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讯纷杂的时代中,重拾爱──戏剧学院2019冬季公演《爱与资讯》

教学工坊
2020-03-10
撰文/剧场艺术创作研究所  苏慧敏


2019年12月14日至22日,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年度冬季公演,在北艺大展演艺术中心戏剧厅演出,共演出八场。一票二戏,分为上下半场。下半场的《爱与资讯》(Love and Information)由戏剧系学生陈致霖执导,演出当代英国剧作家卡瑞‧邱琪儿(Caryl Churchill)的剧作。

邱琪儿的剧作特色之一即是多变、非常规的形式,而《爱与资讯》同样具备这样的特点。演出开始后,先是两名演员在舞台上对话,他们看似在讨论着某个秘密,而直到对话结束,观众都无法得知到底那个秘密是什么。紧接着,另外一组演员上场了,他们的对话与上一组对话没有相关,再往后的对话同样也与前面发生的无关,每一段对话都像是一个新的起始。很快地,观众会发现,每一段对话彼此之间是独立的,片段与片段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甚至每位演员所扮演的角色,也随着片段改变而有所不同。这与一般观众所熟悉的戏剧形式──固定演员演出固定角色、有主要的情节贯穿全剧,截然不同。

This is an image
图一 台上的几组角色,彼此的角色关系与对话内容不一定有关联。(摄影:蔡子安)


戏剧形式不同,观众观看的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笔者认为,相较于传统戏剧形式的作品,《爱与资讯》更主动邀请观众,将其个人的想像与思考置入剧中。《爱与资讯》大多为口语化的台词,观众就像与剧中角色擦身而过的路人,偶然间听到了他们对话中的片段,仅能从角色的语气、对话内容的枝微末节里,得知这些角色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什么关系。每一个对话片段所提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不同对话所呈现的角色关系亦极为多元,例如:朋友、伴侣、亲子等,有些角色关系极为明朗,有些则难以推测。这样独特的演出形式与观众观戏的方式,也使得笔者在演出伊始,十分好奇于剧名的「爱」与「资讯」将会如何被点题,以及这些口语化的对话片段又要如何与「爱与资讯」的题旨产生连结?

什么是「资讯」呢?在《爱与资讯》里,角色的对话时而探讨光与光年、无理数与正方形的对角线,时而看似只是普通、无目的性的对话。科学等知识、理论当然是一种资讯,然而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人信息,例如:某人昨日做了什么,同样也是资讯的一种。对于资讯的知与不知,促成角色之间的对话。综观《爱与资讯》全剧,实则就是不同角色之间,不断交换、传递、取得资讯的过程。此外,在《爱与资讯》里,传递资讯的,除了角色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媒介,例如:电视、报纸、社群网站、影像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获得资讯的方式,不再只是依赖人和人之间最原始的口语相传。透过网络,我们甚至可以知道与自己毫不相关的资讯,以及知道了也无用的资讯,例如:中亚最小的镇在哪里。资讯开始充斥现代人的生活,逐渐成为人与人对话之间的重心。

 

This is an image
图二舞台与服装皆运用了几何图形设计,图片左下方为两名乐手。(摄影:周守真)
 

那么「爱」要怎么被呈现呢?在某些片段里,观众可以听到演员的台词里,直接说出自己爱谁或是谁爱谁,「爱」这个字眼是直观出现在对话中的。此时,「爱」也成为一种可以透过对话,被交换、传递的资讯。在演出的尾声,所有演员都在舞台上,一个个看似不那么重要的问题被提出,紧接着问题的是同样不那么重要的答案,而在这一连串提问与回答之中,
 
一名演员问了:「你爱不爱我?」没有得到答案,问题随即又被淹没在其他的资讯中。过了许久,这个问题才被回答:「爱」。这是否代表着「爱」与科学知识、个人信息等资讯同等重量,没有不同?当然不是。紧接着,所有演员都回应了:「我爱。」
 
资讯充斥着人类的生活,成为了人际交往的对话重心,也削弱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爱与资讯》便是对于此现象提出的警示,提醒人们,即使身处在这资讯爆炸而纷杂的时代,仍然别忘了诚挚和明确地回复:「爱,我爱。」
 
This is an image
图三导演的场面调度与灯光设计将舞台分割出不同的空间。(摄影:Che-Min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