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爾布萊特計畫』在台灣藝術多樣性與國際化中所扮演的角色」講座側記

跨域創新課程
2024-11-10
文/音樂學系博士班 謝奇儔

2024年11月1日,康芮颱風的前腳剛走,北藝大隨即在基進講堂迎來一位貴客:台灣傅爾布萊特計畫(Fulbright Program)執行機構「學術交流基金會」的那原道執行長(Dr. Randall Nadeau)。在博士生謝奇儔及黃冠勻的協調聯繫下,他以「『傅爾布萊特計畫』在台灣藝術多樣性與國際化中所扮演的角色」為題,在初秋宜人的校園裡,為我們分享他的學術專業以及這個計畫帶給他的影響。


 
這是一張圖片


那原道博士是位優秀的宗教學者,他先後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及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完成學業,主要的研究範圍是東亞文化,尤其專注在亞洲宗教方面,特別是佛教及道教的精神領域,出版有《亞洲宗教:文化視野》(Asian Religions: A Cultural Perspective)、《神、鬼與祖先:宗教組織模式與『台灣認同』問題》(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Patterns of Religious Organization and the Question of ‘Taiwanese Identity’)等著作。他長期執教於美國德州的三一大學(Trinity University),並分別於2014、2018年以傅爾布萊特學者的身分拜訪台灣的東海大學及日本的立教大學(Rikkyo University / Saint Paul's University)進行相關研究;自2019年起接任吳靜吉博士成為「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致力於台美雙方的文化交流。

這次的講座,那原道博士以教育為基點,分析學習的樂趣(Fun)和快樂(Happy)的區別,他透過兩種不同的學習方法:傳統的教育體系(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和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來陳述不同教育方式所造成的不同學習成果,並介紹藝術在其間所能扮演的角色。那原道博士認為:傳統式的教育偏重於以教師為中心來執行教學任務,也就是老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模式,是以在大部分的課堂裡,教師會期待學生「保持低調」、「要跟別人一樣」、「別打擾別人」;然而博雅教育注重「主動學習而非被動學習」、「學生的責任與義務」、「教師和學習者的相互依賴」,是以兩者有根本上的不同;而透過博雅教育,我們可以啟發學生深層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考、探究問題,培養好奇心,並且透過討論和專題協作,養成學生分工合作、辯論及聆聽的能力。

博士並引用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 1943-)在其著作《思考框架:多元智慧理論》(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中的觀點,認為真正的聰明其實並不是透過考試、智力測驗或取得任何證照來認證,它應該廣泛的體現在語言、邏輯(數學)、空間、肢體(運動)、音樂和人際關係等各種事務上。它是用來處理資訊、解決問題、在某種文化條件下,用以創造有價值產品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基本上不是只有一個面向,它是一種綜合五感的聯覺(Synesthesia),是可以一起開發、共同成長的!


 
這是一張圖片


在此,博士舉了幾個例子來佐證多元智慧理論:例如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他除了是著名的科學家外,平時也愛拉小提琴,每逢他思考遇到瓶頸時,總習慣透過音樂來「助攻」,音樂裡的節奏、和聲進行的方式,其實也都和數學、邏輯能力有或多或少的關係。舉世聞名的搖滾團體披頭四(The Beatles),他們在創作時,並不侷限於使用自己熟悉的樂器、文化元素,在他們的名曲〈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中,甚至加入了印度西塔琴(Sitar)的使用。

  在現代的工業化社會裡,這樣的跨領域合作就更族繁不及備載了,譬如機器人設計,需要各種不同專業的分工合作;畫家雷捷(Fernand Léger, 1881-1955)雖然沒趕上機器人的時代,但在他的作品中,常使用幾何形狀的筒形、長方形、線條等來構成他的畫作;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的《三個女人》(Three Women),圖面是描繪一群婦女在一間別緻的公寓裡喝茶,房間背景裝飾充滿了紛亂卻條理的衝突感,女人們燙好的頭髮並肩垂下,顯得既科技又典雅;他將女性形象簡化為一堆幾何圖形和有些錯位的拼貼,賦予女性身體機器般的精確性和堅固性,據推測,這可能與他期待用藝術和機器共同重塑時代的希望有關。

 

