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移地教学1─用双手,感受传统工艺品的文化传承与当代样貌
教学工坊
2024-02-05
文 / 建筑与文化资产研究所 萧丞亿
一、前言,传统工坊的精神
乘坐东京到仙台的新干线,窗外地景自城市的栉次鳞比高楼,转换至独栋住宅的宽松间距,列车到站,整齐、舒适的街景、微凉的天气,我们由此开始探索日本东北地区的有形、无形文化资产。建筑与文化资产研究所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文化遗产〉于2023年10下旬,进行日本东北地区4天3夜行程。日本世界文化遗产、文化财、传统工艺工坊、职人分享、公部门专题讲座,在此次行程中连贯、交会,有形与无形资产于短暂的行程中交织洗礼,其中传统工坊实际体验,是此次行程的重点之一。
传统工坊将工艺传承至今超过百年,染料、布、铜、铁、木,自然材料在人类与环境的互动中,尝试、累积、转换、应用,将材料化为实用的器具、美感的呈现,随着时光流转,功能样式随着需求及审美转化。书写篇幅着重于本次拜访的4处传统工艺工坊:永勘染工场、田善铜工坊、田山铁瓶工房、藤木传四郎商店,分别论述传统工艺品手作的参与体验、职人分享时的神情,尝试用文字回忆当下,再次感受传统工艺品的文化魅力。
二、为你的想法着色—永勘染工场
「我们想到的是用感情来染色。为了那些使用、穿着和推广我们产品的人,我们一直在努力染色我们的产品。」—永勘染工场
打开永勘染工场的网站,映入眼帘熟悉的工坊照片,文字与照片搭配,大面积开窗、挑高的工坊内部,职人们专注的神情,印染着长长的布匹,是我们到日本东北的第1处体验工坊。
下出租车,2层楼高的工场伫立眼前,社长热情的接待我们一行人,阳光自窗洒落室内,还恍惚在从台湾至日本东北的好奇中,社长介绍着行程,领着我们走上工坊阁楼,职人们正拿着刷具对悬挂于木柱中的白色旗帜敷上颜料,下方暖炉烘干着,我们一边询问,职人们熟捻一边涂刷,一边回答。
「这是毛豆荚图案,是仙台一带的特产」、「这是木芥子娃娃」、「仙台七夕祭典的图样」、「伊达政宗的头盔」,社长的手放在头上,热情地比划着弯月形的伊达政宗头盔经典造型,身上深蓝色的法披一样整齐硬挺,与我们介绍着4种不同的印制图案图版。最终选择3种图案,搭配了青、紫、橘,3种颜色,图案花色选定,穿上蓝底,印有「永勘染工场」白字的法披及围裙,我们在现今已少见的大型印刷台上开始印染作业。
固定白布,图版边缘倒入适量的染剂,调整均匀,双手拿着木刮板两端,脚步站稳,向前──刮动颜料,稳定、平均、不疾不徐,将染料均匀上色于图版与白布上。接着重复一次,将染料倒入边缘,刮过第一层染料,可见白布均匀上色,图案显现于白布上,干净、整齐、鲜豔。我们轮流尝试,在颜色与图版中从陌生到稍微熟捻,过程中社长一边解释着从前的工法与当代的转化,一边关注着我们的神情与交代职人们协助与注意细节。
完成印染作业,将长长的鲜豔布条绑在两端木柱上,拿着木棍向上推,挑高的空间及阁楼反映了工作型态的需求。我们围成一圈,与社长、职人们交流分享,社长介绍着色卡、木柱上的「爱染明王」守符,说着地方共同守护神的故事。我们询问社长目前最想突破的事情是什么,社长思考片刻,「传统工艺的宣传」社长一如见面之初,诚恳认真地说出这句话。当今,染工场主要生产祭典旗帜、门帘、半缠、法披、围裙、手巾、毛巾。
不排斥使用当代染剂及科学定色方式,且与各式品牌进行合作联名,学校、餐厅、企业等等也都是销售及合作对象。「从神社和寺庙到企业、学校和餐馆,我们利用我们的工艺来满足广泛的需求。」从官网中亦可看见,日本服饰品牌UNIQLO仙台店开幕时,即以1891年创立的永勘染工场作为购物满额赠礼,成为企业与当地工艺结合行销宣传的案例。
