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的生命力──经典译注《博玛榭〈费加洛的婚礼〉》读后
撰文/戏剧学系兼任助理教授 谢淳清
如今以莫札特歌剧闻名的《费加洛的婚礼》,其实改编自同时代的法国剧作家博玛榭的原创同名喜剧。创作于法国大革命之前,新理念、旧体制的冲突即将爆发之际。其情节紧扣的五幕剧里,充满一连串的生动情境,如意外、困窘、误会、吃醋、认亲、假扮等剧情,就像原订剧名「疯狂的一天」,各种情节变化与人物内在纠结不断地冒出,再因故缓解或一波又起。在幽默嘲讽、风流情趣的诙谐调性里,夹带时代议题与严肃性。
剧情内容讲述阿玛维瓦伯爵的管家费加洛,即将与伯爵夫人的侍女苏珊娜举行婚礼。伯爵却想在两人成婚之前,夺取苏珊娜的贞操,意即行使当时贵族得以佔有领地女子初夜的特权,即使他已对外声称终止这项恶习。而被冷落的伯爵夫人教母与少年侍从薛吕班教子之间的暧昧关系,招人非议,令伯爵几乎陷入戴绿帽的耻辱。费加洛为了保住未婚妻的贞操,用尽智谋制止伯爵的恶行,串通夫人与小侍从,使计甚至进行反抗。
《博玛榭〈费加洛的婚礼〉译注》,透过对剧本内容的完整全新翻译及注解、创作背景的彻底说明,展开一种历史脉络式的阅读与分析。内文的铺陈,一开始即标示出《费》剧的政治性。首先,经由史实整理,回顾催生此剧的社会潮流,描述大革命前不安定的政治环境、上流阶级借享乐主义以逃避现状的社会生态,特别是那引发政体转变的启蒙精神所带动的理性主义、言论自由。随即,文脉切入当时蓬勃的剧坛发展状况。在内容主题上,流露感性与道德教诲的倾向;在作品创作上,面对剧本审查与现实反映的挑战。孕生于这样的社会条件,《费》剧作为当时最知名的受审剧本案例,同时也是最卖座的戏,以及它数度遭受禁演后,终获史无前例的成功上演纪录,显示出其争议性与重要性,既连结于特定时代的政治背景,亦开创出戏剧新局。
书中并且关注、陈述剧作家博玛榭在时局下的处境、政治上的投入,言及他身兼钟表师、贸易商、竖琴教师、国王密使、「剧作家协会」创立者、伏尔泰全集主编、作家等多重身份,尤其描写他在编作《费》剧之时,不仅官司缠身,还需要不断地为剧本争取着作权与支持,于同期间还忙于给予美国革命军补给等轶事。尽管文艺创作仅是博玛榭的部分生命,其不畏强权、自我辩护的行径,皆充分展示他不同于主流文艺圈的名流剧作家身份所承担的压力、兼具弹性和韧性的强大心理素质、影响其代表作《费》剧的元素,如质疑司法改革的诉讼、对抗特权的智慧和意志力等。
因而,首度完整出现于华语书籍的剧本长序翻译,借由文字,带来临场感,犹如重现《费》剧问世后所引发的辩论,并且表达出博玛榭振振有词的语气和个性。译注者不忘指出这篇序其实写于首演之后,用于回应时人的各种批评。文中,紧迫的笔锋、反讽的语调,展现出博玛榭机智的辩才。一方面,透露出法国大革命前弥漫于文坛与社会中的歧见,关于特权阶级、司法与军队制度、女性地位、道德感等。另一方面,传达博玛榭对禁演风波与不道德指控所提出的反击和戏剧主张,强调《费》剧并「没有攻击任何社会阶级,而是批评每个阶级之滥权」,表明「作家能够怒斥压迫者,而不必惧怕伤害任何人」,直言喜剧不该假正经地「装出伪善的端庄,替松散的道德效劳」。
这些出自于博玛榭本人的雄辩,经由以时代与戏剧概况解析作为开场与前提的章节设定,连同剧本内容,彰显出一股承继自启蒙精神的批判性,召唤控诉和抗议。诙谐体裁与政治性,于此结合。透过明快巧妙的叙述或生活化情景,让尖锐冲突的论点与异议,投射出深植于现实中的种种弊病。一如《费》剧的剧情,即由一件挑战社会阶级制度的事件开启。书中提及这关乎「初夜权」的题材,其实在18世纪的戏剧中不足为奇。然而正因这样的布局,引发主角费加洛在第五幕的长独白里,对于剥夺个人财产的特权,深刻地表达出强烈的不平,并完成自我肯定,强调「主体性」,因而与大革命的号角声齐鸣。
