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看见歌仔戏,一个传统文化倡议者的信念:传研经典讲座——金钟奖X歌仔戏

教学工坊
2023-09-10

文/邱沛祯
 

「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这句出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老人在牧羊少年要放弃他的梦想/天命时提醒他的话。
 

老人也说,「他总会出现,也许是以这种面貌,也许是另一种。」因此他可能是一颗给矿工发洩脾气的石头,也可能是一道灵感、一句解答,一个让事情更顺利走下去的「什么」。
 

金钟奖,对陈亚兰甚至「歌仔戏」来说就是可以继续走下去的「什么」。
 

那时,《嘉庆君游台湾》已经拍了、播了,房子也卖了三栋,但陈亚兰还是没什么信心,她也老实地跟她的师傅杨丽花说,我觉得我可能不行,传承歌仔戏大概做不下去了。结果,金钟奖的入围消息来了。
 

有没有得奖她说真的完全不在乎。陈亚兰只在意所有的新闻、讨论、声量都在她身上,也就是说在「歌仔戏」身上,那可真是天赐良机,可因此多让一个人看见歌仔戏便功德圆满。
 

 

图1、传研经典讲座海报(图片来源:北艺大传统艺术研究中心)

图一、传研经典讲座海报(图片来源:北艺大传统艺术研究中心)
 

北艺大传统研究中心这次的系列讲座邀请了「民俗」、「传统工艺」及「传统表演艺术」这三个领域中的大人物与大学者来对谈。而压轴场「传统表演艺术」请到的便是获得第57届广播电视金钟奖最佳男主角奖的陈亚兰女士,以及在民俗界喊水会结冻,跑遍全台大小庙会、讲座、演出、评鑑的林茂贤教授。
 

传统研究中心创立于1982年,是北艺大元老级的研究中心,除了学术研究之外,也期望在「传统」和「现代」中找到更多的可能性。本次是难得的双金 共谈,他们分享了第一手的知识、经验与想法。而校长提到:「一个人若没有过去,他不可能有现在、也不会有未来。我们都是从过去走向未来。」传统艺术走到了现在,还是要靠着过去人在内台、外台、广播、电视,不管哪一个阶段激荡而来的智慧才有可能走向未来。
 

当天好多人都来了,有校长、有主任、有北艺的学生、也有校外的学生以及很多戏迷,天赐良机,难得的把图书馆基进讲堂坐满。
 

 

民俗泰斗游歌仔

讲座分三个段落:茂贤老师的歌仔戏基本介绍,亚兰老师的经验分享,最后与观众的QA。
 

歌仔戏是台湾土生土长的传统戏曲,并且是个完整的表演形式。从文学、音乐、身段、舞台、美术、工艺都有其讲究和看点。茂贤老师全程以台语演说,幽默逗趣、妙语如珠,时不时台下乐得哈哈大笑。老师讲了起源、型态、成员、演出空间、特色、转变、未来,能说的都说了。其中对歌仔戏来说,最重要的那就是「歌」了。
 

歌仔戏以歌为主,用歌来记叙、抒情。一首【七字调】,只要你唱得快一点那是表达开心、高亢,唱得慢一点变【慢七字】就是悲伤。还有【七字白】、【七字爿】、【七字连】,利用演唱情绪、节奏快慢,可以有千变万化的唱法。除了基本曲调七字调、都马调、杂唸调、江湖调外,音乐曲调的来源包罗万象。民间歌曲、流行歌、其他剧种好听的歌都借来唱,唱久了就成固定曲调。而新编的,某团写了一首好听的歌,大家也跟着一起唱,唱多了也就固定下来了。
 

这些曲调依剧情、情绪需求来运用,也有已成套路的做法。乞丐上场唱【乞食调】,算命师上场唱【卜卦调】,而鬼魂出台的话是【阴调】。益春和陈三留伞唱【留伞调】;山伯和英台在楼台会唱【送哥调】。
 

茂贤老师带着大家,台上台下一起唱过这些曲调。有趣又深刻。过去这些歌曲是朗朗上口的口水歌,人人都会唱。现在大概就剩歌仔戏演员在唱。仔细想想真是可惜,我们需要这些古老的声音。在葛罗托斯基(Jerzy Grotowski,1933-1999)的训练中提到,「建立自己的种族剧」、「溯源歌曲」,其方法是选择一首对你有特殊意义的古老歌曲,反复地唱。其中,「古老」是必要条件之一。它必须是传承下来的,一代接着一代口耳相传而来,因此它承接了不只你个人的生命,亦有整个时代、族群绵延的情感和记忆。
 

 

图2、林茂贤教授与大家唱七字调

图2、林茂贤教授与大家唱七字调

 

 