传统染布工艺,在时光流转中转化,生产出与当代需求结合的商品,工艺除了是一项文化内涵,也是一项得以信任的「技术」,从过去到未来,满足广泛的需求。
图1、永勘染工场型染体验(摄影:萧丞亿)
三、从建筑装饰到居家用品—田善铜工坊
在铜片上画上大、中、小不同的花瓣型,利用其他留白处画上叶片,接着,用剪刀剪下铜片,完成了铜质玫瑰花的基础。工坊中职人带着我们进行铜材质的认识,借由双手作一朵玫瑰花,来初步感受与认识铜工艺。
铜工艺与田善家族在东北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伊达政宗时期,当时伊达政宗家族为了建造城郭、建筑将原在大坂的田善家族祖先延揽至东北一带,成为建筑中铜工艺品、铜装饰刀剑配件等金属用具的工匠。之后随着政治情势稳定,民间需求出现,开始制作水壶、铜锅、铜壶、浴壶等用品,而后灵活因应各个时代需求,如今主要业务为居家厨房、浴室装璜及用品,不锈钢水槽、即热式瓦斯热水器等厨房设备,及铜锅、铜壶、以铜为材质的相关产品。
大家专注地进行铜片的切割,接着拿起剪下花瓣,在尾端打出2个小洞,拿起花瓣中最小的一片,穿入铁线,成为花蕊,接着一片一片,由小至大,交错排列,而其中要留意的部分是花瓣尾部需用钳子夹紧并且收整平均,才能够成就一朵比例和谐又美观的玫瑰花。
透过玫瑰花的制作,感受铜工艺棕红色泽散发的魅力,在田善铜工坊主理人田中善先生的分享与介绍中,提出了「职人商人」的概念,意味工匠除了创造工艺品之外,也需要懂得如何贩售物品,从此可以了解,传承与革新、因应当代生活调整,是这个工坊的目标之一。一面贩售着浴厕、厨房设备、用品,另一面进行铜工艺的保存与商品开发,其中一个案例,铜锅从传统「锅型」样式转化成「浅而方形」的样式,实用上可快速均匀地加热高汤,美观上则因汤锅较浅,可使用餐体验、摄影时视觉丰富度增加,而除了贩售,工坊也提出了「租用」的方式,与餐厅、商店配合,更跟随当地农产品水芹的季节,而有淡旺季之分。
铜,是东北一带建筑、工艺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人们生活用品的原料,不管时间轴如何前拉、后移,铜工艺始终保持着以自身为主体,因应、转化、弹性、柔软、不失刚强的在其中散发魅力,铜工坊不仅传承,也创新。带回台湾的那朵玫瑰花,不似生气蓬勃的鲜豔着,而是满溢工艺知识、传承、转型、活用,独有、棕红而温暖韵味的一朵「永生花」。
图2、田善铜工坊铜工艺体验(摄影:萧丞亿)
四、在公园里玩沙铸铁—田山铁瓶工房 Tayama Studio
草皮青绿,植栽梳植,小树看似正要奋力茁壮,小路干净微曲,几栋木造黑屋顶平房散布在公园中,木屋四周开有大面积落地窗,我们步入其中一间,公园中的田山铁瓶工房 Tayama Studio。
室内明亮干净,陶器、金工、衣料,杯壶等生活用品和谐整齐排列,工坊入口处设置为选物店,再进入陈列品一旁的通道,一块凹下的沙坑上有大大小小的器具,各式工具排列于墙上,听着工房主理人田山先生的介绍,整个工房是近期才搬过来这个新地点,这一处,是职人们主要工作与铁壶制作的地方。
「田山铁壶工房」是日本东北盛冈知名「南部铁器」产品的生产工房之一。现在的主理人田山贵宏(Takahiro Tayama)先生,说着从父亲那一代学习铁壶的制作,并且希望能够让大众易于接近、体验,将工房移置公园中的新地点,以新型态呈现工艺价值。在产品开发上,推出流线简约的铁壶造型,简化原有铁壶的精致与厚实,价钱也较为可亲,让更多人能够平易的接受与使用。