另一方面,剧中角色如小侍从薛吕班的设定、相关情节与争议,提供性别面向的表演与分析*。书中点明,在长序里,博玛榭并无针对「夫人和小侍从的暧昧关系」所影射的禁忌提出说明,毕竟在西方18世纪,教母与教子之间惹人非议的亲密关系,更加导致道德抨击,不似现代观众更倾向于同情夫人遭受丈夫背叛的委屈。而且,小侍从在第二幕里被乔装扮成女孩的剧情,也难以容于当时对端庄体面的规范。况且剧本规定,小侍从一角「只能沿用传统,由非常美丽的年轻女性担任;我们的戏院没有年纪很轻的男演员能够充分感受到这个角色的细腻心理」。这看似简洁、无需解释的语句,在性别差异的历史事实、戏剧的反串传统上,透露敏锐的见解与说服力,为当代性别研究的参照,灌注刺激及丰富性。
通过此书,学者杨莉莉老师,再一次展现她的翻译与治学功力,不吝分享她的丰厚成绩,从《费》剧的编作谈至演绎,而且不止于一种时代回溯式诠释,亦介绍此剧于20世纪和近期,在各舞台演出及影视版本上的着重点与特色或差异,更讚赏《费》剧始终保有活力,如「一种永恒的青春弥漫剧文,让人深感永不过时」。曾经,《费》剧见证时代意义;如今,经典跨越时空,彰显其惊奇的生命力。
*与《费》剧有关的性别主题研究,不乏其例,如Le travesti dans le théâtre du xixe siècle : une distribution à contre-genre ? (Camille Khoury, 2015),或是以歌剧版本发展的讨论如Undressing Cherubino : Reassessing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Mozart’s Le nozze di Figaro (Erin Puttee, 2012)、Music, Sexuality and the Enlightenment in Mozart's Figaro, Don Giovanni and Così fan tutte (Charles Ford, 2012)等。
【杨莉莉译注《博玛榭《费加洛的婚礼》》】
【内容简介】
博玛榭之《费加洛的婚礼》是出言语机智、角色风趣、剧情错综复杂,且载歌载舞的风流喜剧。全书分五幕,地点在距塞维尔不远的清泉古堡,其主人阿玛维瓦伯爵厌倦自己三年前娶进门的夫人(《塞维尔的理发师》中之罗西娜),转而觊觎管家费加洛的未婚妻苏珊娜,想在两人成婚之前行使他身为主人的初夜权,逼得费加洛施展计谋以对。由于情节涉及以下犯上,部分台词针砭社会与政治,本剧之诠释历来聚焦在是否可视为革命之作?博玛榭下笔是否别有用心?而从戏剧史角度看,博玛榭大胆突破古典戏剧的格局,挑战编创的极限,从而开启了十九世纪戏剧的先河。
本书不仅新译博玛榭脍炙人口的杰作,并翻译其长序,使读者掌握十八世纪史实、法国剧坛动向、以及作者的编剧哲学。此外,为使中文读者充分理解这部十八世纪最卖座的戏之历史、文学与舞台演出意义,这点又与作者精彩的人生经历连为一体,在译文之前,先有〈博玛榭之生平、时代与戏剧概况〉及〈剧本导读〉两文说明创作背景,解析剧本。而在读完剧本之后,〈法国演出史〉则说明此剧舞台表演之困难、魅力以及诠释走向。书末并附博玛榭年表与研究书目。
【出版资讯】
译注-杨莉莉
出版-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五南
ISBN-9789860658811
GPN-1011000651
定价-新台币460元
【购书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