爱上歌仔戏

将民间文化、歌仔戏融入生活,是茂贤教授的方法。你或许可以加入戏班为歌仔戏尽一份力,但你更可以成为忠实的戏迷、正港的台湾人。跟随妈祖进香、讲台语、去庙口看戏、买票进剧场看戏,告诉你的朋友邀他一起来看戏。这也是老师们一直在做的事——让更多人看见歌仔戏。不过,另一位老师的作法更狠了,她要你爱上歌仔戏。
 

终于,掌声响起,主持人接过麦克风介绍欢迎另一位讲者。她起身,听众开始躁动。她转身,掌声欢呼加上十几台的手机都举起来狂拍。这便是歌仔戏明星小生陈亚兰的魅力。
 

一上台,依着演员本能避开投影光站在有轨道灯照的地方。她说她的性格其实很内向,又不太会演讲,平时做演员是演戏里的角色,现在演讲要说自己反而不太会说,请大家多多包涵。
 

 

出身歌仔戏世家,在妈妈的肚子里面就在听歌仔戏,爸爸是戏班班主,因此陈亚兰在三岁时就已经开始演出。不过在她出生的时代歌仔戏已经从内台被赶到了外台。当时电影才是主流的娱乐。不仅如此,做歌仔戏既不高尚又辛苦,要跟着剧团四处走还要餐风露宿,对小时候的陈亚兰而言,她羞于让同学知道自己家在做什么。学校毕业后立刻又被家里拉回去帮忙,万般的不想也是有叛逆期。半年,叛逆的半年,待她真的投入剧团看见父母的辛苦后,终于认份了。
 

认命四点起床练功,跟剧团四处演出。但歌仔戏对她来说就是工作,而且还是家里传下来的工作,不得不做。就算之后遇见了杨丽花,成为了她的学徒、助理,陈亚兰老实地说,「我那时既没有歌仔戏是台湾原生戏曲这概念,也看不懂歌仔戏有多美。」
 

直到有一次,看到杨丽花和许秀年对戏,忽然好像懂了点什么。
 

陈亚兰先请一位观众上台扮演许秀年(当然底下又是一阵热烈骚动),而她是杨丽花。那段正是男女主角感情戏,相互被彼此电到。就在此时,在一旁拿扇子和剧本等杨丽花休息的陈亚兰,看到杨丽花向许秀年的手一碰、一弄(lāng),眼睛一看。她说当时不知道许秀年有没有被电到,但她被电到了。(这时台上被邀请的听众也是被电得晕头转向笑得合不拢嘴)
 

也是那一刻,她发现做小生、做歌仔戏似乎不简单,挺有意思的,里面有一些「东西」喔。而她要好好的把这些东西学起来。
 

 

图三、陈亚兰女士与热情拍照的听众

图3、陈亚兰女士与热情拍照的听众

 

 

这是歌仔戏吗?

跟在杨丽花身边一边看一边学,学到有一阵子新闻还报导说她是杨丽花的私生女。但就是先从模仿开始,慢慢地才走出自己的路。
 

因此她还去读了师大的研究所,从演艺圈跨入学术圈。一方面要拓展自己的舒适圈,一方面也是想着要怎把歌仔戏推出去。歌仔戏经历了内台、外台、广播、电影、电视、剧场,陈亚兰说之后要来到「元宇宙」的时代。
 

跟科技结合对传统艺术是一条崭新的路,不管是出路或死路,她是先走了再说。就像她的师父杨丽花,电影、电视、国家剧院、小巨蛋,她要走在最前面。拍电视、上串流,有了几千万次的观看人数,也吸引到了年轻人来看。所以她一定要做电视歌仔戏,除了因为舞台剧场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选择电视作为媒介,才有进国家戏剧院一百次都达不到的流量。
 

质疑的声音当然有,光推出「募资」她就先质疑自己,大家会不会觉得我在骗钱。而她本来也是要继续自己扛,得奖之后,有些心态、责任转变了,她愿做一个「倡议者」,邀请大家共同出品,她也有信心将歌仔戏传承下去。
 

另外很多人会问这是歌仔戏吗?《嘉庆君游台湾》里面曲调变少、口白多、节奏也快很多,这是为了跟上现代人的观影习惯所做的改变,那这还是歌仔戏吗?茂贤老师回答,每一种类型都有它的观众,有人爱看本地歌仔、有人爱看胡撇仔、有人爱看廖琼枝、明华园、杨丽花,还有人爱看跟现代剧场的跨领域演出,那些也有人问,奇怪,这是歌仔戏吗?是的,他们都是,歌仔戏正是可以包容各种表演形式的戏种。
 


【活动资讯】

讲座:传研经典讲座: 金钟奖X歌仔戏
主讲:林茂贤、陈亚兰
时间:2023.06.15(四)14:00

地点: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基进讲堂
主办:
北艺大传统艺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