以上種種,無非就是說明博雅教育對於智慧發展的重要性,而經由有機的互動,不只拉近彼此距離,同時也建立了可以持續發展的連結,而這樣的連結,就是博雅教育的目的。這些透過連結所促成的智慧(Intelligence),說明了學習(Learning)和實做(Doing)是一體兩面,它可以結合研究(Study)和嗜好(Hobbies),讓教育變得事半功倍,並同時增進各個不同領域的能力,而因為這樣的特性,將使學生有能力掌握多元知識、練習不同的思考方式,並獲得全面發展。

「傅爾布萊特計畫」自開辦以來,就不侷限於獎助單一學術領域,它的宗旨:「帶來多一點知識,少一點衝突,提倡對國際事務的關心,並促進國際之間的和平與友誼。」簡單來說,就是強調美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繫,當然,也著眼於各個不同領域之間的串連與相互啟發。這個由美國國務院、美國在臺協會及台灣外交部、教育部、縣市政府和民間企業團體共同支持的團隊,在過去70餘年間,已選送近1700位台灣學者赴美交流,其所涵蓋的領域遍布社會科學、教育、商業、資訊、技術、公共政策、人文與工程等各層面;近年來,基金會為加強藝術文化方面的獎助力道,除與吳靜吉博士共同成立藝術文化獎助金,推薦專業人員和資深學者赴美之外,更與文化部合作,設立「台灣文化部藝文專業人才獎助計畫」,獎勵藝術行政、管理、技術、策展和評論人員赴美研習,為致力於藝術產業的專業人士開啟了拓展視野、增進文化體驗的大門。

而在適合藝術學校學生申請的獎助金方面,那原道博士建議同學可以考量「專業人員暨創作藝術家獎助」(Non-academic Professionals)、「研究生獎助」(Graduate Study Award)及「協助華語教學獎助計畫」(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ssistant Program, Chinese Teachers from Taiwan, FLTAs)這三個計畫。

「專業人員暨創作藝術家獎助」是為已經有一定成就的專業人員所設立的,主要的獎助對象是藝術、教育、傳播媒體、管理、公共政策與社會服務方面的人才,目的在建立與美國專業機構長遠合作與發展的連結,其申請交流的機構不限於一般大學,就連非營利組織、實驗室、劇院、博物館等單位亦包含在接待機構的名單內。雲門的林懷民老師、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朱老師都曾經是這個獎助金的受獎人。

「研究生獎助」的獎勵範圍涵蓋碩士與博士生,凡是鑽研人文類、自然或社會科學類學科的碩博士生都可以申請,每次的獎助以一年為期,學業表現若達標準且學業尚未完成,還可以續約一年。若有需要,還可以請國際教育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IE)代為申請學校。

至於「協助華語教學獎助計畫」,主要目的在赴美教授中文,只要是大學畢業的學生就可以遞件申請,每年最多可以有60個名額,通過的人員將由IIE安排接待學校,並由學校及傅爾布萊特計畫提供生活費和食宿、學費等經費支持,沒有教師證照或非華語教學科系畢業的人員,基金會還會提供教學的師資培訓等資源。如果同學有意願增進自己的語言能力和體驗美國生活,這將是個非常好的機會。

在那原道博士的演講之後,教務長林劭仁老師及學術交流基金會的前執行長吳靜吉博士在問答時間也分享了自己的交流經驗,鼓勵同學們跨領域學習,努力爭取獎助。林劭仁老師曾是2009-2010年度的受獎人,旅美期間在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進行學術交流;吳博士則仔細說明了各個獎助金的資格規定和執行期程,包括申請的時限、獎助的金額、可以赴美滯留的時程和已經成功爭取到獎助的藝術類別人員案例等等。而在吳博士的授意之下,我個人也就逗留羅格斯大學(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期間的生活、文化交流及小朋友的教育、家人的工作狀況等個人體驗作了重點式的分享,這雖然不屬於專業領域的範疇,但對於一位有志於學術研究的「準」學者來說,其重要性卻也是不言而喻的。而最後且最關鍵的是:獎助計畫不僅僅提供留美期間的資源,更著眼於後續全世界學友網絡的聯繫,受獎人若是未來在創作(事業、研究)上有需求,需要專業上的諮詢或實體支援時,透過美國國務院所構建的交流渠道,學友們可以在上面收穫具體且有助益的建言;而這,就是傅爾布萊特計畫的核心價值,也是計畫所強調,透過連結、分享而達致的最終目標。期待在不久之後,還有更多本校的優秀同學、藝術工作者們,可以藉著這個計畫自我實現,築夢踏實。


more info: 學術交流基金會官方網站 


 
這是一張圖片