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無限可能:2023關渡光藝術節——「漉漉」

教學工坊
2023-11-10
文/新媒系 楊怡珊

2023關渡光藝術節以「漉漉」為主軸,以「光」作為主題,透過裝置、燈光、雷射、AR、機械動力及太陽能等不同形式的11件作品表達對關渡這片土地永續的關注、訴說關渡的種種面貌,同時也為關渡碼頭增添了幾分光彩。

今年「關渡光藝術節」沿著中港碼頭兩岸與河堤共計設置了11座作品,共計投入50名師生校友一同參與活動。光藝術節策展是一項繁雜且具挑戰性的工作,除了需要結合藝術、文化、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也需要透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將所有細小的項目整合,開幕的事前準備老師讓我們以我們的想法去嘗試,例如宣傳設計、影像製作到工作坊的規劃,並從旁適時給予建議,各組之間的橫向溝通對這時的我們就非常重要,從最一開始時程的規劃到視覺設計及影像紀錄、剪輯再到最後的宣傳,時程上非常緊湊,除了要互相配合時程上的安排也要依據各組狀況及時做調整。如何更有效地做宣傳?如何製作出更好的影像紀錄?這些都是我們在過程中組內不斷多方討論並做滾動式調整,在宣傳上,更改文案內容的編排、挑選時段加強宣傳以達到最大宣傳效果,在影像上除了拍攝前的上課,視覺上的修改也會讓藝術家過目以確保影像能夠呈現出作品的完整性。

除了宣傳外,光節舉辦工作坊的活動,希望能夠透過工作坊以簡單手作DIY的方式,讓參與的學員們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燈光裝置,這次製作的小裝置是小橋流水夜燈,是這次光節民眾共創作品《 舢河藝彩 》的延伸裝置,《 舢河藝彩 》這件作品是北藝的學生帶領關渡國中的學生們討論製作,透過幫浦填充螢光顏料達到顏料在壓克力管流動的效果,在壓克力管外形的發想上,從最初關渡國中的學生們繪出寫實的動物圖像,經過一次次的討論及一再轉譯下,誕生出現在抽象有趣的造型,共創過程中有趣的是在作品名稱的發想上,關渡國中的同學們給了很棒的意見,同學們直覺式的聯想創造出了更無限的可能性,也為這件作品增添不一樣的色彩。
圖1、作品《 舢河藝彩 》:由洪伊又、韓承諭與關渡國中共創(攝影:王世邦)
圖1、作品《 舢河藝彩 》:由洪伊又、韓承諭關渡國中共創(攝影:王世邦)

以《 舢河藝彩 》為延伸,小裝置上也上了螢光顏料及安裝紫光LED,在工作坊的課程中,可以發現來參與的民眾們除了能夠做好基本的裝置外,他們將這些螢光顏料繪製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創造出很多很不一樣的絢麗效果。來參與工作坊的民眾都會問為什麼這樣的活動不用錢?這場工作坊辦的意義並非以營利為目的,更重要的是跟民眾的互動及陪伴他們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這件事,有來參與的一位媽媽有提到他想買材料包回去給小孩,也因此老師就跟我們分享了工作坊教學教育及套件式材料包這兩件事差別,從小裝置一再的修改設計到工作坊成果的發酵,延伸學習到了很多平常不會了解到的事情。

 
圖2、小橋流水夜燈工作坊
圖2、小橋流水夜燈工作坊

除了光節行政上的執行,我們也有幸能夠透過這次機會協助藝術家製作作品,由於作品於戶外展出,能夠了解到雨天備案、戶外走線及如何在戶外的場地架設作品等等,每個人會分到不同的藝術家並深入去了解作品的製作、布展。我是高德亮《 草原座標 - v.5 》這組,《 草原座標 - v.5 》這件作品是透過線性的雷射光裝置,緩慢掃描著眼前的自然地景,作品製作上先從最基本的雷射裝置組裝到實際到展區布展,從最基本裝置的機械運作,到如何把作品安裝在平台上,能夠藉由過程藝術家帶著我們邊講解邊實際製作,同時也能夠藉此提問自己所好奇的問題,除了技術上的問題在採訪的過程我向藝術家提問了對他而言的「光」是麼及為什麼選擇雷射光,藝術家高德亮說雷射光與其他光的差別在於雷射光有明確的指向是空間某一個維度,他認為沒有什麼東西是固定的,他透過反向去思考希望讓這個固定的光變得沒那麼固定,讓光與時間與空間產生對話。

 
圖3、高德亮作品《 草原座標 - v.5 》(攝影:王世邦)
圖3、高德亮作品《 草原座標 - v.5 (攝影:王世邦)

圖4、高德亮作品《 草原座標 - v.5 》布展,藝術家講解電線走線

圖4、高德亮作品《 草原座標 - v.5 布展,藝術家講解電線走線
 
我也開始思考自己的答案。所以,光是什麼呢?它是個做作品的媒介嗎?我們會如何去定義「光」?關渡光藝術節讓我看到不同藝術家呈現光的方式,運用不同的光去訴說著不一樣的事,以及光的無限可能性和創作的延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