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无限可能:2023关渡光艺术节——「漉漉」

教学工坊
2023-11-10
文/新媒系 杨怡珊

2023关渡光艺术节以「漉漉」为主轴,以「光」作为主题,透过装置、灯光、雷射、AR、机械动力及太阳能等不同形式的11件作品表达对关渡这片土地永续的关注、诉说关渡的种种面貌,同时也为关渡码头增添了几分光彩。

今年「关渡光艺术节」沿着中港码头两岸与河堤共计设置了11座作品,共计投入50名师生校友一同参与活动。光艺术节策展是一项繁杂且具挑战性的工作,除了需要结合艺术、文化、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透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将所有细小的项目整合,开幕的事前准备老师让我们以我们的想法去尝试,例如宣传设计、影像制作到工作坊的规划,并从旁适时给予建议,各组之间的横向沟通对这时的我们就非常重要,从最一开始时程的规划到视觉设计及影像纪录、剪辑再到最后的宣传,时程上非常紧凑,除了要互相配合时程上的安排也要依据各组状况及时做调整。如何更有效地做宣传?如何制作出更好的影像纪录?这些都是我们在过程中组内不断多方讨论并做滚动式调整,在宣传上,更改文案内容的编排、挑选时段加强宣传以达到最大宣传效果,在影像上除了拍摄前的上课,视觉上的修改也会让艺术家过目以确保影像能够呈现出作品的完整性。

除了宣传外,光节举办工作坊的活动,希望能够透过工作坊以简单手作DIY的方式,让参与的学员们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灯光装置,这次制作的小装置是小桥流水夜灯,是这次光节民众共创作品《 舢河艺彩 》的延伸装置,《 舢河艺彩 》这件作品是北艺的学生带领关渡国中的学生们讨论制作,透过帮浦填充萤光颜料达到颜料在压克力管流动的效果,在压克力管外形的发想上,从最初关渡国中的学生们绘出写实的动物图像,经过一次次的讨论及一再转译下,诞生出现在抽象有趣的造型,共创过程中有趣的是在作品名称的发想上,关渡国中的同学们给了很棒的意见,同学们直觉式的联想创造出了更无限的可能性,也为这件作品增添不一样的色彩。
图1、作品《 舢河艺彩 》:由洪伊又、韩承谕与关渡国中共创(摄影:王世邦)
图1、作品《 舢河艺彩 》:由洪伊又、韩承谕关渡国中共创(摄影:王世邦)

以《 舢河艺彩 》为延伸,小装置上也上了萤光颜料及安装紫光LED,在工作坊的课程中,可以发现来参与的民众们除了能够做好基本的装置外,他们将这些萤光颜料绘制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出很多很不一样的绚丽效果。来参与工作坊的民众都会问为什么这样的活动不用钱?这场工作坊办的意义并非以营利为目的,更重要的是跟民众的互动及陪伴他们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这件事,有来参与的一位妈妈有提到他想买材料包回去给小孩,也因此老师就跟我们分享了工作坊教学教育及套件式材料包这两件事差别,从小装置一再的修改设计到工作坊成果的发酵,延伸学习到了很多平常不会了解到的事情。

 
图2、小桥流水夜灯工作坊
图2、小桥流水夜灯工作坊

除了光节行政上的执行,我们也有幸能够透过这次机会协助艺术家制作作品,由于作品于户外展出,能够了解到雨天备案、户外走线及如何在户外的场地架设作品等等,每个人会分到不同的艺术家并深入去了解作品的制作、布展。我是高德亮《 草原座标 - v.5 》这组,《 草原座标 - v.5 》这件作品是透过线性的雷射光装置,缓慢扫描着眼前的自然地景,作品制作上先从最基本的雷射装置组装到实际到展区布展,从最基本装置的机械运作,到如何把作品安装在平台上,能够借由过程艺术家带着我们边讲解边实际制作,同时也能够借此提问自己所好奇的问题,除了技术上的问题在采访的过程我向艺术家提问了对他而言的「光」是么及为什么选择雷射光,艺术家高德亮说雷射光与其他光的差别在于雷射光有明确的指向是空间某一个维度,他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的,他透过反向去思考希望让这个固定的光变得没那么固定,让光与时间与空间产生对话。

 
图3、高德亮作品《 草原座标 - v.5 》(摄影:王世邦)
图3、高德亮作品《 草原座标 - v.5 (摄影:王世邦)

图4、高德亮作品《 草原座标 - v.5 》布展,艺术家讲解电线走线

图4、高德亮作品《 草原座标 - v.5 布展,艺术家讲解电线走线
 
我也开始思考自己的答案。所以,光是什么呢?它是个做作品的媒介吗?我们会如何去定义「光」?关渡光艺术节让我看到不同艺术家呈现光的方式,运用不同的光去诉说着不一样的事,以及光的无限可能性和创作的延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