术;
三、或如班雅明所冀盼建立一个专属当代、不再追求灵光的艺术美学,以作为「展示价值」的取决-基于某种实用性的政治(practical-politics),如法西斯美学。
但不可讳言地,当达达艺术猛然打破与生活的界线-把生活用品移置美术馆作为艺术,单挑权威、体制或学理的框架,开始与人类学、艺术史学靠拢,于是「当代艺术回不去了」。林开世老师更以「后现代观点」观察当代艺术与人类学的交会时刻,乃基于「我们从未现代过」(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共识。当代艺术汲取应现代性所建构的知识系谱,如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史学等等以寻求当代艺术存在的本质,是为国家服务?屈服于市场机制?且有所意识。
图3、与谈人林开世老师以人类学实用主义观点就「艺术的本质」进行批判(摄影:许玉旻)
而林开世老师扣合讲座主题辩证「仪式」的两面性:一方是仪式透过身体经验让我们达至似乎接近「原真」的可能性;但不能忽略的是:仪式一定是一种形式,而形式必定牵涉权利。同理可证,仪式肯定是某种权利的机制。此外,当代艺术面对仪式价值的消失,不能回避仪式价值的三个面向:实用性、神圣性及经验的完整性,作为当代艺术再造仪式价值的反馈。
接续两位老师的醍醐灌顶,意犹未尽的参与学员除奋笔疾书外,更是连番提问、欲罢不能,亦让本次讲座在精采交流后圆满画下句点。
图4、林开世老师、廖仁义老师和参与学员的精采交流(摄影:许玉旻)
图5、林开世老师与廖仁义老师的活动合影(摄影:许玉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