拿起旧木盒,内有各式造型相异的壶盖顶珠,形状、纹饰、样式变化多端,圆、方、椭圆、线条、菱格纹、花苞状等等,我们挑选出喜欢的样式,在表层抹上油,将这个造型类似「跳棋」的铸铁模型包复上土,开始进行翻模。包复需紮实、不留空隙、完整服贴,田山先生在一旁协助我们修正,将我们制作的「粗胚」进行精修,成为一个符合标准的土模,接续拿起切刀,由土模正上方将土模一切为二,随后须细致的将铸铁模型与土模分开,如此步骤,即完成铸铁壶繁琐程序中的其中一小步。
我们用双手制作铁壶组成的一部分,这一小部分,我们得以感受工房主理人田山先生在分享与讲解时的真挚与坚定;这一小部分,我们得以窥见整个铸铁工艺在日本东北一代的质朴与温度。
图3、南部铁器-田山铁瓶工房 Tayama Studio工艺体验(摄影:萧丞亿)
五、自然木纹肌理之美—藤木传四郎商店
透过工艺品,感受到大自然的质朴与纯粹。这是在步出藤木传四郎商店后漫步在角馆街道上,我心中浮现的感受。有「陆奥小京都」之称,江戸时代盛极一时的角馆,现为日本国家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之一。街道上当年的武士肃杀之气已不存,建筑中的戒备之气却仍在。当年的武家建筑,转变为今日的藤木传四郎商店,樱木商品陈列馆,厚重、硕大的仓库大门遥想当年的守卫戒备之用。透过第七代传人三沢知子小姐的介绍,我们开始理解「樱木树皮」如何成为一种装饰,在各时期中,走入人们的审美观。
由三沢知子小姐沉稳的口气说明,道出了藤木传四郎商店的故事。商店创立于江户时代1851年,早期以眼镜盒、印章盒、菸斗产品为主,在昭和年间以后开始推出樱木茶叶盒,1960年代成立工厂,如今主要销售产品为茶叶罐、置物盒、盘皿、即以樱木树皮为装饰的各类用品,主要以宫城、岩手县所产,树龄30年的樱木为制作原料。当我们询问樱木树的自然来源是否足够?知子小姐悠悠的说出树木产量没问题,问题是切山樱树皮的植人非常缺少。
树皮职人们虽无直接参与工艺品制作与设计,却用他们的经验与知识、智慧,默默的成就了这项质工艺品的底蕴与美感。采树皮的时间7月中至9月中是最佳时间,超过这段期间,树皮将不好与树木分离,其他时间,水分过多将造成洞与小虫。树皮的生长非常容易受气温、风向的影响而改变,树木年龄、分布不同颜色花纹也不同,靠近太平洋山区的山樱木,因自然养份不佳,树皮反而较为耐用。一棵树树皮可采收2/3来做使用,采收后需干燥2年,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定型、研磨、黏合等繁琐的工艺品加工。
樱木工艺品的原料,源自自然,由职人之眼与知识经验,选出长于大地中的合适树皮,成为樱木工艺品的基础。樱木工艺品的呈现,除了核心围绕着制作者的匠、职人,原料的提供者也构成了成就工艺品不可或缺的一环。工艺品中的各式角色彼此合作,成就生活中的工艺品,感受自然、充满质朴与纯粹。
图4、藤木传四郎商店桦细工工艺(摄影:萧丞亿)
六、结论:用双手感受传统工艺的文化传承与游憩体验
用双手,感受职人们的真挚与坚定;用双手,感受传统工艺的文化延续。传统工坊将工艺传承至今超过百年,染料、布、铜、铁、木,各种材料在人类与环境的互动中,辗转兴替、延续再生,工艺可以是一门得以信任的「技术」,从过去到未来,满足广泛的需求;工艺可以是一朵永不凋零的玫瑰花,因应、转化、弹性、柔软、不失刚强的在生活中散发魅力;工艺也可以是一处公园中充满质朴与温度的游乐场;工艺更可以是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质朴与纯粹的载体。时光流转,在今日,传统工坊除了是了解过去地方历史与环境的时光隧道,也是游憩体验与工艺理解的最佳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