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习机会并鼓励学生创作:110学年度教学优良教师─传统音乐学系蔡凌蕙副教授

看板人物
2023-09-10

文/邬家颍
 

 

110学年度教学优良教师─传统音乐学系蔡凌蕙副教授
 

 

凌蕙老师音乐班出身,八岁时经钢琴老师介绍开始学习作曲,由于从小学习多种乐器,帮助在作曲上掌握乐器的特性,在进入国立艺术学院后,更因本校特别注重音乐系学生的传统音乐素养,而奠定传统音乐基础。
 

 

用不同的方式解读音乐,在练习中迸发创作灵感

凌蕙老师大三时跟着潘皇龙老师学习,以系统化与理性的方式解读音乐,让他看到音乐的可能性,拓展视野,还有更多发挥的方式,使他在指导学生能不被现有的条件限制。而传统音乐曲式学的教学为了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疲乏,因此凌蕙老师带同学先分析相同的曲牌,找到曲子的原则,再以仿作或填词作为学期呈现;而音乐创作教学方面,将多年创作-演出的自省经验用于教学,也鼓励学生作曲以本身演奏唱的技艺出发,同时让不同乐种进行对话。「很多人说创作是靠灵感,但灵感是从很多次的练习中跑出来」,如同跑步是锻鍊肌肉与大脑的协调,需要助跑与热身,学习作曲也是一样,要锻鍊写出符合脑中想像的声音,都是需要很多的时间投入。
 

 

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激励学习

凌蕙老师过去在国立艺术学院跨系所美好的学习,使他现在积极与其他系所合作,让学生跨系互相激励学习、创造,例如今年在十八周的课程中大部分时间让传音学生们熟悉彼此的乐器语法,逐渐将一分半的即兴乐曲扩充至十分钟,在最后一周才与舞蹈系舞者合作进行呈现,因为学生已有稳固的默契,能从容与舞者互动。凭着作曲家的创意与协调能力,凌蕙老师与政大、阳明交大三校教授首次合开设跨校课程「音乐、舞蹈与艺术治疗之理论与实作:艺术教育与脑科学之观点」,以及二校合作课程「东南亚艺术与社会巡礼」,只要学生收获很大,累也值得。
 

「有别于过去服务学习对象是高中营队,这次带学生到疗养院用音乐去互动,为长者伴唱、教学南北管,这些和学生们预想的不一样,不是只有去表演给人听。」在这过程中学生发现对于老歌的定义不同,需要寻找长者20岁时听的歌,并学唱、用南北管伴奏,也发现长者唱得比学生热情;而现场状况不是网络可及的,学生踏出手机世界,学习反复耐心地教长者节奏与乐器使用,发表会中不论是伴奏或表演,都要带动现场、融入其中,与长者营造出「同乐」气氛,也让传音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成就。
 

 

音乐是跨越语言,学习不同文化达到世界和平

「音乐是跨越语言的,传音系在学习世界各地的传统音乐中,用音乐去认识并传承音乐的起源与文化」,亚洲的音乐与我们传统音乐有类似的生态,在「活水的芬芳」系列跨学院计画,不同文化交流犹如活水注入,有一次邀请柬埔寨老师来传音系授课,先在台湾进行密集排练与呈现,再与电影、舞蹈系回访柬埔寨与当地学院和艺术团体交流,参与当地的节日、参观文化资产、了解神话,传音系学到当地的音乐与乐器的维护,舞蹈系学习当地舞蹈与武术,电影系拍摄活动的纪录影片与剧情片,所有人回台才完成最终的制作。另一次则是到桃园大溪五天,参与关公生日庆典,参加工作坊以及认识历史、体验三太子步伐与兵器。「学音乐如同学习语言,为了互相了解,多一份同理,从不同角度认识文化」,凌蕙老师希望跨文化的音乐学习可以促成世界和平。
 

 

110学年度教学优良教师─传统音乐学系蔡凌蕙副教授
 

 

 

两只脚站稳再跨界求新求变

在学习路上凌蕙老师的老师带给他教学影响,以及教育态度的典范,「高中的时候卢炎老师说:『作曲一定要从自己的文化出发,基础打好就可以自由创作。』从临摹曲子开始打基础,再从身边的声音、景色启发创作」,在耶鲁大学求学期间的Ezra Laderman老师也鼓励学生从自身文化出发创作。凌蕙老师回想大学时的戏剧系同学源源本本地学习的莎士比亚剧本,现在传音系学生跟着民间艺师学习也是一样,掌握最基础的语法,站稳脚跟后再求新求变,学生很想要做创新,但「跨界」必须是站在两个点的两只脚都要站稳,而非遇到另一个领域就倒过去了。「传统音乐的精神在于一代代的累积,并非原封不动,在传承当中潜移默化添加新概念与创意」,创新是不可避免,因此凌蕙老师在教学上鼓励学生,让他们减少挣扎,能够放开心创作,也希望未来教学发展多多关怀社会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